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街区的五金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冷清。江临压低棒球帽檐,将选好的物品放在柜台上:钢丝钳、强光手电筒、便携式煤气喷枪,还有一盒长钉。
店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眯着眼睛打量他:"装修?"
"差不多。"江临递过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他从安全屋应急包里找到的全部现金。
老人没有多问,慢吞吞地装袋。江临的目光扫过柜台后的电视,本地新闻正在播放警方通报:"...连环杀手'收藏家'案件取得重大进展,警方呼吁市民提供可疑人员线索..."
画面切换到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江临的胃部紧缩——那是他和陆沉在疗养院外的影像,虽然看不清面容,但身形特征足够明显。
"最近不太平啊。"老人顺着他的视线嘟囔道,"听说那疯子专抓同性恋。"
江临的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衬衫第三颗纽扣:"警方可能搞错了方向。"
"嗯?"
"没什么。"江临抓起袋子快步离开,门铃在他身后清脆作响。
阳光刺眼。江临戴上墨镜,穿过几个小巷,确保没人跟踪后,拐进一家24小时网咖。角落的终端机前,他快速搜索着圣心疗养院的建筑平面图——特别是钟楼部分。
搜索结果寥寥无几。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钟楼在疗养院多次扩建中几乎被遗忘,现存资料只有几张外观照片。江临换了个搜索词:"钟楼 频率 426Hz"。
一条不起眼的论坛帖子跳出来:"老式钟楼的声学特性——以圣心疗养院为例"。发帖人ID是"V13_forever"。
江临的呼吸停滞了一秒。点开帖子,内容看似是枯燥的声学研究,但夹杂着奇怪的数字序列:7-15-23-5-18...字母对应表转换后是"G-W-E-R"——毫无意义。除非...
"日期。"江临低声自语。7月15日,那张童年照片上的日期,也是疗养院火灾的日子。
帖子最下方有一行小字:"真正的钟声不在耳朵里,而在两颗心之间。——V"
江临迅速记下所有信息,清空浏览记录后离开网咖。城市开始苏醒,人流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掩护。他一边走一边整理思路:陆沉显然在网络上留下了线索,而关键与那个日期和钟楼有关。
但首先,他需要确认一件事——自己的血液特性。
大学实验室太危险,警方肯定在监控。江临转而走向城东的一家私人诊所——他大学同学林昕工作的地方。风险很大,但别无选择。
诊所刚开门,林昕正在前台整理病历。看到江临,她惊讶地瞪大眼睛:"老天!警方在找你!全校都传遍了你和那个法医的事!"
"我需要帮忙。"江临直接说道,"不是关于案件的。是...血液检测。"
林昕警惕地环顾四周,然后拉着他进入里间治疗室:"你惹上什么麻烦了?"
"说来话长。"江临拿出准备好的说辞,"我可能接触了某种稀有真菌感染。需要确认血液中的孢子活性。"
"你应该去医院。"
"不能去。"江临解开袖口,露出前臂的蓝色纹路,"这事关生死。不只我的。"
林昕倒吸一口冷气,专业本能立刻战胜了疑虑。她戴上手套,取出一套采血设备:"这看起来像某种系统性真菌感染...我从没见过这种临床表现。"
针头刺入静脉,暗红色的血液流入试管。在日光灯下,确实能看到极其细微的蓝色荧光颗粒。
"天啊..."林昕将试管对着光,"这些微生物似乎与红细胞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
她将血样放入离心机,同时准备显微镜玻片。趁这个空档,江临问道:"你对声波治疗有了解吗?特定频率对微生物的影响?"
"当然。"林昕调整着显微镜,"不同频率的声波可以促进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医院里常用超声波破坏肾结石。"她抬头,"你问这个干嘛?"
"假设有一种真菌,能被426Hz频率抑制..."
离心机停止运转。林昕取出分离后的血样,制作玻片。当她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时,表情从好奇变成了震惊:"这不可能..."
"什么?"
