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再一次进入了那番小世界之中,那个世界自从那场量劫之后。
人间和仙界彻底分开,但人间却开展出了一条非常奇特的路径,在科技与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没有舍弃修仙的路径。
这一次又是一次无尽功德的洒落人间,因为如今的世界发展并不平衡,凡人的寿命短暂,成仙后就要与世隔绝,而山野之间有无数精怪。
那些精怪的存在扰乱着世间的秩序,又或者说,因为人族的强者位于天上,无法解决精怪。
同时为了平衡整个世界的发展,终究决定以背负命运之者,一路西行,铲除精怪。
而在此期间形成无量功德,是庇佑苍生之果,这一份功德,远比之前的每一次灾难都要来得更加特殊。
因为如今,香火供奉逐渐成型,无需以灾难成圣,那么证道问心。
自成一道,成就天之数,这就是有必要的了。
而傲来国花果山之上,有一枚补天之石,曾落下的七彩之石,七彩之石来源于混沌,本质上是接近混沌珠的强大存在。
如今哪吒敖丙自从量劫过后位居天帝之位已久,后续成为维护这世界一方的大能,已退居其位,如今那位置上坐着的人名为名号玉皇大帝。
只是代为掌管罢了,并无真正的沟通天地的威能。
不过王林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好奇如今天地之间又形成了量劫,而这一次没有杀伐,而是问心。
这恰巧也是他所需要的。
忙碌的过久了,是时候停下来问一下,道在何方。
而这一场故事的主角,不在三界之内,跳出五行之中的存在。
王林和拓森来到了那石头面前,很快这石头就要裂开了,而里面存在的生命,接触到这片森林之中的生物,也就是那些小猴子。
自然而然的化作了他们中的一员,王林感受着石头中的灵力流动,后退了几步,隐于丛林之中。
这时才开口说道:“你说这生命体,生来便是有一颗七窍玲珑之心,后续经历了那些会变成什么样?”
拓森听此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不是看得见过去未来吗,为何不自己看看?”
王林却在这时候沉默了一下,正是因为他看得清过去和未来,才不由自主的心头升起了一丝惋惜之情。
一颗七窍玲珑心却偏要见世间百种阴谋,最终束缚自身的本性与活泼,在这一场量劫中,被瓜分了无数天生气运,彻底如同现在枯坐着的石头一般。
就像一个石猴罢了,何其惋惜。
终究思考片刻之后,王林直接一步踏出,他来到了原先既定的未来。
孙悟空在自己的洞府之中披着一身袈裟,分明得了一声斗战胜佛的称号,此刻却已然如同一个佛陀一般没有任何的战斗之心。
王林见此直接问道:“你可曾后悔?”
孙悟空摇了摇头,他不知面前的人是何方神圣,但是隐约能感受到王林的强大,更何况强大与否又有何妨?
跟他老孙又有什么关系?
“不悔,至少这一路过来,我铲除了无数妖魔,我叫这天下公平公正。”
王林听到了这么一句话,他心中并不意外,但他还是接着开口问道:“可你如今却被困在了这,被别人剥夺了气运,剥夺了本该属于你的人生。”
孙悟空眼中流过一丝思念。
“如果可以的话,我倒也愿永远在花果山上做一只快乐的猕猴,在师父的膝下承欢,可是这个世间需要我。”
王林听此再一次逼问道:“可你本身不在三界之内,跳出五行之中,与此界命运并无关联,而是先天之物,为何要忧心此番天地?”
孙悟空站了起来,他披着那身袈裟,走到了洞府外,他望向了无数诸天。
“当我生于此番天地之间,见了那群猴子猴孙,我就和他们在一起在山野间嬉戏,我便是这片天地间的生灵。”
说到这,他顿了一下,看向了王林,仿佛能透过王林自身,看到他背后所代表的一切。
“当我穿上了人的衣裳,我就是个人,当我拜师之时和和师兄弟们一起嬉戏,承了那些师兄的情,承了师傅的情。这天地给了我这些,我就本应该按照我的本心,还给天地一番美好。”
王林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开口问道:“如果现在有一个改变过去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
孙悟空没有说话,说实话,这一切对于他而言算不得圆满,甚至对于天下而言都算不得圆满。
路途的妖怪是清了不少,可是佛哪里是度化众生?分明就是在以自身的信仰教化他人罢了。
哪里来的万世太平?当年自己被压在五指山下吃了那一口果子的,那个小孩最终如何了?
