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叶洛璃的书案上,一封信静静地躺在那里。叶洛璃望着那封信,心中五味杂陈。本以为收到父亲的来信,自己应是满心欢喜的,可不知为何,心中的惆怅反而如潮水般汹涌,远远盖过了那一丝兴奋。
她缓缓伸出手,拿起信件,手指轻轻摩挲着信封,仿佛在触摸一段遥远而又复杂的记忆。深吸一口气,叶洛璃打开信封,抽出信纸。目光落在信纸上,原本眼中尚存的一丝期待瞬间破碎。信纸上,没有一句关怀思念之语,只有生硬的命令——让她本月初三按时归家。
叶洛璃紧紧攥着信纸,指节泛白。心中一阵刺痛,她自嘲地笑了笑,原来自己这么多年的期盼,换来的不过是这样冰冷的字句。然而,即便满心苦涩,她还是决定回去看看,就当是给自己这么多年的执念一个交代,与过去彻底告别吧。
日子在叶洛璃的迷茫与惆怅中一天天逼近。她并不如之前想象中那样,随着归期临近而日渐开心,反而心中的迷茫如浓雾般愈发厚重。她不断地问自己:“自己真的要回去吗?回去以后又将面对什么呢?”每一次思索,都像一把钝刀,在她的心口缓缓划过。
终于,初三这天来临。清晨,叶洛璃早早起身,望着窗外依旧熟悉的天墉城景色,心中却满是离别的愁绪。她简单收拾了一下,便按时下山。一路上,她快马加鞭,归心似箭,可又带着几分迟疑。熟悉的风景如幻灯片般不断在眼前倒退,那熟悉的道路,她仿佛走过了千百遍,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她童年的回忆,可如今,却又觉得如此陌生。
随着马蹄声渐渐接近侯府,叶洛璃的心也愈发沉重。终于,侯府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叶洛璃在府门前下马,门口的小厮上下打量着她,眼中满是疑惑,显然不识得眼前的来人。待叶洛璃走近些,小厮瞧见她腰间那枚象征郡主身份的信物,顿时瞪大了眼睛,慌忙上前行礼,结结巴巴地说道:“郡……郡主。”说完,赶忙上前牵过马缰,讨好地对叶洛璃道:“郡主一路辛苦了。”
叶洛璃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走进府中。没走几步,便遇到了收到小厮传信匆忙赶来的管家。管家见到叶洛璃,赶忙恭敬地行礼:“郡主,王爷刚刚与王妃进宫了,不知何时回来。走之前吩咐小的,若是郡主回来,先去休息,晚上一起吃团圆饭。”
叶洛璃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轻声说道:“知道了,我先去给母亲上柱香。”
管家连忙点头哈腰:“小的给您带路。”
叶洛璃默默地跟在管家身后,看着府中的一草一木,心中感慨万千。自己许久未回府,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似乎都没变,可她却越发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仿佛这座府邸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上完香后,叶洛璃在回自己院落的路上,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姑娘在府中肆意地奔跑着,笑声爽朗,如同明媚的小太阳,照亮了这略显沉闷的侯府。叶洛璃不由得驻足,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姑娘。
管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心中暗叫不好,见叶洛璃驻足,赶忙解释道:“这是府中的二小姐,与大公子一母同胞。若是冲撞郡主,还请郡主见谅。”
叶洛璃看着那明媚的小姑娘,心中一阵失落。看着她无忧无虑的模样,再想想自己这些年在天墉城的孤独与期盼,心中不禁自嘲,父亲如今儿女俱全,生活美满,难怪早就想不起自己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苦苦期盼,在这一刻,仿佛就像个笑话。
叶洛璃回到自己的院落,推开门,屋内的布置仍然保持着原貌,可她却没有一丝归属感。这里的一切,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梦境,看似熟悉,却又遥不可及。她走到窗前,轻轻抚摸着窗棂,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小时候,她常常趴在这窗台上,盼望着父亲的归来,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洗漱过后,叶洛璃换上郡主的服饰。那华丽的绸缎穿在身上,却让她觉得别扭又沉重,仿佛承载了太多的负担。她随手招来一位婢女,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问道:“这几年侯府可有什么变化?”
婢女微微低头,恭敬地回答道:“回郡主的话,这几年侯府添了二小姐和大少爷,府里比以前热闹了许多。王爷和王妃甚是恩爱,将二小姐和大少爷宠得紧。”
叶洛璃心中一痛,又问道:“那……王爷平日里可曾提起过我?”
婢女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王爷……王爷平日里忙于公务,甚少提起郡主。”
叶洛璃心中一阵苦涩,自嘲地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那你觉得,父亲这次叫我回来,究竟所为何事?”
婢女面露难色,嗫嚅着说道:“奴婢……奴婢不敢妄言。”
叶洛璃摆了摆手,说道:“罢了,你下去吧。”
婢女如释重负,赶忙退下。叶洛璃独自坐在房中,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心中的迷茫与失落愈发浓烈。她不知道今晚与父亲的相见,会是怎样的场景,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家中,还有怎样的位置…… 时间在沉默中缓缓流逝,夜幕渐渐降临,侯府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可叶洛璃的心,却仿佛被无尽的黑暗笼罩,找不到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