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粽子,煮粽子,外面街市上早早就有卖粽叶的了,间或还有蒲剑和艾草。
东四胡同陈家也预备了起来,张氏和李嫂两个专门去买了粽叶,红枣,红豆,上好的糯米,预备今年多包些,给未来儿媳妇送些,家里亲友也分些。
两人忙活了一整天,才在下午的时候把粽子煮进了大锅里。
家里的一行应杂事有专门人来做,李嫂身上的活少了很多,也有心情整天也是研究吃些什么,索性都是些家常菜做起来也方便。
陈家夫妇也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并不如今家里日子过得好了,鸡蛋肉菜顿顿都有,吃食并不挑剔。若是遇上请去外面酒楼里叫上一桌,也还算方便。
早起李嫂就从锅里捡了几个小枣和豆沙馅的粽子,白米粥,咸鸭蛋,六必居的酱菜,刚出锅的鸡蛋饼让人给少爷送去。
家里如今住的宽敞,吃饭也得放进食盒里送过去,不然早早就凉了。
进忠洗漱完换好衣裳,外面敲门声就响了。周福来把早饭就送来了。
陈家日子好起来,吃食上也没精致多少,索性进忠也不大挑剔。见着食盒里有煮好的粽子,昨天就听家里包粽子了。在大锅里煮了一下午,又焖了一夜,早起粽子还是热的,光闻着就香的很。
周福来给少爷送完早饭摆好就退出了房门,安分的在外面候着听吩咐,少爷吃过早饭,吩咐了几句才拎上公文包就出门了。
周福来送少爷出门,提着的一口气才放了下来,他家这位少爷年纪不大,规矩却大的很。挑剔起来,看人的眼神比当年慈禧太后跟前的李大总管还吓人。
周福来进屋收拾了桌上的碗筷送回厨房里,给太太老爷那边送饭的也回来了。
厨房里几人就能开饭了,饭菜和主子吃的差不多,几人听见李嫂叽叽喳喳说些家常话,偶尔也能插上两句,比刚来时放松了许多,气氛轻松了好像做梦一样。
周福来三人早年在宫里当过差,只是后来皇帝被撵出了宫,他们这群太监也被赶出宫没了去处,在宫里捞够油水有钱些的风光回乡买房置地,像他们这些老实些差事水扯面没什么油水的可不就没了着落。
他们这些人出门找活干,都被人嫌弃,更何况如今的世道,进城讨生活的人多了去了,能给他们糊口的活计就更少了。
索性天不绝人路,周福来几个运气好,遇上这家少爷心善。他和两个老伙计才有幸在这府里当差,吃喝不愁比以前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好多了,活计规矩也松散,几人有心愿意在这府上常干,干活也更用心些。
进忠也是观察了三人半个月,还让家里人盯着,若这三人有不规矩的就撵出去,索性三人一直都还算安分守己,时间久了,家里的事也就安稳不需要他太操心了。
家里安稳,进忠在外面的交际应酬也更上心些,才到交通部半年就从普通职员爬到了次长秘书职位,只是他不曾在家提过,知道的人不多。
端午节专门选了礼物让人给上官和几个同僚送去,还专门去给雅若买了一盒子绒花送去柳家。
“瞧瞧,还是咱们姑娘的婆家用心,倒是你姨母我捧着东西也没处送”柳太太见着雅若收到陈家送来的端午节礼,瞥了眼一旁坐着的儿子柳春江,心气就不顺,前几天林家母女到家里来做客,他就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这几天看见往日乖巧的儿子就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