佛说百世轮回皆有因果,可为何今生前世,又有来生。为何不能今日之仇今日报,为何不能叫今生的善皆得善缘,为何好人没有好报?
他看见了王林,最终却只是说出了一句小小的心愿。
“如果可以的话,俺老孙想要,当年的那个孩子,能安享晚年。”
这一句愿望看似很小,倒不如说是问王林,这世间是否能太平,一切是否能真正的欣欣向荣。
而不是披上伪善的面具。
“好,我答应你。”
孙悟空听到这么一句话,眼神微微起了一点波澜,他看着王林离开了这片时空,感受到现在的维度正在崩塌。
或者说属于他们这个未来正在结束,他即将迎来一种全新的未来,孙悟空本身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他看着整个世界逐渐化作了碎片,最后看着自己也化作了零零星点,但是他反而笑了,笑得极其开心。
他仰天长啸道出了一句话。
“一颗剔透玲珑心,而终身不得善果,今生有缘相见,可问来世何方?”
王林听了这一句话,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声影,虽说孙悟空失去了气运,修为没有达到真正的巅峰,但是那颗剔透玲珑心,却是真正的看透了世间万物。
知晓自己所求的道在何方,这也正是王林来寻他的目的,不求别的物,但求一问。
道在何方。
身为了背负了一个时代的大气运的主角,如同最开始的龙凤之争,巫妖之争,感悟天地。
又或者是到后来的封神之劫,阴阳两端共同行走,守护世间。
又或者说到了这个世界的这一劫。
天地之间在问道,何为道,何为路,又该走向何方?
这整个世界一直都在问道,道在哪?道到底在哪?
又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本身真正的天道,王林在反反复复的问,他是在以一整个世界求得自己的道心。
不以他人为执念,不以守护为目标,不以长生为苦果,但求一道。
王林想起当时在这个世界后续的朝代那个周朝,将易经给编撰完成,将八卦给撰写到了一个地步。
究竟问的是什么?
“朝闻道,夕死可矣。”
每一个修真者都在追求大道的尽头,而王林还想再踏一步,大道的尽头之上又是何方?
这么想的,他终于来到了拓森的身旁,看着眼前的石像,他已经有了全新的想法。
拓森果断的开口问道:“怎么说?你是打算亲自指导这猕猴的修行还是如何?”
王林摇了摇头,孙悟空的师父是极好的,虽说当年封神之争,但人教却是其中参与最少的。
而那老子自始至终也不过是惋惜,这天生石猴,一颗七窍玲珑心却要背负上如此的命运。
“且看吧。”
两人在花果山上住了下来,简单找了个地方搭建了一处洞府,而洞府往外看,刚好能看到那七彩之石。
直到一天天地之间乌云滚滚,大量气运朝此处涌来,形成了一个气运旋涡,花果山之上天生异象。
那石头自此应声而碎,一只石猴从其中蹦哒了出来,他撒欢似的在丛林之间游荡,此刻的石猴如同一张白纸。
任由其他人在上面绘上自身的图案,但本身这张白纸又是剔透的。
就像孙悟空,他悟的是空啊!他有一颗晶莹剔透琉璃心,世间的所有不公正,所有的一切都在他那儿看的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剔透。
王林就这样看着孙悟空日复一日的,和那些猴子猴孙玩耍,直到看到老猴的死去,方知生命有极限。
就如同自己见证凡人的生死,感悟天地间的生死变化一般。
孙悟空在这一刻想求长生,他想要和自己的伙伴永远都要闹下去,他不单单是自己想求长生,还是想要自己的所有伙伴共同长生。
王林摇了摇头,寿命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身躯承载的极限,哪怕从那生死簿上被划掉,又能如何?
孙悟空当时没有提及这山上的无尽猴子猴孙,想必他自身也是知道了结局,只是不再强求罢了。
王林在这时看向拓森开口说道:“走吧,那天庭里我已经是许久未去了,如今封神过后,天庭之上必是众人泱泱,有的热闹了。”
“那走去看看。”
说完之后,两人就一同走向了天庭,而傲来国的海岸边有一艘小木筏前往去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