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瞬间安静。投影幕布上的财务数据图表被匆匆切换,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简洁的官方通告:
《关于运动员李锐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二队的公示》
文件抬头是体育总局的红色公章,正文只有三段话,却让在场所有人屏住呼吸。
"李锐..."美国理事皱眉翻着资料,"那个在翎动青训营打爆欧洲青年冠军的孩子?他不是去年就拒绝过国家队邀请吗?"
"不止,"法国代表声音发干,"上个月他刚拿了世青赛冠军,积分都够进一队了,之前一直说是想要多在翎动沉淀一段时间不然早就进国家队了……。"
最可怕的是附件里的技术分析图:李锐的击球质量、战术意识和心理稳定性曲线,丝毫不弱于他们国家一队的主力运动员。
"所以这不是普通的人才输送,"国际乒联主席摘下眼镜,揉着眉心,"这是...王朝嫡系的正式加冕。"
与此同时,北京体育局的公示栏前挤满了人。王楚钦叼着包子挤进人群,看到文件时瞪大眼睛,转身就往训练馆跑。
"鸾归!李锐那小子真被你松口放进二队了?!"
木鸾归正在调整发球机参数,头也不抬:"李锐之前一直被刘教练他们邀请,这次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
"他的能力已经丝毫不弱于二队运动员"
王楚钦噎住,半晌憋出一句:"...大怪物带出小怪物。"
消息像病毒般扩散。日本乒协紧急召开会议,屏幕上是李锐横扫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的录像片段。张本智和指着某个反手拧拉动作:"看这个手腕角度...和木桑一模一样。"
韩国队更直接,把李锐的比赛视频列入"重点研究对象"。教练组崩溃地发现:这孩子的球路根本分析不透——时而大刀阔斧像梁靖崑,时而诡谲灵动似孙颖莎,关键时刻却永远透出木鸾归式的冷酷精准。
"翎动牌复制人..."韩国主教练绝望总结。
真正引发全球乒坛地震的,是李锐入队第二天的一场内部训练赛。二队教练本想让新人"体验差距",安排他对阵一队替补老将。结果李锐直接打出11:3、11:4、11:2的碾压局,最后一球甚至秀了手木鸾归标志性的"逆旋转擦网"。
现场监控录像被泄露后,奥恰洛夫在社交媒体发了个跪地表情包:"现在退役还来得及吗?"
但最精妙的棋局藏在细节里。有心人发现,李锐的装备清一色是翎动未上市新品,球拍柄上刻着极小的一行字:"BOSS监制"。更绝的是他的体能数据——与木鸾归同款智能手表显示,其恢复速度比同龄人快300%。
"这哪是培养运动员,"刘国梁看着报告苦笑,"这是在建木鸾归镜像库。"
面对汹涌舆情,木鸾归始终沉默。直到某次商业活动,记者挤破头问:"李锐入选是否意味着翎动系正式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