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比姜璃想象的还要奢华。
主殿宽敞明亮,雕花红木家具一应俱全,窗前摆着一架崭新的七弦琴。最令姜璃惊喜的是,书房里竟有一面墙的书架,上面整齐摆放着经史子集和各种杂书。
"小姐,皇上的赏赐又到了!"青柳兴奋地跑进来,身后跟着一队太监,捧着各色礼物。
姜璃粗略一看,有上好的文房四宝,珍贵的颜料,甚至还有几本罕见的医书。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精美的茶具,釉色如雨后青天,正是传说中的"雨过天青"瓷。
"皇上说了,姜美人喜欢读书喝茶,这些正合用。"领头太监谄笑着说。
姜璃让青柳打赏了来人,独自站在书房中央,心绪复杂。宇文曜对她的喜好如此了解,显然派人详细调查过。这些赏赐看似宠爱,实则也是一种无形的监视——她在景仁宫的一举一动,恐怕都逃不过皇帝的眼睛。
轻抚那套茶具,姜璃忽然注意到茶盘底部刻着细小的字迹:"慎察慈宁"。她心头一跳,这是宇文曜的暗示,要她留意太后的动向?
入夜,姜璃换上一身暗色衣裙,悄悄来到景仁宫后的小花园。这里有一处假山,正好可以监视通往慈宁宫的小路。连续三晚的蹲守没有白费,今夜终于有了收获。
子时刚过,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从慈宁宫偏门溜出,借着月光,姜璃认出那是太后身边最信任的孙嬷嬷。老嬷嬷步履矫健,完全不像平日里的老态龙钟,很快消失在御花园深处。
姜璃悄然跟上。穿过几道回廊,孙嬷嬷来到一处废弃的偏殿。殿内隐约有灯光透出。姜璃蹑手蹑脚地靠近,从窗缝中窥视——
孙嬷嬷正与一个身着异族服饰的男子低声交谈!那人高鼻深目,明显不是中原人氏。更令人震惊的是,孙嬷嬷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递给对方,而那人则回赠了一个小木匣。
"太后娘娘说了,下个月十五,北门守将是我们的人。"孙嬷嬷的声音沙哑低沉,"记住,只取财帛,莫伤人命。"
"大汗要的不只是财帛。"异族人冷笑,"他还要宇文曜的人头。"
"急什么?"孙嬷嬷阴森森地说,"太后自有安排。先让林家与皇帝斗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利。"
姜璃倒吸一口凉气,不小心踩到一根枯枝。"咔嚓"一声轻响,殿内两人立刻警觉。
"谁?"
姜璃转身就跑,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慌不择路,拐进一条陌生小径,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只大手从暗处伸出,将她拉进一个隐蔽的假山缝隙中。
"别出声。"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
宇文曜!姜璃僵在原地,后背紧贴着皇帝的胸膛,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有力的心跳。
假山外,孙嬷嬷和那异族人匆匆跑过,很快远去。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姜璃和宇文曜交错的呼吸声。
"皇上怎么会..."
"朕还想问你。"宇文曜松开她,声音冷峻,"深更半夜跟踪太后的人,活腻了?"
月光下,皇帝的面容如刀刻般锋利,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姜璃从未见过这样的宇文曜——不再是那个慵懒深沉的帝王,而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臣妾...看到孙嬷嬷形迹可疑..."
"所以就跟上去了?"宇文曜冷笑,"姜璃,你知不知道刚才若被发现,太后有一百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
姜璃咬唇不语。她当然知道危险,但那本禁书中的记载和太后与异族的密谋,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她必须查清。
出乎意料,宇文曜突然叹了口气:"罢了,回宫再说。"
他拉起姜璃的手,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隐蔽小径,竟直接来到了紫宸殿的后门。殿内空无一人,连高德都不见踪影。
宇文曜点亮一盏小灯,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神色略显疲惫:"你都听到了什么?"
姜璃如实相告,包括太后与异族的密谋。宇文曜听完,竟露出一丝苦笑:"果然如此。"
"皇上早就知道?"
"怀疑而已。"宇文曜走到一幅地图前,"太后并非朕的生母。十年前那场宫变,朕的生母暴毙,太后从妃位扶正。当时就有传言她与北狄有联系。"
姜璃心头一震。...正是林慕云的姑姑,林肃的妹妹!
"皇上为何不..."
"不铲除她?"宇文曜冷笑,"她背后是半个朝堂的势力。没有确凿证据,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他看向姜璃,"今日之事,切勿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苏婉清。"
姜璃郑重点头。她犹豫片刻,还是问出了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皇上,那本禁书中提到的'兰妃'...是谁?"
