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ooc
一切都是私设,平行时空
禁上升蒸煮,转载二改
望喜,但是不喜也别骂
——————————
晨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在木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清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甜粥气息。公寓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以及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
黎偌翊蜷在客厅柔软的沙发里,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绒毯。她穿着一身舒适的浅灰色家居服,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白皙但已不再那么透明的脖颈。
比起一个月前那场几乎耗尽心力的仪式后,她的气色已然天差地别。脸颊上有了健康的红润,嘴唇也不再是病态的苍白,虽然整体仍显清瘦,但那种萦绕不散的、仿佛随时会碎裂的脆弱感,已然淡去。
她手中捧着一本看到一半的社会工作案例集,目光却有些飘忽,并未真正落在书页上。
严浩翔开的药很有效,陶老配置的药膳也功不可没,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这段被迫彻底放松、心无旁骛的休养时光。
身体里那种被掏空的虚乏感正在缓慢地被填充,虽然距离“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她不再觉得连呼吸都是一种负担。
只是,这种过于平静的生活,对于习惯了奔忙和“看见”的她而言,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无所适从。
放在茶几上的遥控器被她无意识地拿在手里,指尖轻轻按下了电源键。电视屏幕亮起,嘈杂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室内的宁静,是午间新闻。
她本意只是想用背景音驱散那点莫名的寂静,目光随意地扫过屏幕。主播用字正腔圆的语调播报着城市新闻,拆迁改造、社区活动、天气预警……画面切换,一条关于城西老工业区拆迁进程受阻的报道吸引了她的注意。
镜头扫过一片略显破败、挂着巨大红色拆迁条幅的厂区,推土机在一旁虎视眈眈。然后,画面聚焦在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满脸倔强的老人身上。
他张开双臂,挡在一栋斑驳的办公楼前,对着镜头和周围劝说的人激动地喊着什么,声音被背景音乐和解说盖过大半,但那份固执甚至有些悲壮的姿态,却清晰地传递出来。
记者试图采访他身边的家人,一个中年女人一边抹眼泪一边试图拉他离开,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担忧。拆迁方的代表则站在不远处,眉头紧锁,显得很不耐烦。
就在画面即将切换的最后一秒,镜头似乎无意中掠过了老人身后的某个角落。黎偌翊的瞳孔猛地一缩!
尽管画面模糊、一闪而过,但她似乎……看到了一道极其黯淡、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模糊的虚影。那虚影的轮廓,隐约像是一个穿着类似工装的人形,就徘徊在固执老人的身边,姿态……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灼,它的“手臂”似乎正指向厂区的某个方向。
是Spirit?!
黎偌翊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想要看得更仔细些。然而,画面已经切回了演播室,主播开始播报下一条新闻。
那惊鸿一瞥的感觉,太短暂,太模糊,让她无法百分百确定。是光影的错觉?还是……真的又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迷失执念?
一种熟悉的、想要去“看见”、去“理解”、去“做些什么”的冲动,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在她心底漾开圈圈涟漪。她几乎能想象到那个老人的困境——家人的不解,拆迁方的压力,以及那份可能源于身边无形存在的、无法言说的“坚持”。
她放下书,拿起手机,下意识就想搜索关于这个老厂区、这位老人的更多信息,甚至萌生了去现场亲眼看一看的念头。
然而,这个念头刚升起,就如同被冷水浇熄。她低头看了看自己依旧算不上强健的手腕,想起了严浩翔最后一次复诊时,那双沉静眼眸里不容置疑的警告。
回忆里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严浩翔“你的经络只是初步疏通,元气远未稳固。”
严浩翔“未来三个月,是奠定根基的关键期,切忌劳心费力,尤其不能再动用……那种力量。”
严浩翔“否则,前功尽弃都是轻的。”
还有马嘉祺和丁程鑫每次来看她时,那虽然不说但显而易见的小心翼翼的守护;黄子弘凡每天变着花样送来汤水时,那句“小翊你好好休息就行”;以及宋亚轩和张真源每次通话都绝口不提任何可能让她费神的事情……
