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禹的电脑屏幕突然闪现一片雪花,随即跳出一串二进制代码。他猛地坐直身体,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了,每次都在凌晨3:17分准时出现。更诡异的是,代码翻译过来是同一个坐标:北纬30°15',东经120°12'——C市量子物理研究所。
"苏队!"他声音发紧,"又出现了!和之前六起失踪案完全相同的信号模式!"
苏新皓放下咖啡杯,眼中闪过一丝警觉:"第七起了...每次都是物理学家,每次都在那个研究所。"
量子物理研究所的白色走廊在应急灯下显得格外幽长。第七位失踪者——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者陈教授的办公室里,一杯咖啡仍在冒着热气,电脑屏幕停留在未完成的论文页面,标题是《量子纠缠在宏观尺度的观测》。
"就像蒸发了一样,"保安声音发抖,"我亲眼看着他走进办公室,三分钟后敲门没人应,破门而入时...人已经不见了。"
朱志鑫推了推眼镜,仔细观察地板:"没有挣扎痕迹,没有脚印,窗户从内部锁死。"他突然注意到桌面上一个微小的金属片,"这是...量子芯片?"
张极蹲下身,镊子夹起那个比指甲还小的物体:"最新型的量子计算单元,军方级别的...陈教授的研究涉及这个?"
左航从垃圾桶里翻出一个揉皱的便签纸,上面潦草地画着一个量子态符号,下面写着"7/7"。
"第七个目标,"苏新皓声音低沉,"和前六张便签一样。"
陈天润检查通风管道:"太干净了...像是被刻意清理过。但管道直径只有20厘米,成年人不可能通过。"
张泽禹突然从电脑前抬头:"陈教授的邮件!一小时前收到一封来自'Schrödinger1935'的邮件,只有一句话:'今晚你将同时存在与不存在。'"
会议室里,六人面对白板上错综复杂的线索图。张泽禹投影出七位失踪者的资料:"全是量子物理领域的顶尖学者,都在研究宏观量子态表现。更诡异的是..."他切换到监控画面,"所有人都是在密闭空间内消失的,监控从未拍到离开的画面。"
"就像...穿越了?"左航半信半疑。
朱志鑫摇头:"更可能是高科技犯罪。看这个。"他展示量子芯片的分析报告,"这上面有微型虫洞实验的残留痕迹,理论上可以制造局部空间扭曲。"
"军方项目?"苏新皓敏锐地问。
"七年前'星门计划',"张泽禹调出档案,"旨在研究量子传输,后因首席科学家李博士失踪而中止。"
张极突然站起:"李博士...是第一位失踪者?"
"不,是最后一位参与者的导师,"张泽禹继续道,"但...等等..."他快速翻看资料,"第一位失踪者王教授是李博士的学术对手,曾公开质疑'星门计划'存在伦理问题。"
朱志鑫眼睛一亮:"李博士的学生有哪些?"
张泽禹敲击键盘:"主要助手叫张量,理论物理天才,但在李博士失踪后精神崩溃,住进精神病院...三年前出院,下落不明。"
"找到他!"苏新皓立即下令。
调查迅速展开。五小时后,张泽禹锁定了张量的藏身处——郊外一座废弃的天文台。六人赶到时,天文台的穹顶正缓缓旋转,内部传来低沉的机械嗡鸣。
破门而入的瞬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穹顶下方悬浮着一个直径约三米的蓝色光球,周围环绕着七把椅子,其中六把上坐着"消失"的物理学家,他们闭着眼睛仿佛沉睡,身体呈现出诡异的半透明状态。
"薛定谔的猫...同时存在与不存在。"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阴影处传来。瘦削的男子推着轮椅出现,左眼戴着电子眼罩,"欢迎见证人类第一次宏观量子态转移实验。"
"张量,"朱志鑫认出了他,"你在做什么?"