宇文曜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你看到了那幅画像。"
"她...与臣妾长得很像。"
"不只是像。"宇文曜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柔和,"简直一模一样。兰妃是前朝末代皇帝的宠妃,传说精通异术,能预知未来。城破之日,她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施展秘术,诅咒所有入侵者断子绝孙。"
"这诅咒..."
"应验了。"宇文曜冷笑,"太祖皇帝七个儿子,最终只有朕的祖父活到成年。先帝更是子嗣艰难,唯有朕一人在那场宫变中幸存。"
姜璃心跳加速。这与禁书中"施术者必遭反噬"的记载吻合。而她的穿越,或许正是这跨越时空的秘术的一部分。
"皇上相信这些...超自然之事?"
宇文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相信吗?姜璃,或者说...来自异世的灵魂?"
姜璃如遭雷击,浑身血液仿佛凝固。他知道了!他早就知道她不是原来的姜璃!
"臣妾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她勉强维持镇定。
宇文曜突然逼近,双手撑在她两侧的桌沿上,将她困在方寸之间:"朕查过,姜家庶女不通医术,不懂算学,更不会改良织机。你是谁?从何处来?为何与兰妃如此相似?"
姜璃无处可逃,只能直视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如果...如果我说我来自千年之后,皇上会信吗?"
出乎意料,宇文曜笑了:"朕连诅咒都信,为何不信穿越时空?"他直起身,"其实朕早有猜测。你的言谈举止,所知所学,都与这时代格格不入。"
"皇上不...害怕?"
"朕为何要怕?"宇文曜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你或许是上天赐给朕的礼物。一个不受这腐朽朝堂束缚的帮手。"
姜璃没想到宇文曜竟是这种反应。没有恐惧,没有排斥,反而像是...期待已久。
"所以那本禁书..."
"是朕故意放在你能找到的地方。"宇文曜坦然承认,"朕需要确认你的身份。"
姜璃一时无言。原来自己一直在宇文曜的算计之中。这个认知让她既恼怒又莫名安心。
"皇上真是...深谋远虑。"
宇文曜似乎看出她的不满,语气软了下来:"朕别无选择。这宫中,朕能信任的人太少了。"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今日朝堂上,林肃又驳回了朕的科举改革方案。"
姜璃第一次看到宇文曜露出这种脆弱之态。年轻的帝王此刻更像一个负重前行的普通人。她鬼使神差地伸手,轻轻抚平他紧皱的眉头。
第六章:暗流涌动
景仁宫比姜璃想象的还要奢华。
主殿宽敞明亮,雕花红木家具一应俱全,窗前摆着一架崭新的七弦琴。最令姜璃惊喜的是,书房里竟有一面墙的书架,上面整齐摆放着经史子集和各种杂书。
"小姐,皇上的赏赐又到了!"青柳兴奋地跑进来,身后跟着一队太监,捧着各色礼物。
姜璃粗略一看,有上好的文房四宝,珍贵的颜料,甚至还有几本罕见的医书。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精美的茶具,釉色如雨后青天,正是传说中的"雨过天青"瓷。
"皇上说了,姜美人喜欢读书喝茶,这些正合用。"领头太监谄笑着说。
姜璃让青柳打赏了来人,独自站在书房中央,心绪复杂。宇文曜对她的喜好如此了解,显然派人详细调查过。这些赏赐看似宠爱,实则也是一种无形的监视——她在景仁宫的一举一动,恐怕都逃不过皇帝的眼睛。
轻抚那套茶具,姜璃忽然注意到茶盘底部刻着细小的字迹:"慎察慈宁"。她心头一跳,这是宇文曜的暗示,要她留意太后的动向?
入夜,姜璃换上一身暗色衣裙,悄悄来到景仁宫后的小花园。这里有一处假山,正好可以监视通往慈宁宫的小路。连续三晚的蹲守没有白费,今夜终于有了收获。
子时刚过,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从慈宁宫偏门溜出,借着月光,姜璃认出那是太后身边最信任的孙嬷嬷。老嬷嬷步履矫健,完全不像平日里的老态龙钟,很快消失在御花园深处。
姜璃悄然跟上。穿过几道回廊,孙嬷嬷来到一处废弃的偏殿。殿内隐约有灯光透出。姜璃蹑手蹑脚地靠近,从窗缝中窥视——
孙嬷嬷正与一个身着异族服饰的男子低声交谈!那人高鼻深目,明显不是中原人氏。更令人震惊的是,孙嬷嬷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递给对方,而那人则回赠了一个小木匣。
"太后娘娘说了,下个月十五,北门守将是我们的人。"孙嬷嬷的声音沙哑低沉,"记住,只取财帛,莫伤人命。"
"大汗要的不只是财帛。"异族人冷笑,"他还要宇文曜的人头。"
"急什么?"孙嬷嬷阴森森地说,"太后自有安排。先让林家与皇帝斗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利。"
姜璃倒吸一口凉气,不小心踩到一根枯枝。"咔嚓"一声轻响,殿内两人立刻警觉。
"谁?"
