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母,明昭总觉得很陌生,因为自出生时,她便被皇帝带在身边。
皇帝总是告诉她,自己的父亲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自小一起学习,一起习武,就连偷懒耍滑,逃课玩闹,似乎也是形影不离。
在新帝登基,朝政混乱之时,是昭父力挺他,告诉他:
“自世袭制出,秦朝建立之后,太子便是最有资格成为一国之君,为帝位。”
“既然你是,便无需自责,自卑,自悔,自怨。”
于是,当今新帝登位,名正言顺,那些造反势力即使再想猖狂,也必须吞下去。
可朝政纷争,从来不止国家之内。
于外,更是汹涌。
“如今我朝刚刚稳定,边关战事,却又卷土重来了。”
那日,昭父像往常一样,进宫与皇帝探讨棋术,这是二人年少时便一起做的事。
闻此,昭父拿出两枚棋子,放在了棋盘之上。
“阿忠,这是何意?”
“陛下,臣恳请您批准,让臣带领明家将士前往边关。”
“可是你家夫人不是才刚刚...”
“这也是夫人的意思。”
“陛下,臣的夫人,也想为国争光,孩子...还请陛下代为抚养。”
“可,朕并不想你去边关,那里常年风沙,明夫人,会吃不消的。”
“...臣实话实说了吧,陛下。今日,便是夫人让我来的。孩子,也已满半月了,夫人...她的病情又加重了。”
“她不想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更何况是一介女娃,我们怕她受人欺负。而若是陛下抚养,应是无人再敢造次的。”
皇帝不紧不慢地收回自己的黑棋,似乎在斟酌昭父所说的话。
“孩子的名,有取好吗?”
“陛下认为取什么?我们还拿不定主意。”
“朕膝下三女,皆以日字为辈。不如,就取作明昭吧。”
“臣惶恐。”
“你我之间,何谈这些。不过,你真的想好了吗,若是你们回来,孩子不认你们怎么办?”
“认不认我们,都无所谓了。只要她关心百姓,效忠大盛,便足够了。”
况且,此番一去,不知何时再回。他们夫妇二人,已经做好了征战沙场,命丧黄泉的准备。
“你,我,阿婉(昭母),阿清(皇后),我们四人一同长大,如今却是这样一番情景。”
“我们女儿幸福快乐,便够了。”
“那你想你女儿学什么,主文还是主武?”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昭父从衣襟里拿出一把自制的桃木剑,和小拇指一样大,却够明昭抓周时抓满手。
“抓周时,希望陛下准备一个更为贵重的东西。如果抓周时,明昭选了这把桃木剑,那我希望她主武。如果不是,便主文吧。”
“放心,我和阿清会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的。”
后来,昭父昭母带领明家将士奔赴边关,昭母本就疾病缠身,此番前去,也是希望自己葬在外面,不耽误明昭的大好前程。
昭父深知自家夫人心意,没有半句怨言。因为他已经决定,待自己死后,也要和夫人葬在一起。
任何一个孩子,在经历父母双亡后,感情便会阻挠他们前进。
既然他们注定会死,那希望明昭不被他们困扰,去找寻自己的一生。
也不必为他们悲伤。
-·
予晴枝因为今天家里停电,从早上五点停到晚上十点,所以今天一天都没网。
予晴枝本来打算发前面的存稿的,但是接到消息明天也停电(那很好了)
予晴枝所以交待一下明昭的身世,也算为后面的剧情写一点背景。
予晴枝不过这两天,河南又热,又下暴雨,电工老师们也很辛苦。
予晴枝大家体谅体谅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