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邱贻可委屈坏了,像个没抢到糖吃的孩子,跑到正在看训练的木鸾归身边,絮絮叨叨地“诉苦”:
“鸾归啊,你看马指他……他这不是欺负人嘛!”邱贻可一脸不忿,“莎莎和鳗鱼最近的状态多好啊,都是我一手盯出来的!我对她们的心理把握最准!这临门一脚了,他把我撇一边了……这……这说得过去吗?”
木鸾归一边看着场上孙颖莎杀气腾腾的练习,一边听着邱贻可的抱怨,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觉得有点好笑。
她当然明白几位教练的心思,这种“争着带队”的景象,在国乒队历史上也是罕见。
她没直接评论谁对谁错,只是淡淡地对邱贻可说:“邱指导,这次比赛关注度非同一般。马指导压力也大。您留在家里,正好可以统筹全局,关注其他队员的训练,也是重任。”
邱贻可一听,更委屈了:“统筹全局?那不就是看家嘛……鸾归,你可得替我说句公道话啊!”
木鸾归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她可不想掺和进教练们的“宫斗”里,只好转移话题:“邱指导,蒯曼的反手稳定性最近还需要加强,您多费心。”
一句话,把邱贻可的注意力引回了训练本身。
他虽然还是有点不甘心,但也知道木鸾归说得在理,嘟囔着“那好吧,我把家里这帮小的带好……”,转身又投入了工作。
最终,出征卡塔尔公开赛的教练名单确定:王皓带队男队,马琳带队女队。
消息公布后,王皓乐得合不拢嘴,走路都带风,见到队员就鼓励:“好好打!咱们这次去,就是去展示实力的!让世界看看咱们的厉害!” 马琳也是意气风发,训练中指挥若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留在北京的邱贻可和刘志强等人,则化悲愤为力量,把留守的队员练得叫苦不迭,美其名曰“不能拖前线兄弟的后腿”。
木鸾归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只能摇头失笑。她没想到,自己设定的奖金池,不仅点燃了队员,连教练们都“卷”成了这样。
不过,这种“争先恐后”的氛围,似乎也不错。至少,队伍的士气,已经高涨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她现在反而有点期待,这支被“金钱”和“荣誉”双重加持的队伍,在卡塔尔的赛场上,会掀起怎样的风暴了。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际出发口,一如既往地被前来送机的热情球迷和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但这一次,现场的气氛和焦点,却与以往任何一次出征都截然不同。
以往,人群的尖叫和镜头几乎毫无悬念地聚焦在木鸾归、王楚钦、孙颖莎这几位高人气身上。但今天,情况发生了奇妙的逆转。
当国乒队的大巴车停稳,队员们陆续下车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首先涌向了队伍中后段!
“林诗栋!加油啊!守住咱家的钱袋子!之前一定要拦在自家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