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不复还,青丝悄改鬓先斑。
春归岁岁花重绽,我叹芳华去不还。
若得东风怜旧意,吹回年少逐云山。
莫教镜里容颜老,空对流年泪暗潸。
作者:永闯
《叹逝》赏析
这首《叹逝》以“岁月易逝、青春难返”为核心,通篇质朴直白却情真意切,将世人对时光的怅惘与对年少的追怀,凝于七句短诗中,读来如闻心声,极易引发共鸣。
首联“岁月如流不复还,青丝悄改鬓先斑”,开篇便以“岁月如流”的经典喻象破题,将抽象时光化为具象的“流水”,既点明“逝”之核心,又自带不可逆的宿命感;紧随“青丝改、鬓先斑”,以头发颜色的变化为镜,将“岁月催人老”的无形之力,落于“鬓角斑白”的有形之态,直白戳中人心,为全诗奠定感伤基调。
颔联“春归岁岁花重绽,我叹芳华去不还”,巧妙运用“对比”深化遗憾——自然界中,春天年年归来、花儿岁岁重开,是循环往复的生机;而人间的“芳华”(青春),却一旦逝去便永不回头。一“复”一“不还”,以自然的“可重来”反衬人生的“单向性”,让“叹”的情绪有了具体参照,不再是空泛的感伤。
颈联“若得东风怜旧意,吹回年少逐云山”,笔锋一转,从“叹”转向“盼”。“东风”既呼应前文“春归”,又被赋予温柔的共情力;“逐云山”三字更是神来之笔,将年少时的自在、疏狂与理想,凝于“追逐云山”的鲜活画面中,让“盼再少年”的愿望不再单薄,而是承载着对自由时光的深切眷恋,为全诗添了几分浪漫的痴念。
尾联“莫教镜里容颜老,空对流年泪暗潸”,又从“盼”拉回“叹”,以“镜中容颜”的实写收尾,与首联“鬓先斑”形成呼应,章法闭环;“空对流年、泪暗潸”则将前文的怅惘、期盼,落于无声落泪的细节,“空”字道尽无力感,“暗”字藏尽隐忍,让全诗的情感归于深沉,余味悠长。
整首诗无华丽辞藻,却以“实”动人——写岁月用“鬓斑”,写遗憾用“花与芳华”,写期盼用“逐云山”,写怅惘用“暗潸泪”,句句皆从生活体感出发,让每个历经时光的人,都能在诗中看见自己对青春的念想,恰是“语浅而情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