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京城张灯结彩。沈清婉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十二章纹翟衣,在喜娘的搀扶下登上花轿。红盖头下,她听见外面百姓的欢呼声,听见太子亲自来迎的马蹄声,更听见沈父哽咽的叮嘱:
沈父(沈将军)清婉,到了东宫,万事小心。
沈清婉父亲放心,女儿省得。
沈清婉攥紧手中的白玉如意。
东宫大殿内,太子掀起她的盖头时,眼中满是惊艳:
太子夫人,以后这东宫,便要劳烦你打理了。
沈清婉愿与殿下携手,共护大楚江山。
沈清婉盈盈下拜。
而此时的沈府,沈明玥隔着窗户,望着远处的灯火阑珊,泪水打湿了手中的帕子。柳姨娘叹了口气:
柳姨娘玥儿,是娘对不起你……
沈明玥不怪母亲。
沈明玥声音沙哑,
沈明玥是我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深夜,沈清婉倚在东宫窗前,望着漫天星辰。太子走来将披风披在她肩上:
太子在想什么?
沈清婉在想沈家,也在想未来。
沈清婉转身,
沈清婉北狄虽退,但边疆仍需巩固;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殿下登基后……
太子有夫人在,本太子便安心。
太子握住她的手,
太子日后这天下,我们一起守护。
月光如水,洒在这对璧人身上。沈清婉知道,属于她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大楚永明十二年,冬日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巍峨的皇宫城墙。金銮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腾,沈清婉身着凤袍,端坐在皇后专属的鎏金座椅上,静静地聆听着朝堂上的奏对。
老臣陛下,北狄近日又在边境蠢蠢欲动,还望陛下早做定夺。
一位老臣出列,声音中满是忧虑。
皇上微微皱眉,目光看向沈清婉,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在重大决策上听取皇后的意见。
太子皇后,你怎么看?
沈清婉优雅地起身,凤冠上的珠翠轻轻晃动,发出悦耳的声响:
沈清婉陛下,北狄向来野心勃勃,此番异动不可不防。臣妾以为,可先派得力将领前往边境,加强防守,同时暗中打探北狄的真实意图。另外,可与周边小国交好,形成对北狄的牵制之势。
太子皇后所言极是。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下旨:
太子传朕旨意,命镇远大将军即刻率领五万大军前往边境,加强布防。同时,派礼部官员出使周边各国,增进往来。
退朝后,皇上与沈清婉并肩走在回宫的路上。
太子清婉,有你在朕身边,朕处理起国事来安心多了。
皇上深情地看着沈清婉说道。
沈清婉温婉一笑:
沈清婉陛下谬赞,臣妾不过是尽些微薄之力。对了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太子但说无妨。
沈清婉臣妾的庶弟如今从学府毕业,他自幼对医术颇感兴趣,且在学府中成绩优异。臣妾想着,太医院正好需要人才,不知陛下可否让他到太医院任职?
沈清婉眼神中满是期待。
皇上稍作思索后,点头应允:
太子既然是皇后的弟弟,想必不会差,朕准了。明日便下旨让他入宫报到。
沈清婉臣妾替庶弟谢过陛下隆恩。
沈清婉福身行礼,心中满是欢喜。她深知,自己如今贵为皇后,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衬娘家,也是尽一份心意。
第二日,沈清婉的庶弟沈明轩接到圣旨,欣喜若狂,赶忙进宫到太医院报到。太医院院正见到新面孔,上下打量了一番沈明轩,皮笑肉不笑地说:
太医院院正沈公子,太医院可不是玩耍的地方,一切都得按规矩来。
沈明轩恭敬地行礼
沈明轩院正大人放心,学生定会潜心学习,努力钻研医术,为陛下和各位主子效力。
在太医院的日子里,沈明轩勤奋刻苦,虚心向各位太医请教。他的天赋和努力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些小的病症诊治也开始交给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