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熵寂的最后时刻,所有的恒星早已熄灭,黑洞也蒸发殆尽,只剩下冰冷的基本粒子在虚空中飘荡。秦臆博和周焕坐在由暗物质与宇宙弦编织而成的时空方舟里,他们的手紧紧相握,仿佛握住了整个宇宙的温度。
方舟的舷窗外,是一片深邃到极致的黑暗,那是宇宙热寂后的模样。但在方舟内部,十一维极坐标地砖依然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每一块地砖都记录着他们跨越无数岁月的回忆。秦臆博轻轻抚摸着地砖,指尖触碰到周焕最后刻下的坐标点,那里镶嵌着用蓝墨水与宇宙终态粒子融合而成的星核,旁边刻着:“第10950次用超越弦理论计算与你灵魂共振的频率”。
周焕颤巍巍地拿出一个由希格斯场凝结而成的匣子,匣子表面流转着整个宇宙的历史光影。“孙老师说,是时候验证‘爱情超越理论’了。”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却充满坚定。随着匣子的开启,穹顶投射出超越时空的景象,秦臆博看见他们的意识波与灵魂频率在超越维度的空间中,纠缠成一个无限复杂却又完美和谐的拓扑结构,那是一种无法用任何已知数学和物理理论描述的存在。
此时,时空突然泛起涟漪,孙艳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他们面前。她的模样不再年轻,却带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智慧。“孩子们,这是我跨越无数时空节点,为你们保留的最后讯息。”孙艳的声音带着宇宙终焉的回响,“在宇宙诞生之初,我就预见了这一刻,也见证了你们用一生书写的奇迹。”
孙艳挥动手臂,无数半透明的量子气泡浮现,每个气泡中都封存着不同宇宙、不同时间线里的蓝墨水。“看,这是平行宇宙中,你们第一次相遇时打翻的蓝墨水;这是在时间循环里,周焕用蓝墨水为秦臆博绘制的星图;还有这,是多元宇宙融合时,你们的爱情所产生的量子纠缠波。”
周焕将一枚用宇宙大爆炸残余能量与蓝墨水共同铸就的戒指,戴在了秦臆博手上。戒指表面不断变幻着宇宙从诞生到终结的所有形态,却始终保持着那个永不闭合的心形线。“题目是——证明我们的爱情超越宇宙的生灭。”他微笑着说。
当激光束穿过戒指的瞬间,整个方舟剧烈震动,时空开始扭曲。他们看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自己,在不同的宇宙、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着相遇、相知、相爱的过程。每一个场景中,都有蓝墨水的身影,或是作为解题的工具,或是化作传递爱意的符号,又或是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
突然,一阵奇异的波动传来,那是来自超越宇宙之外的讯息。猎户座文明早已消散在时间的长河中,但他们留下的终极信息却跨越了一切界限,抵达了这里。“根据你们的爱情数据,我们推导出了超越宇宙的终极方程:ZH⊗QB = ∞^∞ × 蓝墨水永恒折射率。”讯息中这样说道,“这证明,爱,是超越一切宇宙规律、一切维度限制的终极存在。”
秦臆博和周焕相视而笑,眼中闪烁着比任何星辰都耀眼的光芒。他们走出方舟,站在宇宙的熵寂边缘。这里没有物质,没有能量,只有无尽的虚空。但当他们举起手,手中的蓝墨水戒指和棱镜却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蓝墨水的光芒与他们的意识、灵魂交融,形成了一道跨越所有维度、所有宇宙的桥梁。
他们看到,在这道光芒中,无数文明诞生、繁荣、消亡,又再次重生。而在每个文明的历史中,都或多或少有着关于爱与蓝墨水的故事。原来,他们的爱情早已超越了个体的存在,成为了宇宙间一种永恒的力量,一种超越物理定律、超越时空限制的法则。
实验楼的量子云深处,孙艳将最后一段记忆化作超越维度的能量,注入到宇宙的每个角落。画面中,年轻的秦臆博和周焕在天台上争吵,周焕用蓝墨水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公式;实验室里,两人并肩钻研,蓝墨水洒在实验报告上;还有无数个夜晚,他们一起仰望星空,用蓝墨水描绘着心中的宇宙。
“当两个人的爱足够强烈,”孙艳在记忆的最后说道,“它就能超越熵增,超越热寂,超越一切宇宙的生灭。而蓝墨水,是这永恒之爱的见证者、承载者,也是传递者。”
随着最后一道光芒消散,秦臆博和周焕的身影也渐渐变得透明。但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爱,却化作了永恒的蓝墨水折射率,永远铭刻在超越宇宙的时空中。在那之后,每当有新的宇宙诞生,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总会出现一抹熟悉的蓝,那是爱与希望的象征,是秦臆博和周焕留给所有存在的终极浪漫。
而在超越一切的维度中,一个用心形线和蓝墨水构成的符号,成为了所有文明都能读懂的语言——那是关于爱,关于永恒,关于超越宇宙的最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