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寂无声,孤灯照独坐。
往事纷如潮,思潮涌似簸。
得失若云烟,是非皆琐琐。
豁然心自明,一轮明月堕。
作者:永闯
译文
漫长的夜晚寂静无声,一盏孤灯照着独自静坐的人。
往事像潮水般纷纷涌来,思绪像被簸箕颠簸一样起伏不定。
得失如同过眼云烟,是非都是些细小琐碎的事。
忽然间内心变得澄澈明朗,一轮明月悄然坠入(心间)。
赏析
这首《夜思》以“夜”为背景,借深夜独坐的思绪流转,写尽对往事的回望与对人生的顿悟,字淡意深,余味悠长。
- 前四句:以景起兴,铺展思绪之繁
“长夜寂无声,孤灯照独坐”,开篇用“长夜”“孤灯”“独坐”勾勒出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场景,“寂无声”反衬出内心的不平静,为“思”铺垫氛围。“往事纷如潮,思潮涌似簸”,以“潮”喻往事之多、之猛,以“簸”(颠簸)写思绪之乱、之烈,将无形的回忆与心绪化为具象的动态画面,生动再现了深夜独处时,过往种种涌上心头的状态。
- 后四句:由繁入简,抵达顿悟之境
“得失若云烟,是非皆琐琐”是思绪沉淀后的觉醒:曾经纠结的“得失”,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云烟;曾斤斤计较的“是非”,终究是微不足道的琐事。这种对过往的释然,为结尾的“豁然”埋下伏笔。“豁然心自明,一轮明月堕”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豁然”写出茅塞顿开的瞬间,而“明月堕”既是眼前可能出现的夜景(深夜月亮西沉),更象征着澄澈的智慧坠入心间,照亮了此前的迷茫。此时的“明月”,已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是内心通透、尘埃落定的隐喻。
全诗以“夜思”为线索,从“独坐生思”到“思绪翻腾”,再到“释然顿悟”,情感层层递进,将人生中对过往的纠结与最终的通透,浓缩在静谧的夜色与灵动的意象中,传递出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淡然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