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记”在流量风暴中逐渐稳住阵脚,外有安保铁壁隔绝喧嚣,内有预约疏导和VIP静域稳住核心客群,如同一艘在惊涛中调整航向的巨轮。然而,真正的暗礁,并非汹涌的流量,而是来自苏家那淬毒的嫉恨。
苏家别墅的书房内,气氛压抑。苏父苏振邦脸色铁青,听着手下汇报“岁时记”开业以来的盛况和圈层口碑,尤其是时晚在首日当众羞辱苏薇薇、挫败其踢馆的消息,如同一根根钢针刺在他引以为傲的“苏家脸面”上。苏薇薇则哭红了眼,妆容斑驳,声音尖利:“爸!你看那个贱人!她凭什么?!她就是个冒牌货!现在踩在我们头上耀武扬威!你要替我报仇!毁了她的破店!”
“够了!”苏振邦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燃烧着怒火与算计,“哭哭啼啼有什么用!她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孤女了!这个岁时记……她的根基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硬碰硬不明智。我们要用商场的规则,让她摔得无声无息,体无完肤!
“岁时记”的爆火和独特定位,引来了拙劣的模仿者。短短一周内,距离天璟苑几公里外的一个高端商圈,一家名为“**岁华记**”的中式点心店仓促开业。装潢风格刻意模仿“岁时记”的简约新中式,但用料粗糙、细节廉价。产品更是赤裸裸的山寨:“空谷幽兰”(仿空山新雨)、“踏雪寻香”(仿踏雪寻梅),价格却只有正品的一半。
更阴险的是,网络上突然涌现大量“测评”和“爆料”:
某自称“资深美食博主”发布长文,图文并茂地“揭露”“岁时记”点心使用劣质原料、价格虚高、服务傲慢,并暗示其成功全靠炒作和资本包装。
几个粉丝量不小的本地生活号,开始集中推送“岁华记”的探店视频,标题耸动:“平替‘岁时记’!超高性价比的国风点心!”、“被网红店坑了?不如试试这家良心店!”
在“岁时记”官方账号和热门探店视频下,突然涌入大量水军账号,复制粘贴差评:“难吃死了,不如街边小店”、“服务态度极差,预约形同虚设”、“就是骗有钱人傻钱多的”。
虽然这些攻击在“岁时记”高品质的产品、严格的规则和核心客群的信任面前显得拙劣,但确实混淆了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视听,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也分流了部分对价格敏感、不明真相的客流。
下午时晚放学后,又开了一个会议,法务团队立刻行动,对‘岁华记’提起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诉讼,申请诉前禁令,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相似名称和装潢。2. 收集所有网络造谣诽谤证据,锁定水军源头和那几个‘博主’的真实身份及收钱证据。准备律师函和起诉材料。3. 官方账号发布一则简短声明:针对近期网络不实信息,本店已委托律师采取法律行动。附上商标注册证书和部分顶级食材的采购溯源证明(隐去关键供应商)。姿态要高,不争论,只亮剑。4. 让杜文轩和沈清秋准备几款限时免费品鉴的新品小点(不在常规菜单),定向推送给近期预约的、有影响力的真实美食评论家和核心VIP,用口碑对冲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