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演唱會的第二站——北京站,在熱烈討論與多方創意激盪下,主題終於被定下:
「古都,歷史之舞」——以北京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古蹟為靈感,打造一場融合現代與傳統的藝術饗宴。
這一次,不是只要燃燒熱血就夠了。
不是誰跳得快、唱得高,就能站穩舞台。
這一次,他們要將千年的文化穿在身上,讓「舞」成為「詩」,讓「聲」成為「史」。
經紀人宣佈主題後,眾人沉默了一會兒。
林然率先舉手:「請問這種主題⋯⋯我們是要跳四書五經嗎?」
任景州沒忍住笑出聲:「那你準備翻騰幾頁書?」
經紀人表示很滿意大家的反應,語重心長說道:「你們要跳出《雍和宮》的莊嚴、《紫禁城》的沉靜、《頤和園》的靈氣,唱出《大運河》的流轉與時間的厚重⋯⋯這場舞台,不是熱血,而是文化與寧靜的融合。」
「所以——」他頓了頓,語氣轉為詭異的溫柔。
「你們明天開始,去圖書館讀書吧。」
眾人:「???」
次日,北京市圖書館
七人排排坐在閱讀區,一人一本書,面面相覷。
楚祈空:翻到第十頁就睡著。
任景州:坐姿端正,像回到學生會開會。
寧之秋:翻書翻得優雅,但讀得一臉痛苦。
喬森羽:假裝認真,實則在看頁碼倒數自己什麼時候能出去吃點心。
林然眼神放空,結果十秒後舉手問:「請問,這本《論語》有漫畫版嗎?」
全場爆笑——只有兩個人例外。
安語辭筆記寫得密密麻麻,儼然像大學教授在做文化梳理;林然也意外地聚精會神,一邊翻閱《中國古建築藝術史》,一邊自言自語地記下舞蹈靈感。
「⋯⋯你不是剛才說想看漫畫?」楚祈空悄聲問。
林然擺擺手,眼裡認真閃光:「我是說給你們聽的啦,我可是學舞的時候把唐代仕女圖舞步拆解來研究過的人。」
寧之秋一臉震驚:「真的假的?」
喬森羽湊過來看林然的筆記:「你這是舞蹈設計圖啊⋯⋯你什麼時候變這麼⋯⋯用功?」
林然咧嘴一笑:「因為我不想輸。」
而此時的安語辭,則已經進入沉浸式學習狀態。
他翻閱《中國樂器史》,一邊記錄古琴、編鐘、簫笛的使用方式與情感傳遞,還畫下了一個音樂會舞台示意圖。
「安語辭⋯⋯你以前念什麼學校啊?」任景州終於忍不住問。
「我高中是數理資優生,大學雙主修資工和文史類的。」安語辭溫柔一笑,「妹妹病後,我才轉往音樂相關。」
全場沉默。
原來傳說中的斯文敗類,是真的學霸啊。
「這樣的設定也太犯規了吧。」喬森羽悄悄吐槽。
春時雨斜眼看了一圈,表情雲淡風輕,卻暗自嘆了口氣。
這些人,真的在以不同方式,一步步靠近屬於他們的舞台。
當夜,在圖書館回程的車上,七人各自翻著資料、回味著書中內容。
有人說:「我想在舞台上再現天壇建築的圓形與回音。」
也有人說:「我的段落用的是《長恨歌》的意象,搭配《胡旋舞》的元素。」
每個人眼神裡都閃爍著學到新知的光芒,也更靠近了這一次的核心——
用舞與聲,訴說歷史的重量,與屬於他們自己的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