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远事件过去两周后,邓佳鑫站在教务处门口,反复检查手中的申请材料。《创新教学实验班计划书》的封面上,他和左航的名字并排印在一起,黑体字醒目而庄重。
"紧张?"左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邓佳鑫转身,发现他今天罕见地穿了浅色衬衫,整个人看起来柔和了许多。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淡淡的金边。
"有点。"他老实承认,晃了晃手中的文件,"万一校长不同意呢?"
左航接过文件,指尖在封面上轻轻划过:"逻辑上,这个计划无懈可击。课程设置科学,资源需求合理,预期成果可量化..."
"左航,"邓佳鑫忍不住笑了,"不是所有事都能用逻辑解决的。"
"我知道。"出乎意料,左航点头承认,"所以我也准备了情感层面的论据。"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周明远这两周的进步数据,林小雨的偏科改善案例,还有其他五个潜在受益学生的分析。"
邓佳鑫瞪大眼睛:"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
"昨晚。"左航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下有淡淡的青黑,"睡眠是可以牺牲的变量,当输出价值足够大时。"
这句话让邓佳鑫心头一热。他突然伸手整理了一下左航微微歪斜的领口:"谢谢。"
这个自然而亲密的动作让两人都愣了一下。左航的喉结不明显地滚动,而邓佳鑫迅速收回手,假装检查手表:"该进去了,校长在等。"
校长办公室里,陈校长仔细阅读着他们的计划书,不时点头或皱眉。邓佳鑫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左航则坐姿笔直,像等待解题的学生。
"有意思。"校长终于放下文件,"但你们确定要放弃哥伦比亚和南山国际的机会?这对个人发展可是重大转折。"
邓佳鑫和左航对视一眼。
"我深思熟虑过了。"邓佳鑫先开口,"国际交流固然宝贵,但眼下这里的学生更需要创新教学。尤其是像周明远这样的孩子..."
"教育不是地理问题。"左航接上她的话,"核心在于方法和理念。我们认为,这个实验班能够..."
"创造比出国深造更大的价值。"邓佳鑫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他的句子。
校长来回看着他们,突然笑了:"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冰与火'如此和谐。"他拿起钢笔,"我批准了。但条件是——"他故意拖长音调,"期末要有可见成果。"
"一定!"邓佳鑫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左航则郑重地点头。
走出校长办公室,邓佳鑫忍不住抓住左航的手臂:"我们成功了!"
左航低头看他兴奋得发亮的脸,嘴角微微上扬:"只是开始。接下来需要细化课程表、筛选学生、设计评估标准..."
"知道啦,左教授。"邓佳鑫做了个鬼脸,"但今天先庆祝一下?我请你喝咖啡!"
左航点头同意,两人并肩走向教师食堂。路上经过的学生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几个还偷偷指指点点。邓佳鑫这才意识到他还挽着左航的手臂,连忙松开,脸颊发烫。
"怎么了?"左航问,似乎 genuinely 不解。
"没什么..."邓佳鑫清了清嗓子,"就是...学生们在看。"
左航转头扫了一眼,那些偷看的学生立刻假装忙自己的事。"他们经常看。"他平静地说,"从我们开始一起辅导林小雨起。"
邓佳鑫眨了眨眼:"你注意到了?"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左航的语气依然平淡,但邓佳鑫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
食堂里,他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邓佳鑫捧着热拿铁,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左航,你为什么给实验班取名'π班'?"
"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左航搅动黑咖啡,"象征教育的无限可能。而且..."他罕见地犹豫了一下,"π的英文发音,和'pie'相同。"
邓佳鑫愣了两秒,随即恍然大悟:"就像我的名字'佳鑫'谐音'夹心'!所以你是在..."
"双关。"左航点头,耳尖微微发红,"如果你不喜欢,可以更改。"
"不,我很喜欢!"邓佳鑫急忙说,心跳加速,"只是没想到你这么...浪漫。"
左航推了推眼镜,掩饰自己的表情:"数学也有诗意的一面。"
这句话让邓佳鑫想起了什么:"对了!下周数学组不是有公开教研活动吗?我能来旁听吗?"
"可以。"左航点头,"实际上...我有个课题要展示,希望你能在场。"
"真的?什么课题?"
"到时你就知道了。"左航难得地卖了个关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将两人的咖啡杯映得闪闪发光。邓佳鑫突然觉得,这一刻的平凡温暖,比任何国际交流或高薪职位都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