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轮回言生
本书标签: 轻小说  人生  人生感悟   

轮回言生

雨谛

雨落下来了

起初只是试探性的几点,在窗棂上敲出怯生生的声响。继而便放开了手脚,将整座城市笼罩在它细密的罗网之中。雨脚踩过梧桐叶的沙沙声,雨水汇入阴沟的汩汩声,雨滴撞击伞面的笃笃声,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竟比晴日里的市声更为真切。

我坐在书斋里,听雨。

书斋的窗是旧式的木格窗,雨丝穿过窗棂的缝隙,在青砖地上洇出深色的斑点。这些斑点渐渐扩大,连成一片,又渐渐干涸,周而复始。我想,人心的伤痕大约也是如此,看似愈合了,待到雨季来临,又会隐隐作痛。

雨是什么?是天公垂泪,还是云霓化血?是银河决堤,还是鲛人泣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不知为雨写下多少锦绣文章。然而雨只是雨,是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自然现象。人们赋予它的种种诗情画意,不过是自作多情的附会罢了。就像我们总爱给平淡的人生强加意义,其实活着就是活着,哪来那么多微言大义?

记得少时读《庄子》,有"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之句。今日观雨,忽然了悟:天公垂涎,其名为雨。这念头固然粗鄙,却比那些风花雪月的比喻更近本质。世人常将自然现象人格化,不过是为了安抚内心对无常的恐惧。给雨取名,为风作赋,都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可笑尝试。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了。雨水在瓦垄间汇成小溪,从屋檐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帘。这水帘将我与外界隔开,却又通过声音将外界的讯息传递进来。一辆汽车驶过积水的声音,远处商铺匆忙收摊的响动,还有不知谁家孩子被雨困在学校的啼哭。这些声音穿过雨幕,变得模糊而遥远,就像记忆中那些褪色的往事。

雨中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样貌。坚硬的钢筋水泥被雨水软化,冷峻的玻璃幕墙被水汽模糊,就连最丑陋的建筑,在雨中也显得柔和了几分。这让我想起某些人的面孔,只有在泪水冲刷下才会显露真容。可见雨与泪确有相通之处,都能洗去伪装,展现本真。

天色渐暗,雨势不减。路灯次第亮起,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这些光影相互纠缠,时而分离,时而重合,恰似人世间的因缘际会。有哲人说,人生如露亦如电。我倒觉得,人生更如这雨中的光影,看似实在,触之即空;以为转瞬即逝,却又在别处重生。

雨夜最宜读书。我翻开一本旧诗集,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的批注。那些意气风发的眉批,如今看来不免幼稚可笑。人总是这样,在每一个阶段都以为掌握了真理,待到时过境迁,才发现不过是管中窥豹。就像此刻窗外的雨,落在屋顶上是音乐,落在泥地里是浊流,谁又能说清它的本来面目?

雨声渐疏,偶有滴水从屋檐坠落,在窗下的石阶上敲出空灵的声响。这声响让我想起古寺的暮鼓,一样的寂寥,一样的警醒。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一滴雨水中,又何尝不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奥秘?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终日营营役役,哪有闲情去参悟一滴雨的禅机。

夜深了。雨还在下,但已变得温柔。我推开窗,让湿润的空气涌入书房。混合着泥土芬芳的雨气,比最名贵的香料更令人心旷神怡。忽然明白,古人所谓"听雨"的雅趣,不在雨本身,而在于听雨时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当我们放下执念,与自然合而为一时,一滴雨便是一个世界,一阵风便是一部史诗。

雨终究会停。明天的太阳会将地上的积水蒸发,这些水汽又将升腾为云,在适当的时候再次化为雨水降落。这是亘古不变的水循环,也是生命的隐喻。我们的喜怒哀乐,得失荣辱,不过是天地间的一次次循环往复。看透了这一点,便不会为眼前的得失而悲喜,就像大海不会为某一朵浪花的消逝而悲伤。

雨停了。月亮从云缝中露出半边脸,将清冷的光辉洒在雨后的街道上。积水中倒映着零星的灯光,像是散落的星辰。这景象美得令人心碎,因为知道它转瞬即逝。世间所有美好大抵如此,正因为不能长久,才显得珍贵。

我关上窗,雨声却仍在耳畔回响。这声音将伴随我入梦,在梦中,或许我会化作一滴雨,从九天之上坠落,在接触大地的那一刻,终于领悟生命的真谛。

上一章 茶 轮回言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