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二十分,周明远被窗外的雨声惊醒。台风"莫拉克"的外围环流已经开始影响上海,雨水拍打着玻璃窗,发出节奏不规则的声响。他躺在床上,听着公寓里隐约的动静——厨房里水壶烧开的声音,卫生间里有人洗漱的声响,还有客厅电视里早间新闻的播报声。
周明远伸手摸向床头柜,指尖触碰到的是那部诺基亚N97。他解锁屏幕,查看日期——2009年8月23日,星期日。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周了,最初的震惊和混乱逐渐被一种奇怪的适应感所取代。
起床后,周明远发现卫生间已经被占用。隔着门能听到吕子乔在里面哼着跑调的歌,还有电动剃须刀的声音。他靠在墙边等待,目光落在客厅角落那台米黄色电视机上。昨晚的实验证实了电视机确实能产生异常电磁场,并与未来信号产生联系,但机制仍不明确。
"早啊!"吕子乔推开门,脸上还带着剃须膏的痕迹,"我马上好,你可以用了。"
周明远点点头,走进充满水蒸气和须后水气味的卫生间。镜子上还留着吕子乔用手指画的笑脸。他打开水龙头,冷水冲在脸上,试图冲走残留的睡意。抬头时,镜中的自己看起来比一周前疲惫了一些,眼下有淡淡的青色。
早餐桌上,陈美嘉正在煎蛋。她穿着粉色睡衣,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看起来还没完全清醒。
"要几个蛋?"她打了个哈欠问道。
"一个就好,谢谢。"周明远坐下,注意到餐桌上有张纸条——是关谷神奇留的,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写着"去买漫画稿纸,中午回来"。
陈美嘉把煎蛋和吐司放在周明远面前,又倒了杯橙汁。"今天台风,你还出门吗?"
"可能就在附近转转。"周明远咬了口吐司。实际上,他计划今天深入研究昨天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为周三见老陈做准备。
饭后,周明远回到房间,从背包里拿出昨天借阅的几本物理学著作和笔记本。窗外,雨势时大时小,风偶尔呼啸而过,吹得窗框轻微震动。这种天气最适合窝在房间里看书。
他翻开《量子力学基础》,开始研读关于观测者效应和量子隧穿的章节。虽然大部分数学推导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但文字解释部分还是能读懂。根据书中描述,在量子尺度上,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或位置,直到被观测才"坍缩"为确定状态。某些特殊条件下,这种量子叠加态可以扩展到宏观物体。
周明远在笔记本上画了几个示意图,试图理解这些概念如何应用到电视机产生的现象上。如果电视机产生的特定电磁场能使宏观物体(比如他自己)进入量子叠加态,那么理论上确实可能出现时空穿越现象。但为什么是2009年和2023年之间?这两个时间点有什么特殊联系?
中午,周明远简单吃了碗泡面,继续研究。雨依然下个不停,窗外的世界被水雾笼罩,模糊了视线。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他更能专注于眼前的问题。
下午三点,周明远听到客厅传来电视声和笑声。他放下书,走出房间,看到曾小贤和吕子乔在看一部喜剧电影。
"终于出来了,"吕子乔招手,"一起看?周星驰的《功夫》,百看不厌。"
周明远在沙发另一端坐下。2009年的电视还是标清信号,画质远不如2023年的4K流媒体,但这种观影体验反而有种质朴的乐趣。没有快进,没有弹幕,没有多设备同时处理其他事情,只是单纯地欣赏一部电影。
电影结束后,雨势稍缓。曾小贤提议叫外卖,但台风天送餐速度很慢。最后大家决定简单解决晚餐——冰箱里的剩菜加上胡一菲煮的面条。
饭后,周明远主动承担了洗碗任务。站在水池前,温热的水流冲刷着盘子,他的思绪却飘向那台电视机和时空穿越的理论。如果他能找到控制电视机电磁场的方法,是否意味着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时间和地点?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胡一菲的声音打断了周明远的思绪。她递来一块擦碗布,"盘子都快被你洗掉漆了。"
"抱歉,走神了。"周明远接过布,开始擦干碗碟。
收拾完厨房,周明远回到自己房间,继续研究。夜深人静时,他再次轻手轻脚地来到电视机前,进行新一轮实验。这次他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接触屏幕,记录场强计的反应。但除了偶尔闪现的未来画面外,没有突破性发现。
周一上班时,周明远明显心不在焉。他机械地完成日常工作,心思却全在周三与老陈的会面上。午餐时间,他婉拒了同事的邀请,独自一人去了公司附近的小公园,继续研读物理学书籍。
周二晚上,周明远借口要赶稿,早早回到房间。他整理好所有问题和数据,准备明天向老陈请教。场强计的读数、未来画面的持续时间、接触屏幕时的反应...所有这些都需要专业解释。
周三早晨,周明远比平时起得更早。他小心地将电视机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箱,用泡沫塑料固定好。为了不引起室友怀疑,他谎称要送去维修店检查故障。
"这么老的电视还修啊?"吕子乔不解地问。
"怀旧嘛。"周明远简短地回答。
上午十点,周明远抱着纸箱来到陕西南路。老陈的店铺看起来比上次更冷清,门口挂着"休息中"的牌子。他按照约定,绕到后门敲了三下。
老陈很快开门,示意他进去。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仪器和零件,中央的工作台上已经清理出一块空间。
"放这里。"老陈指着工作台。
周明远小心地取出电视机,接上老陈准备的测试设备。接下来的三小时里,老陈用各种仪器检测电视机的电路、显像管和电磁场特性。周明远在一旁记录数据,偶尔提出疑问。
"有趣,"老陈最终摘下老花镜,"这台电视机确实使用了特殊材料,显像管涂层含有一种稀土元素组合,能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
"这就是它能接收未来信号的原因?"周明远问。
"部分原因,"老陈点头,"但更关键的是这个。"他指着电路板上的一个微小元件,"这是个高频振荡器,设计很特别,能产生时空扰动所需的相干波。"
周明远认真记下这些术语,虽然不完全理解,但知道它们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是2009年和2023年?"
老陈沉思片刻:"根据我们的研究,时空穿越需要两个时间点之间存在某种'共振'。可能是量子纠缠,也可能是你个人与这两个时间点的特殊联系。"
"个人联系?"
"你在这两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心理频率或重大事件,"老陈解释道,"形成了某种共鸣。就像收音机调到特定频率才能接收某个电台。"
周明远思考着这个比喻。2023年和2009年确实是他人生中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事业稳定但生活单调的成年期,一个是充满可能性的青年期。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对比是否创造了必要的"共振"?
"如果我想控制穿越过程,"周明远问出最关键的问题,"该怎么做?"
老陈严肃地看着他:"年轻人,时空操控不是儿戏。一个失误可能导致你卡在时空裂缝中,或者引发不可预知的蝴蝶效应。"
"我明白风险,"周明远坚定地说,"但我需要这个选择权。"
老陈叹了口气,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破旧的笔记本。"这里有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你需要构建一个反馈系统,稳定电磁场波动,并在穿越瞬间保护你的生物场不受损害。"
周明远接过笔记本,小心翻阅。里面满是复杂公式和电路图,远超他的理解范围。
"我会帮你,"老陈似乎看出他的困惑,"但需要时间准备材料和设备。下周日再来,不要告诉任何人。"
周明远郑重答应。离开维修店时,他感到既兴奋又忐忑。回家的路上,他不断回想老陈的警告和那些复杂理论。如果真的能控制穿越,他该如何选择?留在2009年这个相对简单的世界,还是回到2023年熟悉但高压的生活?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至少现在,他有了寻找答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