"这些...不管它们是什么...正在形成规则的几何网络。"林昕让开位置,"你自己看。"
江临凑近目镜。放大400倍的视野中,他的血液细胞被一种蓝色丝状物连接,形成完美的六边形网状结构——就像陆沉描述的那样。更惊人的是,当林昕不小心碰到玻片时,那些菌丝似乎有意识地收缩了一下。
"它们像是有...初级智能。"林昕声音发颤,"这到底是什么?"
江临没有回答。他的注意力被另一个现象吸引——当林昕的手机闹钟响起时(恰好是单调的滴滴声),玻片上的菌丝网络突然短暂发光,然后重新排列成更紧密的结构。
"频率..."江临喃喃自语,"它们对声音有反应。"
他迅速抽回手臂,用酒精棉压住针眼:"林昕,听着。忘记今天的事。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从没来过。"
"但你需要治疗!这种感染—"
"不是感染。"江临苦笑,"更像是...基因改造。"
林昕的脸色变得苍白。江临趁她还没反应过来,迅速离开了治疗室。出门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谢谢。还有...保重。"
正午的阳光灼热刺眼。江临站在路边,感受着手臂针眼的轻微疼痛和脑中那种奇异的"链接感"。通过它,他能模糊感知到陆沉还活着,但状态越来越弱——就像信号不良的收音机,时断时续。
他必须行动了。现在。
————
圣心疗养院在黄昏中像一头沉睡的巨兽。江临躲在围墙外的树丛里,观察着主楼的动静。与上次不同,现在整个区域都有保安巡逻,特别是通往地下实验室的入口。
但钟楼——那座被遗忘的砖石结构建筑,爬满常春藤的老旧钟楼——似乎无人看守。根据平面图,钟楼与主楼通过一条封闭走廊相连,理论上可以避开地面巡逻。
江临等到保安交接班的空档,迅速翻越围墙。他的背包里装着五金店买的工具和从诊所"借"来的几支注射器。衬衫口袋里,那小瓶自己的血液温暖得像活物。
常春藤提供了完美的攀爬路径。江临小心避开可能发出声响的枯枝,沿着藤蔓爬上钟楼二层的一扇彩窗。玻璃早已破碎,只剩下铅制窗框。他钻进去,落在积满灰尘的木地板上。
钟楼内部比想象的宽敞。螺旋楼梯通往上方钟室和下方的连接走廊。月光透过彩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诡异的彩色图案。江临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壁——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数字,像是某种密码。
7-15-23-5-18...那个数字序列刻在最为显眼的位置。江临回忆着陆沉帖子中的暗示,突然灵光一现:如果数字代表字母表,那么7=G,15=O,23=W,5=E,18=R..."GOWER"——不是无意义的字母组合,而是人名!
他快速搜索记忆。Gower...戈维尔博士?父亲的老同事,声学专家,曾参与早期实验。江临小时候见过他几次,一个总是哼着走调歌曲的老人。
手电光束停在另一组刻痕上:一段乐谱,只有几个小节。江临不懂音乐,但能认出音符下方的标注:"426Hz - G小调"。
这就是关键!钟楼的钟声能产生特定频率的声波,而通过某种方式调整,可以精确输出426Hz。但如何启动?钟楼的机械装置显然已经年久失修。
江临爬上螺旋楼梯,来到钟室。巨大的铜钟悬挂在中央,表面覆盖着铜绿。控制机械位于一侧的面板上,齿轮和杠杆错综复杂。他小心检查每个部件,寻找可能的改装痕迹。
在控制面板背面,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电子设备——明显是现代加装的,由几根细线连接到主机械上。设备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当记忆成为负担,音乐就是解药。——V"
陆沉的手笔。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切。
江临研究着这个装置。一个简单的定时器,但需要密码启动。他尝试了7-15-23-5-18,没有反应。又试了他们的实验编号V-13和J-7,依然无效。
"当记忆成为负担..."江临喃喃重复标签上的话。突然,他想起了录音笔中陆沉的话:"我们不只是实验品...我们反抗过..."
他输入了火灾日期:07-15-23。
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指示灯变绿。计时器开始倒计时:5:00...4:59...4:58...
