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爱新觉罗:守护者
本书标签: 轻小说  爱新觉罗  猎奇 

第七章

爱新觉罗:守护者

印第安纳的冬天比想象中更冷。金文翰哈着白气,站在语言人类学系的红砖楼前,看着那兰蹲在地上研究一块被积雪半掩的石头。她戴着手工编织的满族耳罩,鼻尖冻得通红,却专注地用手机拍摄石头上模糊的刻痕。

"这可能是肖尼族的狩猎标记,"她抬头时眼睛发亮,"和我们在长白山发现的满族猎号符号很像!"

金文翰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半小时后要交的研究计划。来美国三个月,他们的满语APP改造计划进展缓慢——乌拉熙春教授介绍的导师莫里斯更关心理论建构而非实际应用。

"我们该进去了,"他看了看表,"莫里斯教授最讨厌迟到。"

那兰拍拍膝盖上的雪站起来,突然用满语说:"你最近总是看时间,像被上了发条的钟。"

金文翰愣了一下。这是那兰第一次用母语表达不满。没等他回答,她已经推开玻璃门走进了大楼。

莫里斯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世界各地的手工艺品。非洲面具、澳洲回旋镖、西藏唐卡...金文翰总觉得这些被标签钉住的"文化标本"像博物馆的展品,失去了生命。

"金,你的研究计划还是太感性了。"莫里斯翻看着他们的方案,灰眉毛拧在一起,"数字人文需要量化分析,不是讲温情故事。"

那兰突然站起来,从包里取出一个绣满云纹的布袋:"教授,这是我们满族的'法都'——装针线的口袋。每个图案都有含义,记录着家族历史。您认为这应该怎么'量化'?"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莫里斯接过布袋,突然笑了:"有意思!为什么不从这个角度切入?将视觉符号转化为可编码的语言数据..."

走出办公室,金文翰长舒一口气:"太好了,他总算认可我们的方向了。"

那兰却盯着走廊墙上肖尼族文化的海报:"文翰,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原住民文化和我们有很多..."

"那兰!"一个金发女生从实验室跑出来,"语音样本处理好了!"这是他们的同学艾米丽,负责帮APP做声音频谱分析。

金文翰看着那兰被拉进实验室,自己转身去了图书馆。自从来到美国,他们总是这样分头行动——那兰沉浸在技术实验中,而他埋首理论书籍。有时深夜回到合租公寓,两人累得只剩力气说一句"明天见"。

图书馆暖气很足,金文翰昏昏欲睡。恍惚间,他翻开一本《北美原住民语言比较研究》,目光落在"渔猎词汇"章节上。一个奇怪的发现让他瞬间清醒——肖尼语中"冰下捕鱼"的说法与满语的发音几乎相同!

他疯狂地翻动书页,发现两种语言在狩猎、采集、家族称谓等方面有数十个相似词汇。时钟指向凌晨两点,金文翰抱着复印的资料冲回公寓,却发现那兰还没回来。

实验室的灯依然亮着。透过玻璃窗,金文翰看到那兰和艾米丽头挨着头盯着电脑屏幕,那兰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满文符号正转化为一串串代码。

"我们做到了!"那兰突然欢呼起来,转身看到窗外的金文翰,兴奋地招手让他进去,"文字识别系统成功了!"

屏幕上,满文单词"阿林"(山)被扫描后,自动匹配出对应的图片、发音和英文释义。艾米丽激动地解释:"那兰想到用传统图案的几何特征作为识别参数..."

金文翰想说他的发现,但看着那兰发亮的眼睛,只是举起大拇指:"太棒了!"

雪又开始下了。回公寓的路上,那兰蹦蹦跳跳地踩着积雪,哼着满语的摇篮曲。金文翰默默跟在她身后,突然感到一种奇怪的疏离感——他们明明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却像两条平行线。

"文翰,"那兰突然转身,"莫里斯说下个月有跨文化研讨会,让我们提交论文。我想写满族图案的数字化编码..."

"我发现肖尼语和满语的关联性了。"金文翰终于忍不住打断她。

那兰睁大眼睛:"真的?什么样的?"

他们在公寓厨房里边煮泡面边讨论到天亮。窗外的雪停了,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画出金色的条纹。这是来美国后,他们第一次如此畅快地交谈。

"应该去拜访当地的肖尼族保留地!"那兰眼睛发亮,"如果语言相似,可能习俗也..."

上一章 第六章 爱新觉罗:守护者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