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这一下要命了,林茉初右手好像完全无法发力。”
空荡的球馆,解说员的声音格外清晰。
“已经紧急处置,看到打上绷带,林茉初还在尝试转动手腕,似乎不太好。”
“很痛苦啊,真的有点难受。小姑娘刚刚要打出成绩,这场比赛专业人士很多都会关注。”
“黄金右手啊,如果出问题对职业生涯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当时自己在想什么呢?
那这画面一遍遍复现,只是一场全国赛,如果拿下冠军,她会更有资格拿下国际赛场的入场券。
可结果并不如人意。
“喂!小姑娘,要锁门了,快出去了!”
清洁工看到场地里的光才发现还有人,要是把人关进里面,少不了被领导批评。
乒乓球馆来的人不多,有些小孩子训练,也都走的早。
这姑娘才来一周,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她不是藏族人,小脸白白净净的,并不像是搞体育的。
可这几天看她在球馆,训练起来比别人都疯。
明天林茉初就要见到王楚钦,主席一周前征召她过来,给王楚钦做三个月陪练。
林茉初拒绝过,王楚钦的实力她很清楚,但刘主席一句话便让她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难道你不想知道你左手现在什么样?要打我们就打最好的。”
受伤后,不少人劝过林茉初退役,16岁的她还是孩子,除了乒乓球仍旧有许多可能。
家里人也说不必吃这些苦,可林茉初偏不,她固执的选择风险高手术治疗,只为了搏一个可能。
刚刚拆线就开始尝试右手发力,一度被锁在家里不准出门。
最后还是刘国梁的一通电话改变林茉初的固执,“乒乓球除了技术还有战术,多看看比赛吧,你会有更多收获的,别浪费一次成功的手术。”
刘国梁亲自给林茉初设计训练计划,她严格执行,其他时间全都用来看比赛。
时间一晃两年过去,国内的国外的,所有男女选手的技术特点全都在她的脑海里。
一个月前,林茉初和刘主席申请了复出计划,刘主席当时说还不是时候,后来就让她到拉萨的球馆,做王楚钦的陪练。
所以这几天,林茉初重新复看王楚钦的所有比赛,确实很厉害。
最后一场他的摔拍之战,明显心态发生了变化,导致技术动作的变形。
林茉初收拾好东西离开球馆,今晚养精蓄锐,做刺头的陪练,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第二天,林茉初早早到球馆等待王楚钦的到来。
“你好,请问这里是乒乓球训练么?”身后传来清冽的声音,还带着一丝稚气。
王楚钦看场馆里只有一个女生在练接球,右手腕部的打着绷带,是受过伤的运动员。
林茉初转身,被汗水打湿的碎发贴在白皙的脸庞,眉眼还带着接球的凌厉。
刚发过来的球,以完美的弧线擦板而出。
好棒的落点。
“你好,我是你这三个月的陪练,我叫林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