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那些年的初中作文
本书标签: 现代  作业 

小西天

那些年的初中作文

《隐入尘烟处,佛国现云端——吕梁小西天记行》

晨雾未散时,我已站在凤凰山麓。石阶蜿蜒如素绢,被露水洇湿,泛着青灰的光。抬头望,红墙金顶在云霭中若隐若现,恍若神话里漂浮的仙宫。这便是小西天,一座因《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网的明代古刹,此刻正以晨钟为引,向世人展开它沉睡三百余年的画卷。

拾级而上,山风裹着松涛掠过耳畔。行至半途,忽见岩壁上“道入西天”四字,笔锋苍劲如刀刻。穿过仅容一人的石洞,豁然开朗处,无量殿檐角的风铃叮咚作响。殿前楹联“果有因因有果,种甚因结甚果;心即佛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在晨光中泛着幽光,将禅意深深烙进青石阶上。

绕过中院的天王殿,韦驮像手持金刚杵,目光如炬。穿廊而过时,忽见檐角探出半枝山桃,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青砖上,恍若飞天衣袂的残影。上院大雄宝殿的朱漆木门缓缓推开,刹那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慑——千余尊悬塑自梁间垂落,仿佛银河倒泻。主佛结跏趺坐,衣纹流转如行云流水;飞天乐伎手持琵琶、箜篌,裙裾在虚空中翻涌;最妙处是那些拇指大小的童子,或托莲,或戏狮,眉眼灵动如生。殿内光线幽暗,却见彩塑上的金箔在微光中闪烁,恍若星辰落满佛国。

“小西天之前,无满堂悬塑;小西天之后,再无悬塑满堂。”不知哪位游客的感叹在殿内回荡。四百年来,这些悬塑未施一滴桐油,未染一粒尘埃,彩漆如新,令人惊叹。明代工匠以糯米汁调彩,将沥粉贴金技艺推向巅峰,那些悬于半空的神佛,仿佛随时会踏云而来。

午后,我坐在观音阁前的古槐下。山风掠过紫川河,带来梨花香。近年因玉露香梨闻名的隰县,此刻正将果香揉进禅意。山下广场传来秧歌调,大爷大妈们踩着鼓点,将非遗的韵律融入山岚。董宇辉曾在此驻足,既赞悬塑精妙,亦夸梨果清甜,让这座隐匿的古刹与现代文明有了奇妙的共鸣。

暮色四合时,我站在山门回望。整座寺院形如凤鸟,大雄宝殿为尾,摩云阁作冠,两翼山梁舒展如翅。夕阳为飞檐镀上金边,檐角铜铃叮咚,恍若凤凰清啼。山脚下,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与殿内长明的酥油灯交相辉映。这一刻,我忽然懂得,所谓佛国胜境,不在云端缥缈处,而在人间烟火中——就像那些悬塑,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以慈悲之姿俯瞰着尘世的烟火与星光。

下山时,手机屏保跳出《黑神话:悟空》的画面,那句“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的台词在脑海中回响。或许,小西天的魅力正在于此:它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镜像,当我们在悬塑的凝视中寻找内心的澄明,便已踏入了永恒的时空之境。

上一章 青春 那些年的初中作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