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在与武大郎相处的日子里,一面努力扮演着贤妻角色,一面时刻留意着武松的消息。终于,这日传来了武松打虎归来的消息,整个阳谷县都沸腾了起来。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翘首以盼,想要一睹打虎英雄的风采。林瑶听闻此消息,心中一动,想着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说不定能就此见到武松。于是,她对武大郎说道:“大郎,听闻叔叔打虎归来,如此英雄壮举,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武大郎笑着点头:“娘子想去,那咱便去。叔叔此番打虎,可真是为咱阳谷县除了一大害,定要去看看。”
两人随着人流来到街上,只见远处一队人马缓缓走来,为首的正是武松。武松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威风凛凛,气势不凡。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打虎英雄武松!”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林瑶的目光紧紧地锁在武松身上,心中暗自思量着该如何引起他的注意。此时,郓哥也在人群中,他那机灵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看着武松的威风模样,羡慕不已。他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嘴里还念叨着:“这下武松可成了大英雄啦,以后有得热闹看咯。”
武松一行人来到县衙,县太爷早已在门口等候。县太爷满脸笑容,对武松说道:“壮士打虎,实乃我阳谷县之幸,百姓之福啊!来人,取赏钱一千贯来!”不一会儿,差役便抬上了赏钱。武松看着那一堆赏钱,略一思索,说道:“大人,这老虎为害已久,并非我一人之功,这些猎户们平日里也没少出力,只是一直未能将其制服。这赏钱,我愿分给各位猎户,以表他们的辛苦。”
县太爷听了,不禁对武松的仗义之举赞赏有加,说道:“壮士不仅武艺高强,还如此仗义疏财,实在难得。我看壮士一身本领,不如留在衙门当个都头,也好为我阳谷县效力。”武松拱手谢道:“大人厚爱,武松愿效犬马之劳。”就这样,武松留在了衙门当了都头。
武松安排好赏钱的事后,便想着回家去看看哥哥。武大郎得知武松要回来,赶忙拉着林瑶往家赶,准备好好招待武松。王婆听闻武松当了都头,也动起了心思,她想着若能搭上武松这根线,以后在这阳谷县说不定能多得些好处。于是,她也早早地守在自家门口,等着看武松回来的热闹。
武大郎和林瑶刚回到家,便开始忙碌起来。武大郎去买些酒菜,林瑶则在家中收拾屋子,准备迎接武松。不一会儿,武松便来到了家门口。他刚一进门,便看到了正在屋内忙碌的林瑶。武松心中微微一怔,他虽听闻哥哥娶了嫂嫂,但没想到嫂嫂竟如此美貌。只见林瑶柳眉杏眼,樱桃小口,身姿婀娜,与哥哥站在一起,显得极不相称。
林瑶感觉到了武松的目光,缓缓转过身来,与武松四目相对。她心中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微微福身,轻声说道:“叔叔回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武松赶忙回过神来,拱手说道:“嫂嫂客气了,不知哥哥呢?”林瑶微笑着回答:“大郎去买酒菜了,说是要好好给叔叔接风。叔叔打虎的英勇事迹,我在这家中都听闻了,叔叔真乃英雄豪杰。”
武松谦逊地笑了笑:“嫂嫂过奖了,不过是恰逢其会,侥幸打死了那老虎。”林瑶看着武松,眼神中流露出钦佩之色,说道:“叔叔太过谦虚了,那老虎凶猛异常,常人避之不及,叔叔却能将其制服,实非常人可比。”两人正说着,武大郎拎着酒菜回来了。他看到武松和林瑶正说着话,笑着说道:“叔叔,嫂嫂,咱一家人就别客气了,快坐下吃饭。”
饭桌上,武大郎兴高采烈地说着武松打虎的事,对武松满是夸赞和自豪。林瑶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给武松和武大郎倒酒夹菜。她留意着武松的一举一动,心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拉近与武松的关系。武松虽表面上与哥哥嫂嫂谈笑风生,但心中却对林瑶的美貌和言行有些疑惑。他总觉得这位嫂嫂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与寻常女子不太一样。
王婆在自家门口,看着武家屋内热闹的景象,心中暗暗琢磨着如何从中获利。她想着,或许可以借着与武大郎家的邻里关系,多与武松接触接触。而郓哥呢,他在武家门外转了几圈,听着屋内传来的欢声笑语,心中既为武松高兴,又好奇这位新嫂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一顿饭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武松起身告辞,说道:“哥哥嫂嫂,今日多谢款待,我在衙门还有些事,改日再来看望你们。”武大郎点头说道:“叔叔,你在衙门好好当差,有什么事尽管跟哥哥说。”林瑶也说道:“叔叔慢走,有空便多回来坐坐。”武松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林瑶看着武松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武松对自己刮目相看,实现自己改变命运的计划……
这初次见面,在林瑶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步靠近武松,改变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命运。而武松,也在心中对这位嫂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他还未意识到,这位嫂嫂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