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创造学校之光
本书标签: 校园 

父辈的青梅岁月

创造学校之光

(一)初见:晨光里的相遇

那是1990年的初秋,校园的梧桐叶刚泛起微黄,少年们的身影便填满了校园的长廊。凌北司与顾柔晏是自幼相伴的青梅竹马,两家住得极近,每日清晨,凌北司总会在顾柔晏家楼下的老槐树下等候,待她背着书包匆匆跑来,两人便并肩穿过晨雾,走向那所承载着青春与梦想的高中。

段墨渊和苏云栖的相遇,是在校园的图书馆。苏云栖抱着一摞厚重的古籍,脚步匆匆间险些摔倒,段墨渊眼疾手快扶住她,目光交汇的瞬间,两个同样热爱古典文学、醉心知识海洋的灵魂,就此有了交集。往后的日子里,图书馆的靠窗座位,常能看见他们埋头研读、轻声探讨的身影。

夏煊泽与叶绾绾则是典型的“欢喜冤家”。开学第一天,夏煊泽因帮老师搬书,不小心撞翻了叶绾绾的自行车,叶绾绾气呼呼地瞪他,他却笑着赔不是,而后一路追着给她道歉,从那以后,校园里多了一对吵吵闹闹却又形影不离的身影。

(二)相知:岁月里的同行

高中的日子,被知识填得满满当当,却又因这群少年人的情谊,处处闪烁着温暖的光。凌北司数理天赋极高,解起难题来行云流水,顾柔晏则长于文科,文字在她笔下能开出花来,两人常凑在一起,互相讲解,在知识的交融里,感情愈发醇厚。

段墨渊和苏云栖痴迷于人文社科,从历史的兴衰交替,到哲学的深邃思辨,他们在课间、在课后,甚至在周末的咖啡馆里,都能展开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讨论。苏云栖感性细腻,常为历史人物的命运落泪;段墨渊理性深刻,总能从繁杂事件中提炼本质,两人互补的灵魂,在求知路上紧紧相依。

夏煊泽体育出色,却对理化生也有浓厚兴趣,叶绾绾偏爱文学艺术,却能耐心听夏煊泽讲科学实验的奇妙。他们会在放学后,一起去操场跑步,夏煊泽教叶绾绾投篮,叶绾绾给夏煊泽讲诗词里的意境,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塑胶跑道上,晕染成青春最美的模样。

(三)逐梦:高考的征程

高考的倒计时牌,一页页撕去,紧张与期待如藤蔓般,在少年们心底疯长。凌北司和顾柔晏目标清晰——清华园里的朗朗书声,是他们向往的旋律。那些日夜,凌北司在实验室钻研物理模型,顾柔晏在书桌前雕琢作文字句,偶尔疲惫时,彼此一个鼓励的眼神,便能重新振作。

段墨渊和苏云栖则将目光投向北大,那里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他们心之所向。段墨渊埋首于社科理论,试图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苏云栖穿梭在文学经典间,汲取创作灵感,他们约定,要在未名湖畔续写求知的篇章。

夏煊泽和叶绾绾钟情复旦,这座兼容并包的学府,既容得下夏煊泽对理工科的探索,也盛得下叶绾绾对文艺的追求。夏煊泽泡在实验室,研究物理现象;叶绾绾坐在画室,用画笔描绘青春,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奋力奔跑。

高考那日,阳光正好,少年们带着三年的积淀,从容走进考场。凌北司笔锋锐利,在数理试卷上纵横捭阖;顾柔晏文思泉涌,把对生活的感悟凝练成锦绣文章。段墨渊逻辑严密,剖析社科试题鞭辟入里;苏云栖情感真挚,用文字传递对世界的思考。夏煊泽思路清晰,解理化题行云流水;叶绾绾笔触细腻,在作文里勾勒青春图景。

创造学校之光最新章节 下一章 青春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