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木鸾归指出"反手拧拉腕部微调能加转"后,馆里随时能看见诡异画面:
王楚钦对着镜子扭手腕,角度刁钻得像练瑜伽;
梁靖崑用尺子量步幅,精确到毫米;
孙颖莎更绝,戴心率表练发球,美其名曰"寻找鸾归同款冷静区间"。
某次队内赛,李锐爆冷赢下王楚钦。小王当晚抱着铺盖睡在馆里,凌晨四点给木鸾归发消息:"鸾归!我想到破他旋转的方法了!"
木鸾归秒回:"练。"
第二天,王楚钦眼底乌黑但眼神锃亮,活像找到唐僧肉的妖怪。
这种疯魔甚至蔓延到生活区。浴室里比谁冰浴时间长,食堂比谁蛋白粉冲得浓,连上厕所都要抢离训练馆近的坑位——"少走两步省体力!"
刘国梁看着监控直揉太阳穴:"我这教练当得...像动物园饲养员。"
但数据不会说谎:一个月内,全队反应速度平均提升0.2秒,失误率降3%,连最弱的梁靖崑反手都打出职业新高转速。
转折发生在雨天。场馆漏雨,电路故障,训练中断。众人正偷乐,木鸾归默默搬出发电机,接上备用灯,在淅沥雨声中继续喂球。
"鸾归..."孙颖莎快哭了,"你是真不要命啊?"
"命?"木鸾归甩甩手腕上的汗,"命是拼出来的。"
那一刻,所有怨言烟消云散。
当晚,翎动官号发了段偷拍视频:灯光昏暗的场馆里,木鸾归独自擦球台,背影被拉得很长。配文是:"她扛着时代,我们扛着她。"
王楚钦转发时加了句:"还有我扛着的电解质水箱子!"
如今,国乒队最流行的问候语是:"今天撑住没?"
最狠的诅咒是:"祝你明天排鸾归旁边练!"
最暖的情谊是偷塞给队友的能量胶:"别死场上,丢鸾归的脸。"
而始作俑者,某次罕见地笑了。那是在破纪录的队内测试后,她看着全员瘫倒却眼冒金星的场面,轻声说:"还行。"
就两个字,让王楚钦抱着梁靖崑哭成狗:"值了!鸾归说我们还行!"
窗外,新一轮朝阳升起。馆里击球声再次响起,比雨声更密集,比雷声更坚定。
毕竟,当领跑者连呼吸都在冲刺时,追随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命押在跑道上。
世界杯的到来,让国乒队训练馆的气压低得吓人。
木鸾归对着发球机连续爆冲,球速快得拉出残影,每一记击球都像子弹上膛。王楚钦缩在角落系鞋带,小声对梁靖崑嘀咕:"看见没...鸾归眼睛在冒绿光。"
梁靖崑偷瞄那边杀气腾腾的身影,咽了口唾沫:"幸好世界杯女单跟咱没关系..."
话音未落,木鸾归突然停手。她转身走到战术板前,红色马克笔唰唰划过孙颖莎、王曼昱等主力队员的名字,笔尖戳得白板咔咔响。
"明天开始,"她声音冷得像冰,"女队加练反手变线。"
女队员们集体一颤。陈梦弱弱举手:"鸾归...我下周才可能碰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