姜璃转身就跑,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慌不择路,拐进一条陌生小径,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只大手从暗处伸出,将她拉进一个隐蔽的假山缝隙中。
"别出声。"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
宇文曜!姜璃僵在原地,后背紧贴着皇帝的胸膛,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有力的心跳。
假山外,孙嬷嬷和那异族人匆匆跑过,很快远去。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姜璃和宇文曜交错的呼吸声。
"皇上怎么会..."
"朕还想问你。"宇文曜松开她,声音冷峻,"深更半夜跟踪太后的人,活腻了?"
月光下,皇帝的面容如刀刻般锋利,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姜璃从未见过这样的宇文曜——不再是那个慵懒深沉的帝王,而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臣妾...看到孙嬷嬷形迹可疑..."
"所以就跟上去了?"宇文曜冷笑,"姜璃,你知不知道刚才若被发现,太后有一百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
姜璃咬唇不语。她当然知道危险,但那本禁书中的记载和太后与异族的密谋,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她必须查清。
出乎意料,宇文曜突然叹了口气:"罢了,回宫再说。"
他拉起姜璃的手,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隐蔽小径,竟直接来到了紫宸殿的后门。殿内空无一人,连高德都不见踪影。
宇文曜点亮一盏小灯,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神色略显疲惫:"你都听到了什么?"
姜璃如实相告,包括太后与异族的密谋。宇文曜听完,竟露出一丝苦笑:"果然如此。"
"皇上早就知道?"
"怀疑而已。"宇文曜走到一幅地图前,"太后并非朕的生母。十年前那场宫变,朕的生母暴毙,太后从妃位扶正。当时就有传言她与北狄有联系。"
姜璃心头一震。...正是林慕云的姑姑,林肃的妹妹!
"皇上为何不..."
"不铲除她?"宇文曜冷笑,"她背后是半个朝堂的势力。没有确凿证据,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他看向姜璃,"今日之事,切勿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苏婉清。"
姜璃郑重点头。她犹豫片刻,还是问出了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皇上,那本禁书中提到的'兰妃'...是谁?"
宇文曜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你看到了那幅画像。"
"她...与臣妾长得很像。"
"不只是像。"宇文曜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柔和,"简直一模一样。兰妃是前朝末代皇帝的宠妃,传说精通异术,能预知未来。城破之日,她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施展秘术,诅咒所有入侵者断子绝孙。"
"这诅咒..."
"应验了。"宇文曜冷笑,"太祖皇帝七个儿子,最终只有朕的祖父活到成年。先帝更是子嗣艰难,唯有朕一人在那场宫变中幸存。"
姜璃心跳加速。这与禁书中"施术者必遭反噬"的记载吻合。而她的穿越,或许正是这跨越时空的秘术的一部分。
"皇上相信这些...超自然之事?"
宇文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相信吗?姜璃,或者说...来自异世的灵魂?"
姜璃如遭雷击,浑身血液仿佛凝固。他知道了!他早就知道她不是原来的姜璃!
"臣妾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她勉强维持镇定。
宇文曜突然逼近,双手撑在她两侧的桌沿上,将她困在方寸之间:"朕查过,姜家庶女不通医术,不懂算学,更不会改良织机。你是谁?从何处来?为何与兰妃如此相似?"
姜璃无处可逃,只能直视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如果...如果我说我来自千年之后,皇上会信吗?"
出乎意料,宇文曜笑了:"朕连诅咒都信,为何不信穿越时空?"他直起身,"其实朕早有猜测。你的言谈举止,所知所学,都与这时代格格不入。"
"皇上不...害怕?"
"朕为何要怕?"宇文曜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你或许是上天赐给朕的礼物。一个不受这腐朽朝堂束缚的帮手。"
姜璃没想到宇文曜竟是这种反应。没有恐惧,没有排斥,反而像是...期待已久。
"所以那本禁书..."
