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愈发聒噪的七月,陈屿收到了全国青少年美术夏令营的邀请函。当他兴奋地把消息告诉林微时,却在对方眼中捕捉到一丝失落。活动时间正好与林微早已计划好的乡村支教撞期,两人站在画室门口,手中的通知书和支教报名表被烈日晒得微微发烫。
“要不……我推掉夏令营?”陈屿率先打破沉默,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邀请函边缘。林微却突然笑了,踮脚把他翘起的发梢压平:“说什么傻话?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机会!”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自制的手账本,扉页贴着两人在天文台的合照,“我们每天写信好不好?就像交换彼此的夏天。”
分别那天,陈屿在火车站塞给林微一个铁盒。打开后,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张明信片,每张背面都画着不同的星座简笔画。“到了地方记得每天拆一张。”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火车鸣笛声中,林微用力挥着手,发间的水瓶座吊坠在阳光下划出细碎的光。
乡村支教的日子里,林微总会在睡前拆开明信片。第七天的卡片上画着北斗七星,背面写着:“今天遇到个超厉害的老师,教我用刮刀画出银河的质感,但还是觉得你调的蓝色最好看。”第十四天的双子座旁,字迹被晕染得有些模糊:“下暴雨了,画室漏雨,大家踩着板凳抢救画作,突然好想听你吐槽我把颜料弄混的样子。”
而在夏令营,陈屿的速写本里渐渐填满了特殊的“思念”。他画下清晨独自吃早餐的空座位,画下黄昏时分被夕阳拉长的孤单影子,更多的,是反复描摹林微的侧脸——在星空下,在画室里,在每一个想念她的瞬间。
支教结束前一晚,林微收到了最特别的明信片。画面是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旁边写着:“明天下午三点,老地方见。”第二天,当她带着孩子们的画作回到城市,美术楼天台早已被彩带和气球装点一新。陈屿站在中央,身后的画板上是未完成的画——星空下的向日葵花田,留出的空白处,正等待着归来的女主角。
“欢迎回家。”陈屿捧出一束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珠。他翻开一本厚厚的册子,里面贴满了夏令营的照片,每张照片旁都用彩铅标注着:“要是你在就好了”。林微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幅未上色的双人画像,他握着她的手,拿起画笔:“这次,换我们一起完成这幅画。”
夕阳再次染红画室的白墙,两个身影在画纸上重叠。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林微突然想起支教时教孩子们画星星的场景。“你知道吗?”她转头看向陈屿,“有个小朋友说,相爱的人会变成星星守护彼此。”陈屿的画笔顿了顿,在画布角落悄悄添上两个牵着手的小星星:“那我们就做离对方最近的两颗,永远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