"完成导师的工作,"张量狂热地指向光球,"他们当年嘲笑李博士的理论,剽窃他的研究,还把他流放到那个量子地狱...现在,他们亲自体验了。"
苏新皓注意到第七把空椅子:"陈教授在哪?"
张量看了看手表:"3:16...还有一分钟,他就会从办公室'消失',出现在这里。"他按下轮椅上的按钮,光球亮度骤增,"七位观察者,七个量子态...足以维持虫洞稳定。"
"停下!"张极喊道,"这种能量会撕裂他们!"
"不,是解放他们,"张量纠正道,"就像导师一样...存在于每个可能的世界。"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电子眼罩闪烁着红光,"肺癌晚期...我得抓紧时间。"
朱志鑫慢慢靠近:"李博士不会希望你这样做...他是为了科学,不是为了复仇。"
"科学?"张量冷笑,"他们为了专利毒害了导师!我花了七年收集证据,同时完善这个装置..."他指向墙上的屏幕,显示着陈教授办公室的实时画面,"看,时间到了。"
屏幕上的陈教授突然抬头,仿佛听到什么,随后身体开始模糊——就像老电视失去信号时的雪花效应——然后彻底消失。与此同时,光球内浮现出第七个半透明人影。
"成功了!"张量欢呼,随即吐出一口鲜血。
张泽禹突然冲向控制台:"能量读数超标!这个状态维持不了三分钟!"
"足够了..."张量艰难地呼吸着,"我已经...设置了自动程序...带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苏新皓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逆转它!否则七条人命就没了!"
张量露出诡异的微笑:"已经...无法逆转了...除非..."他指向自己的电子眼罩,"密码是...导师的...生日..."
张泽禹立即尝试,但系统提示需要声纹认证。张量的呼吸越来越弱:"他...们...罪有...应得..."
千钧一发之际,朱志鑫注意到墙上的照片——李博士和年轻张量的合影,背景是某个公式。他迅速念出公式下方的字句:"'真理超越生死'——这是声纹密码吗?"
张量的眼睛突然睁大,电子眼罩闪烁绿光。系统提示:"声纹验证通过。终止程序启动。"
光球开始收缩,七个人影逐渐实体化。当最后一丝蓝光消失时,七位物理学家同时跌落在椅子上,茫然地睁开眼睛。
张量却瘫软在轮椅上,嘴角带着微笑:"导师...我终于..."他的手无力垂下,心跳监测器发出刺耳的长鸣。
事后调查发现,张量确实掌握了李博士被谋杀的证据。涉案的两位学者被捕,李博士的名誉得到平反。七位物理学家虽无生命危险,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量子态残留效应——偶尔会"闪烁"几秒钟,仿佛要从这个世界消失。
结案报告会上,局长翻阅着张量的笔记:"一个天才物理学家,本可以改变世界..."
"却被仇恨和执念吞噬,"朱志鑫总结道,"他用毕生所学复仇,最终选择与导师相同的结局。"
张泽禹调出李博士和张量的合影:"他们本该有伟大的发现..."
"每起案件都在拷问科学伦理的边界,"苏新皓沉声道,"作为执法者,我们不仅要惩治犯罪,还要守护真理不被扭曲。"
左航看着证物室里那个被封印的装置:"科技可以连接世界,也可以撕裂人性..."
"取决于使用者的心,"陈天润轻声道,"这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警示。"
张极将张量的尸检报告归档,在死因一栏郑重写下:"肺癌晚期合并心脏衰竭;备注:死者为李博士案真相揭露人。"
夜深了,六人站在警局天台,望着满天繁星。无数可能性在量子泡沫中诞生又湮灭,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真理的渴望。
"结案了?"左航问道。
苏新皓摇头:"宇宙的奥秘永无止境,我们的守护也不会结束。"
在物理研究所的草坪上,新竖立的纪念碑静静矗立:「纪念李博士——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月光下,碑文似乎偶尔会闪烁一下,就像量子态的微光,诉说着一个关于执着与代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