"是朕故意放在你能找到的地方。"宇文曜坦然承认,"朕需要确认你的身份。"
姜璃一时无言。原来自己一直在宇文曜的算计之中。这个认知让她既恼怒又莫名安心。
"皇上真是...深谋远虑。"
宇文曜似乎看出她的不满,语气软了下来:"朕别无选择。这宫中,朕能信任的人太少了。"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今日朝堂上,林肃又驳回了朕的科举改革方案。"
姜璃第一次看到宇文曜露出这种脆弱之态。年轻的帝王此刻更像一个负重前行的普通人。她鬼使神差地伸手,轻轻抚平他紧皱的眉头。
"会好起来的。"她轻声说,"改革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宇文曜愣住了,随即抓住她的手腕:"姜璃,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姜璃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逾矩,慌忙想抽回手,却被宇文曜握得更紧。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能数清对方的睫毛。宇文曜的目光落在她的唇上,缓缓低头...
"报——八百里加急军报!"
高德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打破了这一刻的魔咒。宇文曜猛地松开姜璃,恢复了一贯的冷峻:"进来。"
高德匆匆入内,呈上一封火漆密信。宇文曜拆开一看,脸色骤变:"北狄犯边,连破三城!林骁战败退守雁门关!"
姜璃心头一紧。北狄此时犯边,与太后密谋的时间如此接近,绝非巧合!
"传旨,明日早朝议事。"宇文曜厉声命令,又转向姜璃,"你先回去,近日不要轻举妄动。"
回到景仁宫,姜璃辗转难眠。今晚发生的一切太过震撼——太后的背叛,宇文曜对她身份的知晓,还有那个差点发生的吻...
次日清晨,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工部侍郎姜明德因贪墨河工款项被御史弹劾,已收监候审!
"不可能!"姜璃失手打翻了茶盏。父亲为人正直,绝不可能贪污。这分明是有人借北境战事转移视线之际,打击皇帝一派!
"小姐,现在怎么办?"青柳急得直哭。
姜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父亲被陷害,很可能是因为她与皇帝走得太近,林家要杀鸡儆猴。她必须救父亲,但不能直接向皇帝求助,那会显得宇文曜偏私。
"备轿,我要去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阴暗潮湿。姜明德一身囚衣,面容憔悴,但见到女儿仍强打精神:"璃儿,为父冤枉啊!那些所谓证据全是伪造!"
"父亲别急,女儿相信您。"姜璃握住父亲的手,"仔细告诉我,那些指控是怎么回事?"
原来有人举报姜明德在负责河工期间虚报材料费用,证据是一本秘密账册和几个民工的供词。但姜明德坚称从未见过那本账册,而那些民工早在工程结束前就已返乡。
"账册上的签名是模仿的,但模仿得很像。"姜明德苦笑,"若非老夫自己清楚,怕是也要信了。"
姜璃仔细询问了细节,心中已有计较。回宫后,她立刻派人调查那几个作证的民工下落,同时请求查看那本作为证据的账册。
账册看似天衣无缝,但姜璃用现代会计知识很快发现了破绽——纸张质地与工部正式用纸有细微差别,墨迹也是同一时期书写,而非逐日记录应有的新旧差异。最关键的,是某个材料的单价竟然写错了官定价格!
"这是伪造的。"姜璃断言,"而且伪造者不熟悉工部实务。"
与此同时,派去调查的人也带回惊人消息——那几个作证的民工早在半月前就失踪了,家人遍寻不着!
姜璃将所有发现整理成密折,通过高德呈给皇帝。不出所料,宇文曜看后勃然大怒,当朝质问林肃:"丞相,这案子是你督办的,为何证据漏洞百出?那几个关键证人现在何处?"
林肃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突然发难,支吾道:"老臣...这就派人彻查。"
三日后,案子水落石出。那几个"民工"被发现是林府家丁假扮,而伪造账册的正是林肃的门生,工部郎中周正。周正畏罪自杀,临死前留下一封认罪书,承认是受林肃指使陷害姜明德。
姜明德当庭释放,官复原职。而林肃因"失察"被罚俸半年,颜面扫地。
"姜美人聪慧过人,明察秋毫,实乃朕之肱骨。"宇文曜当众嘉奖,"即日起,准姜美人随时入紫宸殿议事。"
这一殊宠震惊朝野。后宫干政是大忌,皇帝竟公然打破祖制!太后称病不出,林肃脸色铁青,而林慕云更是气得当场昏厥。
姜璃表面恭敬领旨,心中却明镜似的——宇文曜这是在向朝臣释放信号:姜璃是他的人,动她就是与皇帝为敌。同时,这也是对她救父功劳的回报,给她更大的政治空间。
回到景仁宫,姜璃发现案几上多了一方白玉镇纸,下面压着一张字条:"静水流深。——曜"
她摩挲着镇纸,思绪万千。今日朝堂上的风波只是开始,太后与北狄的密谋,林家的反扑,还有她与宇文曜之间那未竟的吻...前路艰险,但她已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