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则更绝,他拿着手机,时不时对着场上拍几张照片,甚至还在家庭群里发起了现场直播:“老婆,快看!咱们莎莎和鸾归要打半决赛了!纯内部交流哈!”
当赛前训练正式开始后,两位教练的“指导”也变成了“佛系”模式。
王楚钦打出一个好球,王皓只是微微点头,低声说一句:“嗯,这球不错。” 马龙出现一个失误,他也只是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完全没有站起来喊话的意思。
另一边,马琳看着孙颖莎和木鸾归的对决,更是直接化身“观众”,偶尔和旁边的王皓交流两句:“哎,皓,你看鸾归这个反手切球,真是绝了!” “莎莎今天拼得真凶啊!”
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太了解了。到了这个阶段,队员之间知根知底,战术层面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比拼的完全是临场状态、意志品质和细节把握。他们上场指导,反而可能打乱队员自己的节奏。更何况,手心手背都是肉,帮谁指挥好像都不太合适,干脆“躺平”,让队员们自由发挥,纯粹享受这场高质量的内部较量。
于是,教练席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祥和”景象,与场上剑拔弩张、每分必争的激烈战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与教练们的“悠闲”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即将参赛的国乒队员们。他们非但没有丝毫松懈,反而训练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疯狂!
经历过八强内战那“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后,马龙、王楚钦、樊振东、林高远、木鸾归、孙颖莎、王曼昱、蒯曼这八位闯入单打四强的选手,以及杀入双打决赛的组合们,比谁都清楚“内战”的残酷性。
训练馆里,气氛凝重得吓人。
王楚钦和梁靖崑(虽已出局,但陪练尽心)在进行多球练习,强度之大,球速之快,让人眼花缭乱。王楚钦嘴里不停念叨:“不行,还得再快一点!龙哥的防守太强了!”
另一边,孙颖莎拉着王艺迪加练接发球,每一个球都拼尽全力,仿佛对面站着的就是木鸾归。孙颖莎眼神凶狠:“这个球必须上手!不能给鸾归任何机会!”
木鸾归则单独在一块场地进行极限体能和反应训练,她的训练计划甚至比平时更加严苛。因为她知道,半决赛的孙颖莎和可能决赛的王曼昱,都会是状态爆棚的“饿狼”。
就连已经确保至少一枚奖牌、相对轻松的林高远和蒯曼,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仍在针对可能的决赛对手进行针对性练习。
整个国乒队训练区域,弥漫着一种“最后决战”前的肃杀之气。队员们挥汗如雨,表情专注甚至有些“狰狞”,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比赛,没有“对手”,只有“队友”,而往往最熟悉的队友,才是最难跨越的关卡。赢得内战冠军的难度和含金量,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赢得外战冠军!
ps: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