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六个身影如淬火的刀锋。
木鸾归站在阴影里轻笑:"他们终极长成草原(乒坛)上的狼王。"
(而一队正在连夜加训——危机感爆棚了)
当木鸾归带着两支翎动少年队走进国家训练馆时,空气瞬间凝固。
左边是穿着深蓝队服的一队——天才们昂着头,眼里是人工智能淬炼出的精准自信;
右边是灰黑战袍的二队——磐石们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野狼般的野性力量。
刘国梁强作镇定:"欢迎小朋友们来交流哈..."
王楚钦小声对梁靖崑嘀咕:"这哪是交流...是来踢馆的吧?"
一队率先展示训练成果:
李锐与马龙打表演赛,连续三个球预判到马龙的隐藏习惯线路;
陈小雨和孙颖莎对拉,旋转变化让孙颖莎惊呼:"这弧圈...带智能追踪吗?"
双胞胎兄弟更绝,用脑波感应头盔演示"意念同步战术",打得许昕找不着北。
刘国梁看得眉头紧锁:"他们...已经把技术拆解到量子级了?"
二队直接上硬核项目:
阿旺背着20公斤负重完成多球训练,面不改色心不跳;
小雨单手俯卧撑接发球,手腕稳定如机械;
最吓人的是耐力测试——全员连续折返跑1小时,汗流成河却无人停步。
梁靖崑偷偷掐自己大腿:"我练到吐才达标的数据...是他们的基本标准?"
木鸾归突然安排交叉组队:
一队李锐 + 二队阿旺 vs 王楚钦/梁靖崑
比赛变成残忍教学局:
李锐用人工智能级算计布局:"旋转系数+0.5,落点偏移3度!"
阿旺玩命实现战术:"交给俺!撞墙也接回来!"
国乒世界冠军组合被打得手忙脚乱,最后梁靖崑绝望喊:"这俩怪物怎么配合上的?!"
李锐 vs 王楚钦
李锐开局就炫技:人工智能训练养成的完美弧圈球,落点误差不超过2厘米。
王楚钦惊险拿下第一局,擦着汗嘀咕:"这小子反应速度比上次来的时候快了一倍!"
阿旺 vs 梁靖崑
高原少年完全不用技巧,纯粹靠蛮力对拉。
梁靖崑被逼到退台,绝望发现:"他每个球都像砸夯!震得我手麻!"
体能测试环节更让国乒崩溃:
垂直起跳:阿旺超出国乒平均线15厘米;
反应速度:李锐在干扰测试中零失误;
耐力极限:二队全员负重跑完马拉松配速,而国乒队喘成风箱。
队医看着数据手抖:"这身体素质...去打NBA都行吧?"
木鸾归当场晒出对比图:
【反应速度】一队平均0.18秒 vs 国乒0.21秒
【抗压指数】二队耐力值9.8 vs 国乒7.2
【技术精度】一队失误率2.3% vs 国乒4.1%
王楚钦抱头:"鸾归!给点面子啊!"
木鸾归冷笑:"面子是打出来的,不是哭出来的。"
当晚,教练组盯着数据报表沉默:
【翎动一队技术进步速度:300%/年】
【翎动二队体能增长率:500%/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