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惊鸿影凤
本书标签: 古代 

金册赐封

惊鸿影凤

*以电影化的运镜进行改写*

九月十五的桂香裹着细雨漫进将军府,沈宁倚在鎏金湘妃榻上,指尖缠绕着珊瑚珠串,听着廊下侍女们压低的议论声。今日是她及笄的大日子,却比平日更加安静——父亲一早被宣进了宫,母亲坐在妆奁前,攥着翡翠护甲的手微微发颤。

“姑娘,该换吉服了。”锦书捧着明黄织金襦裙跨进门槛,金丝绣的缠枝莲纹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沈宁起身时,绣着并蒂莲的披帛垂落,露出腕间新打的赤金缠丝镯,那是母亲特意寻了西域匠人打造的。

卯时三刻,宫门外传来马蹄声。沈宁跪在正厅青砖上,额头贴着冰凉的地砖,听见珠帘晃动声与太监尖细的嗓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将军沈翊之女沈宁,柔嘉淑顺,夙娴内则,着封韵瑛郡主,赐金册玉印,择吉日行册封大典……”

当鎏金镶玉的册宝落入掌心,沈宁抬头正撞见母亲泛红的眼眶。父亲挺直的脊梁微微弯曲,将御赐的赤金螭纹护甲郑重别在她腰间:“宁儿,从今日起,你便是皇家的郡主了。”

册封大典那日,朱雀大街铺满红毡。沈宁坐在九鸾金步辇上,望着两侧百姓躬身叩拜,耳畔是钟鼓齐鸣。凤冠上的东珠垂在眼前,晃得她想起前日在佛堂,母亲悄悄塞给她的玉佛:“菩萨说你有凤命,可这凤栖高处……”

金銮殿前,她望着龙椅上的先皇,忽然明白父亲为何总在深夜书房翻阅兵书。当册文声穿透云霄,沈宁捧着金册的手渗出薄汗——这看似无上的荣光,终究是将沈家与皇室更深地绑在了一起。

暮色渐浓时,沈宁独自登上将军府角楼。远处宫城灯火初上,像一片漂浮在夜色里的金箔。她摘下凤冠,任由青丝散落,忽听得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大哥沈淮将披风披在她肩头,声音低沉:“阿宁,明日我便要出征漠北,你……”

“大哥放心。”沈宁握紧珊瑚念珠,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我会护好沈家,也会……”她没说完的话被晚风卷走,却在心底凝成锋利的刀刃。佛龛前的檀香青烟袅袅,映着她眼底翻涌的暗潮。

册封大典后的第七日,沈宁在佛堂抄经时,忽闻殿外传来瓷器碎裂声。锦鸢疾步而入,鬓边珠翠乱颤:“姑娘,宫里来人了!国师夜观星象,称紫微星旁现鸾凤虚影,太后懿旨即刻宣您入宫!”

檀香袅袅的佛堂瞬间冷如冰窖。沈宁握着狼毫的手顿住,宣纸上“因果”二字洇开墨团。她想起昨夜母亲寄来的密信,边疆战事吃紧,父亲已主动请缨驻守雁门关——此刻国师的天象之说,来得太过蹊跷。

宫辇行至承明殿前,沈宁踩着绣鞋落地,瞥见丹墀下立着的玄衣男子。那人手持龟甲罗盘,鹤发童颜却目露精光,正是钦天监国师。“郡主请看。”国师抬手遥指天际,暮色里竟真有一抹绯色云霭如凤展翅,“此乃天生凤命之兆,唯有入主中宫,方可保国运昌隆。”

沈宁垂眸掩住眼底冷意。太后端坐凤椅,翡翠护甲轻叩扶手:“宁儿,你自幼在本宫膝下长大,可知这凤位……”话音未落,忽有小太监踉跄闯入:“报!太子殿下求见!”

崔扶羡大步而入,玄色蟒袍沾着雪渍。他扫过殿内众人,目光在沈宁身上顿了顿,转而向太后行礼:“儿臣听闻国师论断,特来禀明——儿臣已有心仪之人,万难……”

“放肆!”太后拍案而起,茶盏翻落洒湿宫毯,“皇家婚事岂容你儿戏!先皇遗诏早有暗示,沈氏女与你八字天合,如今凤命现世,这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沈宁望着争执的二人,忽然想起册封那日大哥说的“护好沈家”。她福身行礼,声音清泠如碎玉:“承蒙太后垂爱,只是宁儿自幼体弱,恐难担中宫之责。”她取出袖中佛珠,“若能常伴青灯,为国祈福,亦是……”

“住口!”国师突然厉喝,龟甲罗盘重重砸在青砖上,“天命昭昭岂容推辞!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先皇遗诏与凤命之说皆在礼部备案,若有违逆……”他看向沈宁腰间赤金螭纹护甲,“沈家满门将如何自处?”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崔扶羡攥紧拳头,沈宁却已再次俯身:“臣妾谨遵懿旨。”她抬头时,佛堂抄经的墨迹还残留在指尖,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黑,“只是求太后恩准,成婚前允臣妾在将军府佛堂闭关七日,为皇室虔诚祈福。”

太后盯着她片刻,忽而抚掌大笑:“不愧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如此懂事。”她转头吩咐宫人,“传旨下去,太子与韵瑛郡主大婚,按皇后礼制操办!”

走出宫门时,沈宁望着漫天晚霞。锦书为她披上貂裘,低声道:“姑娘,国师之言……”“噤声。”沈宁摩挲着佛珠,冰凉的玉珠硌得掌心生疼,“去告诉父亲,就说女儿这枚棋子,终究是落进了棋盘中心。”

惊鸿影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