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再需要去揣测对手是否因她的身份而未尽全力,因为她知道,在巨额奖金的刺激下,站在球台对面的,一定是当下最渴望击败她、状态最亢奋的对手。
每一次惊险的救球,每一次艰难的得分,都变得无比真实和珍贵。
她重新找回了那种在刀尖上跳舞、纯粹依靠实力和意志去搏杀的快感。
那份因自身影响力而可能带来的“不公”阴霾,在真刀真枪的激烈对抗中,烟消云散。
在又一场鏖战五局险胜后,木鸾归擦着汗,看着对手虽然落败却因拼尽全力而毫无遗憾的眼神,她对自己说:
“这才对。”
用最直接、最“铜臭”的方式,为所有对手卸下心理枷锁,也为自己的胜利加上最重的砝码。
这笔天价奖金,买来的不是便利,而是她最渴望的、绝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她,无比享受在这片由自己亲手打造的、更加炽热的赛场上,继续挥拍征战。
这,就是木鸾归式的解决之道——既霸道,又纯粹。
自从"翎动挑战者奖"的公告在全球乒坛投下深水炸弹,木鸾归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晨五点,翎动基地主训练馆。
木鸾归刚推开厚重的隔音门,就感觉十几道灼热的目光瞬间钉在自己身上。
原本在热身的国乒女队员们动作齐齐一顿,眼神锐利得像探照灯,连空气都仿佛凝滞了几秒。
"鸾归..."王楚钦猫着腰溜到她身后,压低声音,"你有没有觉得...她们看你的眼神,像饿了三天的狼看见肉?"
木鸾归面不改色地放下球包,目光扫过场地。
孙颖莎正对墙猛抽多球,每一板都带着破风声,眼角余光却时不时瞟向她;
王曼昱和队友对练,一个简单的摆短都拼尽全力,仿佛每个球都关乎百万奖金;
连平时最沉稳的陈梦,在看到她进场后,手腕都不自觉加了力,击球质量陡然提升。
"挺好。"木鸾归淡淡应了一句,开始缠手胶。
"挺好?"王楚钦瞪大眼,"昨天莎莎跟我抢发球机,说'得提前适应你的球速'!鳗鱼更离谱,吃饭都在看你的比赛录像,说要找破绽!"
热身刚开始,木鸾归就体会到了什么叫"众矢之的"。队内安排她和孙颖莎打适应性对抗,小魔王一改往日开局试探的习惯,从第一个球就发起疯狂进攻,正手爆冲的角度刁钻到近乎搏杀。
"11:9。"木鸾归拿下首局,但额角已见细汗。孙颖莎擦着汗,眼睛亮得惊人:"鸾归!我刚才那个直线有没有威胁?"
"有。"木鸾归点头,"但发力太猛,第三板衔接慢了0.1秒。"
"记下了!"孙颖莎立刻掏出手机记笔记,嘴里还念叨,"下次这里能得分……什么时候比大赛啊!我已经等不及暴富了!"
下午的技术分析会更是火药味十足。
教练组播放木鸾归最近的比赛录像,全体女队员坐得笔直,屏息凝神,比高考冲刺还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