成功了!但五分钟太短了,他还没找到通往地下实验室的路。江临快速按下取消键,重新设置倒计时为60分钟。足够他找到陆沉并返回。
就在他准备离开钟室时,地板上的一个暗门引起了他的注意。拉开后,露出一段向下的狭窄楼梯——不是通往主楼,而是直接向下,深入地基。
直觉告诉他这很重要。江临小心地钻进去,楼梯陡峭得几乎垂直。底部是一个圆形石室,中央放着一个玻璃培养舱,里面漂浮着——
江临的血液凝固了。那是一颗人类心脏,浸泡在蓝色液体中,表面覆盖着密集的菌丝网络。更可怕的是,它仍在跳动,以一种缓慢但规律的节奏。
培养舱旁边的控制台上贴着一个标签:"核心样本 J-0 原始菌株。极端危险。"
这就是陆沉说的"核心"?原始菌株就来自这个...这颗心脏?而J-0...是他自己?
江临的胃部翻腾。他凑近观察,发现培养舱底部连接着数十条细管,延伸进地板和墙壁——就像某种中央分配系统,将菌株输送到整个疗养院的各个实验室。
销毁这个,就能终结一切。但如何做到?培养舱看起来极其坚固,而且可能连接着警报系统。
控制台上有几个按钮,标注着晦涩的代码。江临不敢贸然触碰,转而检查周围。墙上挂着几份发黄的文件,其中一份引起了他的注意:
"蓝玫瑰项目 阶段报告:测试体J-0(特殊批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菌株兼容性,但伴随严重情绪波动。建议引入调节体V-13进行情绪稳定。注意:J-0原始菌株已从心脏组织提取,需定期补充J-0血清维持活性。"
江临的手开始颤抖。所以他不只是第一个实验体,还是...原始菌株的来源?而陆沉,V-13,是被特意引入来"稳定"他的?
这个认知像刀一样刺入他的胸口。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被设计的,被计算的,被监控的...
一阵尖锐的疼痛突然从太阳穴炸开。链接另一端传来强烈的信号——陆沉处于极度痛苦中,而且...很近。就在地下实验室。
江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拍下核心样本的照片,然后返回钟室。倒计时显示还有47分钟。足够他找到陆沉并返回,然后...然后决定如何处理这个可怕的核心。
连接走廊昏暗潮湿。江临贴着墙壁前进,避开监控摄像头。根据记忆中的平面图,真菌培养中心应该在下层东翼。但首先,他需要通过一个检查点——那里站着两个保安。
江临从背包取出钢丝钳和长钉。他需要一个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想起林昕诊所里菌丝对声音的反应,他有了主意。
将手机调至最大音量,江临播放了一段426Hz的测试音,然后将手机滑到走廊另一端。单调的声波在密闭空间里回荡,立刻产生了效果。
两个保安警觉地转身,同时,他们身上的对讲机突然爆发出刺耳的杂音。更惊人的是,墙壁上的应急灯开始闪烁,某些隐藏的管道中传来液体急速流动的声音。
"什么鬼—"一个保安刚开口,就被江临从背后用钢丝钳击中了后颈。另一个转身想拔枪,却被飞来的长钉刺穿手掌,惨叫出声。
江临没给他反击的机会,一个扫腿放倒对方,再用注射器扎进颈部——里面装的是高浓度镇静剂,同样"借"自林昕的诊所。
两具昏迷的身体被拖到角落。江临取下他们的门禁卡,继续前进。走廊尽头的电梯需要指纹识别,但通风管道提供了另一条路径。
金属管道狭窄冰冷。江临匍匐前进,汗水浸透了后背。通过链接,他能感觉到陆沉越来越近,那种"拉扯感"几乎变成了实质的疼痛。
通风口下方就是真菌培养中心。江临小心移开格栅,窥视室内景象——
陆沉被束缚在中央的椅子上,全身连接着各种监测设备。比上次"看到"的更糟:他的左半身几乎完全被蓝色菌丝覆盖,像一层半透明的第二皮肤。陈教授站在一旁,正在调整某种输液装置。
"最后一次机会,V。"陈教授的电子音充满耐心,"告诉我你藏起的频率发生器在哪里,我就减轻你的痛苦。"
陆沉抬起头,黑蓝交织的眼睛里闪烁着倔强的光:"已经...告诉过你...毁了..."
