"找不到能让全球选手自降代言费的号召力..."
"最致命的是——我们老板不是顶级运动员!"
某次内部会议上,耐克高管揉着太阳穴:"所以关键点是...得有个既是世界冠军,又是科技公司CEO,还手握太空项目的老板?"
全场沉默。
有人小声补充:"还得让奥恰洛夫甘心当推销员..."
第一个尝试复刻的是某欧洲足球品牌。
他们豪掷千金签约十位顶级球星,发布"银河战舰代言计划"。
结果:
C罗要求单独代言费翻倍;
梅西团队坚持"不与竞品同框";
姆巴佩直接问:"能送我太空旅行吗?"
品牌方血亏收场,股价暴跌。
网友嘲讽:【东施效颦】【真当自己是木鸾归?】
某美国篮球品牌更绝,试图打造"全球篮球训练圣地"。
他们建了豪华训练馆,邀请NBA球星集体代言。
结果:
詹姆斯婉拒:"我的训练团队已经很专业。"
库里礼貌回应:"更关注青少年项目。"
杜兰特更直接,推特小号吐槽:"他们餐厅还没勇士队好吃!"
最惨的是,球星们参观完训练馆后集体吐槽:"人工智能分析系统比翎动宣传的至少落后十年!"
品牌CEO崩溃:"我们花20亿建的啊!"
财经媒体发布《翎动模式不可复刻性分析报告》:
1.硬件壁垒:翎动基地单设备研发费用超普通品牌年营收
2.软件壁垒:木鸾归个人技术专利估值可买下三个运动品牌
3.情感壁垒:全球选手对翎动有"朝圣者"般的信仰
最扎心的是网友总结:【你可以抄作业,但抄不了学神的大脑】
当其他品牌试图挖角时,选手们的反应令市场绝望:
阿迪达斯开天价邀奥恰洛夫代言,德国人回复:"除非你们有鸾归同款理疗舱。"
耐克想签张本智和,日本天才问:"能让我和人工智能马龙对打吗?"
甚至某二线选手都拒绝:"翎动给我终身VIP,你们行吗?"
王楚钦在看到后哈哈大笑:"他们不知道鸾归给我们的是股份分红!"
更让竞争对手绝望的是,木鸾归还在持续升级壁垒:
她宣布翎动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开发"量子级别运动监测系统";
又签约NASA,共同研制"太空乒乓球奥运标准";
最狠的是——她开放了部分基础专利,但要求使用方必须共享数据。
这意味着所有模仿者都在无偿帮翎动完善数据库!
刘国梁得知后惊叹:"你这招...杀人诛心啊!"
经历多次失败后,运动品牌圈达成共识:
"别学翎动,学不会。"
"专注做鞋吧,让木鸾归自己玩吧。"
"建议把'翎动研究部'改成'拜神祈福部'。"
某次行业峰会,耐克CEO遇见木鸾归时半开玩笑:"您考虑合作吗?创建联名品牌?"
木鸾归认真回答:"目前暂时没有这个想法,在准备比赛。"
对方苦笑:"抱歉,我忘记了您还是一名现役运动员..."
ps:欠的账终于还清了(p≧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