她已经被一张名为“关心”的密网,牢牢地保护了起来。任何超出“静养”范围的行动,都会立刻触发这张网的警报。
//
傍晚,黄子弘凡端着炖好的虫草花鸡汤上来时,黎偌翊状似无意地提起了白天看到的新闻。
黎偌翊“黄子,今天新闻里看到城西那个老厂区拆迁,有个老师傅好像挺固执的,家里人看着挺着急的。”
黄子弘凡一边熟练地给她盛汤,一边随口应道
黄子弘凡“哦,那个啊,我也看到了。”
黄子弘凡“是挺倔的老爷子,听说在那儿守了好久了。”
黄子弘凡“不过这种事,拆迁办和家属会处理好的,小翊你就别操心啦。”
他的语气轻松,带着一种希望她安心休养的刻意回避。
黎偌翊接过碗,道了谢,没有再追问。她知道,从黄子这里得不到更多信息,也不会得到支持。
//
夜色渐深,公寓里只剩下她一人。月光如水银般泻入客厅,在地板上流淌。黎偌翊没有开灯,她走到书桌前,打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里面放着几本厚厚的笔记本。
她取出最下面那一本,封面是素雅的牛皮纸,没有任何装饰。翻开,里面是她娟秀而有力的字迹。这不是日记,更像是一些随笔、灵感,以及对未来的模糊构想。
她翻到中间某一页,那里,静静地躺着四个字——“隅光工作室”。
在这个名字下面,还有几行小字的注解:
“隅”:角落,不起眼之处。
“光”:照亮,温暖,希望。
寓意:愿成为照亮那些被遗忘、被忽视角落的一束微光。帮助那些深陷困境、发出微弱呼救的生灵与逝魂。
这个名字,在她决心离开社工处,想要寻找一条更能遵循本心、更自由的道路时,就已经在她心中萌芽。只是后来身体的骤然崩溃,让她不得不将这一切按下暂停键,全身心投入修复自身的漫长战役中。
指尖轻轻抚过那四个字,冰凉的纸张仿佛带着某种灼热的温度。白天的新闻画面,那个老人倔强的身影,那个模糊的虚影……与笔记本上的愿景,奇异地重叠在了一起。
她合上笔记本,放回原处,锁好抽屉。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花园里昏黄的路灯,和更远处城市璀璨却冰冷的霓虹。
她轻声自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与无奈
黎偌翊“隅光……我现在这样,连自己都需要被照亮,又拿什么去照亮别人的角落呢……”
就在这时,她身侧的空气微微波动,温度似乎下降了些许。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凝聚,月光穿透她的身体,在地板上投下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影子。
是陌藜。
她依旧穿着那身仿佛亘古不变的素雅衣裙,面容清冷,眼神如同浸过寒潭的墨玉,落在黎偌翊带着怅惘的侧脸上。
陌藜“既然知道力所不及,又何必徒增烦恼?”
她的声音直接响起,清冽如泉,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黎偌翊没有回头,依旧望着窗外。
黎偌翊“我只是……看到了。那个老师傅,他身边……可能有什么在。”
陌藜“看到了,然后呢?”
陌藜的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更多的是了然于心的无奈
陌藜“拖着你这副好不容易捡回半条命的身子骨,去逞强?”
陌藜“去重复上一次的险境?”
陌藜“还是指望你那些把你当成琉璃娃娃守护的朋友们,会放你去涉险?”
她飘近一些,目光锐利。
陌藜“黎偌翊,你不是救世主。”
陌藜“这世间的执念与苦难无穷无尽,而你,只有一条命,一颗心。”
陌藜“在你拥有足够的力量之前,贸然点亮自己,只会加速熄灭。”
黎偌翊“我知道……”
黎偌翊低下头,声音有些闷
黎偌翊“我只是……忍不住会想。那个‘隅光’的念头,从来没有消失过。”
陌藜“念头可以保留,但行动需要资本。”
陌藜的身影开始变得有些虚幻,声音也仿佛来自远方
陌藜“你的当务之急,是养好自己。”
陌藜“只有当你自身足够明亮、足够稳定时,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光’,而不是一阵短暂却致命的火花。”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已彻底消散在月光里,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那番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话语,在黎偌翊心中回荡。
她知道陌藜是对的。严浩翔是对的。所有关心她的人都是对的。
可是……
她重新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夜幕,落在了遥远的城西。那个老人固执的身影,那个模糊的虚影,像一根细微的刺,扎进了她的心里。
“隅光工作室”……难道真的只能永远是一个锁在抽屉里的梦吗?
身体的桎梏,现实的阻拦,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前方。而她心中那点想要照亮角落的微光,却在迷雾中,顽强地、不肯熄灭地闪烁着。
今夜,注定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