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庞昆百绑架乐平郡主,欲行不轨之事,被郡主手下人发现,直接带去了府衙的事传进了窦府。
婢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夫人,夫人不好了!”
王映雪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婢女道:“庞公子,庞公子被郡主的人带去了府衙!”
“府衙?!郡主?!”王映雪急了,“他怎么招惹了郡主!”
这时,窦昭从院里走出:“夫人,这是出了何事?让夫人如此惊慌。”
王映雪心中诧异:“窦昭?你回来了?”
窦昭点头:“是啊,逛完了花灯就回来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如此热闹?”
王映雪:“没,没什么。”
在外打听的素兰进来了:“小姐,听说是庞昆百庞公子绑架乐平郡主,被郡主抓住,带到官府去了。”
“绑架郡主?”窦昭惊了,“夫人,我听说庞公子是您的侄子吧,不知道此举是他的意思,还是有人授意呢?要知道那可是郡主啊,长公主之女,圣上甚是宠爱,夫人可要小心啊。”
她一旁的陈曲水立马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告诉窦五爷、窦七爷要紧。”
事情闹大了,王映雪心中慌乱不已:“不可啊,不可啊!老爷他们已经睡下了,何必打扰他们!”
窦昭可没管她,直接带着人找到了她父亲。
窦府从上到下,每个人都等着官府的评判。
另一边,陆瑶进了宫,将此事原原本本的讲给皇帝。
“舅舅~瑶儿好不容易出来透个气,想逛逛花灯,谁知竟遇到了这种事……若不是荀云和文静,瑶儿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舅舅要为我做主啊!”
陆瑶哭得好不可怜,须知女子清白在这里可是大事。
看着陆瑶哭得红彤彤的眼睛,皇帝叹了一声:“瑶儿放心,此事朕绝不姑息,那些世家竟敢将注意打到你身上来,当朕死了吗。”
陆瑶急忙道:“呸呸呸!舅舅,不能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惩罚他们几下就好了。不过,瑶儿厚脸想请求一份恩典。”
“距上次你请求恩典已经过了十六年,此次又是为了谁啊?”
陆瑶摸了摸鼻尖:“还是为了窦昭。”
皇帝展颜一笑:“看来瑶儿和她并非如传闻所言一般啊。”
陆瑶挠了挠头:“此次佳节,我也没想到她会回京城。听说是窦府邀她回府参宴,没想到却是为她选亲。
她父母双亲已经和离,按理说她的亲事应由她娘亲来操持。但从今日一事上可看出,窦府和王夫人是奔着她的财产去的,所以瑶儿想为她求一份嫁娶随她自由的恩典。”
皇帝和一旁的汪公公没忍住笑了:“你对她倒是上心得很。”他沉思一番,道,“此事让朕答应也不是不行,不过瑶儿的婚事是否该提上前了?”
“啊?”
陆瑶懵了一下:【我的婚事?还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催婚到我家。】
她笑道:“不知舅舅相中的人是谁?”
“英国公嫡子,宋墨,如何?”
【宋墨???我跟他很熟吗?常年在蒋舅舅手底下做事,连京城里的家都不会,舅舅怎么替我相中他了……】
她甩掉脑中思绪,回道:“可是舅舅,若窦昭喜欢他怎么办?不如等窦昭成婚之后,再看看?”
皇帝道:“此言有理,今日你受了惊吓,早些回去吧。”
“是。”陆瑶行礼后,离开皇宫,回府。
待人走后,汪公公上前笑道:“郡主很少对一个人这般上心了。”
皇帝也笑:“是啊,原来除了民生福祉,她心里还是有在意的朋友。”
汪公公:“陛下,郡主差人提出并送来的最新粮种已经结果了,可要让农学司的人进来?”
“结果了?”皇帝大笑,“快,让人进来,朕要好好看看成果如何。”
“是。”
*分界线*
陆瑶回府之后,理所当然地没有得到母亲的安慰,而是一如既往的禁足。
待姜姑姑走后,陆瑶和荀云火速换了装着。
陆瑶低声吩咐:“文静,你明日去窦府看着,确保万无一失。对了,窦昭有个娃娃亲,也一并解决了。”
文静:“是。”
“荀云,你继续扮演我,不可让他人看出端倪,一月之后去万佛寺祈福,听我消息,必要时可脱身。”
荀云:“是。”
“我去福亭救灾,贞定那边也差人看着,东西该用就用,钱该花就花,不必省着。”
二人齐齐道:“是!”
次日清晨,窦昭正让人准备马车,便听见下人说宫里来圣旨了。
一路上,文静递了银钱,将窦小姐还有娃娃亲一事说出,言明可能会劳烦汪公公一趟。
汪公公笑道:“既是郡主所托,咱家定会办妥咯。”
文静谢道:“多谢公公。”
进了窦府,汪公公高声道:“圣旨到!窦昭接旨——
……嫁娶自由,任何人不得胁迫。
窦小姐,接旨吧。对了,咱家听说窦小姐身上还有一个娃娃亲,若非中意之人,还是尽早解除了吧。”
窦昭接过圣旨,递了一袋银子:“多谢公公提醒。”
汪公公笑道:“都是郡主的功劳,窦小姐还是好好谢谢郡主吧。”
“是。”
窦昭朝文静点头示意。
文静行了一礼后,离开了。
此圣旨一出,惊了不少世家贵族。
男子大呼荒唐,女子却羡慕至极。
也有人赞叹她的勇气。
等人走了,窦昭看向王映雪,眼神挑衅:这下不能如你意了~
窦昭看向窦世英:“父亲,方才汪公公说的娃娃亲,想必大家都听见了吧。这娃娃亲可以退了。”
他们面面相觑,王映雪道:“昭儿啊,这娃娃亲是指腹为婚,且你们未曾见过相处,怎知自己对他无意呢?”
窦昭皮笑肉不笑:“那夫人的意思是?”
王映雪提议:“不如下次两府聚聚,你也好看看。”
窦昭应道:“好啊。不过我近日有事,等我何时有空再说吧。”
“好啊好啊。”
窦昭坐上马车,回了贞定。
飓风来势汹汹,席卷了福亭,大雨滂沱,连津门卫、贞定也受了影响。
福亭,官府已经没了余粮赈灾,为了拿钱赈灾,宋墨如阎王临世,查抄所有贪官,因此有了银钱在邻县买粮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