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越是想要封锁消息,都城里的流言就传得越是绘声绘色,甚至衍生出了无数个版本。
版本一(同情王子派):
“唉,弗洛里安王子也真是倒了血霉!不就是以前风流了点嘛?至于被女巫诅咒成青蛙吗?艾米莉亚公主也太娇生惯养了!亲一下又不会少块肉!那可是为了救人啊!一点牺牲精神都没有,配当未来王后吗?”
版本二(站队公主派):
“呸!那花孔雀王子活该!让他以前到处拈花惹草,油嘴滑舌!现在报应来了吧?变成癞蛤蟆了!还妄想亲我们高贵的公主?也不看看自己现在什么德行!滑溜溜脏兮兮的,别说亲了,看一眼都折寿!公主殿下干得漂亮!就不该委屈自己!”
版本三(阴谋论派):
“我看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女巫为什么偏偏诅咒王子?为什么真爱之吻解不开?没准儿是王子自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黑暗势力!或者……嘿嘿,说不定公主早就看不上那油王了,正好借女巫的手除掉他?你看她吐得多‘真情实感’啊!”
版本四(技术流吐槽派):
“重点难道不是女巫的魔药吗?我的天!连真爱之吻都扛不住!据说那魔药劲儿贼大,能让最勇敢的骑士看着青蛙都想吐!这哪是诅咒,这是生化武器级别的‘拆CP神器’啊!发明这魔药的女巫简直是个‘天才’(恶魔)!”
茶馆里、酒馆中、市集上,到处都在热烈讨论着这场王室闹剧。“倒霉王子”、“挑剔公主”、“恶毒女巫”成了都城最新最热的话题。王子和公主的形象在民众口中被不断解构重塑,一个成了油腻又倒霉的笑柄,一个成了娇气又缺乏担当的象征,而那个神秘的女巫,则成了笼罩在整个事件上空、手段莫测、令人又怕又好奇的阴影。
这些八卦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爱丽丝店里那些来买“爱情占卜”或“烦恼驱散药水”实则更想打听一手八卦的顾客们)传到了爱丽丝的耳朵里。她听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甚至在自己那本《魔药解除任务观察日志(暨人类迷惑行为大赏)》后面专门开辟了几页,美其名曰“社会舆论采样分析”。
她饶有兴致地记录着:
「舆论采样记录」
样本1(酒馆醉汉): “王子太油,连魔法都嫌弃他!呱都带着一股骚包味儿!” (评:精辟!抓住核心矛盾!)
样本2(买菜大妈): “公主太娇气!连个吻都不肯给!见点虫子就尖叫,怎么母仪天下?吐王子身上?活该王子倒霉!” (评:角度清奇,直指公主“职业素养”不足!)
样本3(吟游诗人学徒): “女巫的诅咒太恶毒了!这‘真爱之吻’的考验简直是地狱难度!她是不是被王子始乱终弃过啊?” (评:想象力丰富,提供了狗血新思路!)
样本4(铁匠铺小伙): “要我选,我宁愿当一辈子青蛙也不受这鸟气!被当球踢,被嫌弃,还被吐一身……王子当到这份上,啧啧。” (评:代表广大底层群众对王子悲惨蛙生的深切‘同情’?)
爱丽丝一边记录,一边添油加醋地加上自己的点评,乐在其中。舆论的发酵,无形中给公主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也给王子的“复人”之路增添了更多笑料和障碍。这正是她乐于见到的局面。
「结论:**
舆论场已成!王子公主形象 双双崩塌!“女巫之恶毒”深入人心!任务环境 持续利好!压力成功转嫁至目标A(公主)! 任务进度:40% → 50%!
记录者:爱丽丝(舆论引导の隐形推手?不,我只是个快乐的记录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