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青竹长青,山河同岁
神殿的竹林在春风里抽出新枝时,念瑶的袖口总沾着淡淡的竹香。她站在祭坛前,指尖的蓝光掠过祈福的竹简,上面“国泰民安”四个字便泛起点点莹光。逸尘倚在竹柱旁看她,腰间的佩剑挂着她亲手绣的平安结,剑穗上的铃铛被风一吹,就和竹叶的沙沙声缠成一团暖。“今日的灵力流转比往常更顺了。”念瑶转身时,裙摆扫过青石板,竟催开几株极小的蓝花,“许是腹中的小家伙也在帮忙吧。”
逸尘伸手扶住她,掌心轻轻覆在她微隆的小腹上,忽然感觉到一丝极轻的灵力跳动,像春日溪涧里的碎光。他眼底的笑意漫开来,从袖中取出个木雕的小凤凰:“昨日在市集看到的,说是能护佑孩童。”木雕的羽翼被他摩挲得光滑,念瑶接过时,指尖的蓝光落在木头上,凤凰的眼睛竟亮起细碎的光,“它认主呢。”她把木雕挂在摇篮边,竹编的摇篮立刻飘起淡淡的蓝雾,像层柔软的光被。
夏蝉初鸣时,南诏国的稻田里起了虫害。念瑶站在田埂上,双手结印的动作比从前轻缓了些,蓝光顺着指尖流入稻穗,禾苗间立刻飞出成群的萤火虫,专啄啃食稻叶的害虫。逸尘背着药篓在田间穿梭,给被虫咬过的禾苗撒上草药,看萤火虫在他身后追着光飞,忽然回头对念瑶笑:“你看,连虫子都怕你的光。”念瑶刚要回应,腹中忽然又是一动,她笑着抚上小腹:“是宝宝在说‘爹爹也要加油’呢。”
秋雨打湿神殿的石阶时,念瑶诞下了一个女儿。女婴的哭声清亮,小手一握,竟抓住了念瑶指尖飘出的蓝光,掌心里立刻绽开朵小小的蓝花。逸尘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看她眉眼像极了念瑶,尤其是笑起来时眼角的微光,像落了颗星星。族中长辈说这是女娲灵力的传承,给孩子取名“念安”,愿她一生平安,也念着这片土地的安宁。那晚,神殿的竹灯都亮着暖光,百姓们送来的祝福挂满了竹枝,像串起的星光。
念安学会走路时,总爱追着逸尘的佩剑跑。小丫头跌跌撞撞地扑进竹林,指尖的微光碰到竹竿,竹节上就冒出嫩嫩的新芽。念瑶坐在竹凳上织毛衣,看逸尘背着女儿在林间转圈,佩剑的铃铛响成一片,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原来是念安无意间抬手,让干涸的池塘重新蓄满了水,塘里的荷花竟在冬日里开出了花苞。“随你娘亲,都是心软的性子。”逸尘刮了刮女儿的小鼻子,念安咯咯笑着,把掌心的蓝光拍进他手里,像送了颗小星星。
又一场春雪落时,南诏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土地龟裂,河流断流,百姓们跪在神殿前祈雨,念瑶站在祭坛上,灵力运转得有些吃力。逸尘站在她身侧,将自己的内力渡给她,掌心相贴的地方泛起金蓝交织的光。忽然,念安举着小木勺跑过来,把半勺井水泼向天空,小丫头掌心的蓝光随着水花散开,竟真的引来了细碎的雨丝。念瑶和逸尘对视一眼,同时加大灵力,雨丝渐渐变密,最终化作甘霖倾盆而下,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雨停后,彩虹架在山间,念安被逸尘举在肩头,小手指着彩虹喊:“娘亲,像你的光!”念瑶笑着点头,看田埂上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看竹林间的雨滴顺着叶尖滑落,在地上敲出细碎的响。逸尘把女儿抱下来,递给念瑶一束刚开的蓝花:“你看,咱们的山河,咱们的家,都好好的。”念瑶接过花,花香混着泥土的清新漫开来,她忽然发现,自己指尖的蓝光、逸尘掌心的温度、念安掌心里的小花,早已和这片土地的呼吸融在一起,成了南诏国最温暖的风景。
多年后,念安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能独自操控灵力守护一方。念瑶和逸尘常常坐在竹廊下,看女儿在田间施法,看百姓们过着安乐的日子。夕阳穿过竹林,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逸尘握着念瑶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温暖:“你说,咱们算不算完成使命了?”念瑶看着远处的炊烟与星光交织,笑着点头:“只要这山河长青,百姓安康,我们的故事就永远在继续。”竹枝上的平安结在风里轻轻晃,铃铛声清脆,像在应和着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守护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