"说谎。"陈教授按下控制台上的一个按钮,陆沉的身体立刻弓起,无声的尖叫扭曲了他的面容,"菌株链接告诉我你在隐瞒什么。"
江临的心脏狂跳。他必须行动,但正面冲突毫无胜算。然后他想起那个链接——如果它能传递痛苦,也许也能传递信息?
闭上眼睛,江临集中全部注意力想着:"陆沉,我在通风口。坚持住,我来了。"
没有明显反应。江临再次尝试,这次加入了记忆画面:他们在屋顶分享的巧克力,在实验室里的秘密对话,在安全屋里那个未完成的承诺...
陆沉的头突然微微转向通风口方向,几乎不可察觉地点头。
成功了!链接是双向的!
陈教授背对着通风口,正在准备另一支注射剂。江临看准时机,从管道中无声滑下,落地后立刻滚到一台设备后面。
房间很大,充满了各种培养舱和实验设备。江临借着掩护向中央移动,距离陆沉还有约十米。陈教授突然转身,似乎察觉了什么,但就在这时,陆沉剧烈咳起来,吸引了注意力。
"别装了。"陈教授不耐烦地说,"这次注射后,链接会强制你交代一切。"
他举起注射器,里面是荧光的蓝色液体。江临认出那是高度浓缩的菌株提取物——足够剂量可能会永久改变陆沉的意识。
不能再等了。江临从背包取出煤气喷枪,点燃后对准最近的培养舱。高温火焰瞬间熔化了玻璃,里面的蓝色液体喷涌而出,接触到空气后立刻燃烧起来,发出诡异的蓝绿色火焰。
警报声刺破空气。陈教授猛地转身,面罩后的蓝眼睛锁定江临:"测试体J!我早该知道..."
江临没有废话,将喷枪转向陈教授。后者敏捷地闪避,同时按下墙上的某个紧急按钮。所有出口立刻被密封,通风系统开始抽出空气。
"欢迎加入最终测试。"陈教授的声音充满愉悦,"正好观察双向融合过程。"
陆沉挣扎着抬起头:"江临...走!这是个...陷阱..."
"太晚了。"陈教授走向控制台,"现在整个区域被封锁,氧气将在三分钟内耗尽。足够我们完成最后步骤。"
江临冲向陆沉,用钢丝钳剪断束缚带。陆沉的身体冰冷得不似人类,蓝色菌丝在接触时轻微蠕动,像是认识江临一样。
"频率发生器...在钟楼..."江临快速说道,"倒计时...35分钟..."
陆沉的黑眼睛亮了起来:"核心...?"
"找到了。但需要你的血...和我的...一起销毁它..."
陈教授突然大笑起来:"天真!你以为那么简单?"他举起一个遥控器,"原始菌株已经复制到十二个备用地点。销毁一个有什么用?"
"但没有了核心...复制品会逐渐退化..."陆沉艰难地站起来,靠着江临的肩膀,"就像...没有心脏的身体..."
氧气越来越稀薄。江临感到头晕目眩,但更担心陆沉的状态——那些菌丝似乎在缺氧环境下更加活跃,加速覆盖他的皮肤。
"有一个方法。"陆沉突然凑近江临耳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们的血...混合后注入核心...会引发连锁反应...摧毁所有菌株..."
"但那样你..."江临突然明白了,惊恐地瞪大眼睛,"你体内的菌株也会..."
陆沉苦笑:"早就该死的...活了三年的...额外时间..."
陈教授察觉到了他们的交流,愤怒地按下遥控器上的另一个按钮。整个房间突然充满426Hz的刺耳声波。陆沉立刻跪倒在地,全身菌丝疯狂扭动;江临也感到一阵剧痛,仿佛有人用冰锥刺入太阳穴。
"够了!"陈教授咆哮,"我要亲眼看着你们融合!"
他拿起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了江临和陆沉的血液——强行从他们手臂上抽取,不顾挣扎。然后将两管血液混合,注入一个中央装置。
"不!"陆沉用尽最后的力气扑向控制台,但太迟了。混合的血液开始沿着管道系统输送,目的地显然是...核心样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