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后的阳光带着点懒洋洋的暖意,透过窗棂落在丁程鑫摊开的产检单上。正月初八的上午,老家的院子里还残留着鞭炮的碎屑,丁程鑫靠在藤椅上,指尖划过B超单上那个蜷缩着的小小身影——八个月的胎儿已经发育得很完整,连手指的轮廓都清晰可见。
马嘉祺在看什么呢?
马嘉祺端着一碗温热的银耳羹走过来,放在他手边的小桌上,顺势蹲下身,耳朵轻轻贴在他圆滚滚的肚子上。
沉闷的胎动隔着布料传来,像小鱼在水里吐泡泡。马嘉祺笑了,抬头看向丁程鑫
马嘉祺这小家伙又醒了,刚才踢得还挺欢。
丁程鑫低头摸了摸他的头发,指尖穿过柔软的头发丝
丁程鑫估计是知道我们在说他。
银耳羹的甜香漫在空气里,丁程鑫舀了一勺,温热的甜意在舌尖散开。过年这几天被家里人喂得很好,他明显感觉孕肚又沉了些,走路时需要马嘉祺扶着才稳当。
马嘉祺下午跟爸妈说一声吧。
马嘉祺起身坐在他身边,拿起产检单仔细看着
马嘉祺得定下来,是在老家生还是回北京。
这个问题已经盘旋在两人心头好几天了。老家有丁程鑫的父母照应,环境清静,饮食也合胃口;可北京的医疗条件更好,他们常去的那家私立医院有熟悉的医生,早就建档做了全套规划。
丁程鑫搅着碗里的银耳羹,没说话。他其实有点犹豫。
马嘉祺我听你的。
马嘉祺看出他的纠结,握住他的手
马嘉祺你觉得在哪舒服就在哪。
丁程鑫老家这边……(慢慢开口,声音很轻)我妈说她已经托人问了县医院的妇产科,说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而且家里人多,能搭把手。
马嘉祺但医疗设备肯定不如北京。
马嘉祺(补充道,语气很客观)你现在是孕晚期,万一有突发情况,北京那边应对起来更稳妥。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丁程鑫的妈妈端着一盘洗好的草莓走进来,看到他们手里的产检单,笑着问:“在研究这个呢?想好了没?在哪生啊?”
丁程鑫还在商量呢,妈。
“依我看啊,就在老家生。”丁妈妈在他身边坐下,语气笃定,“你看你这身子骨,经不起长途折腾。再说了,我跟你爸在这儿,还能天天给你做你爱吃的,不比在北京雇月嫂强?”
丁程鑫没吭声,心里更乱了些。他知道妈妈是为他好,可也明白马嘉祺的顾虑并非多余。
下午刘耀文和宋亚轩刚醒来,正好撞见他们在讨论这件事。
刘耀文肯定回北京啊!(想都没想就接话)北京医院多好,设备齐全,有啥情况能及时处理。丁哥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得往最稳妥的地方去。
宋亚轩在旁边轻轻碰了碰他,示意他别太急,然后转向丁程鑫,语气温和
宋亚轩其实可以看看车程,如果高铁方便,孕晚期身体允许的话,回北京更放心。要是觉得累,老家这边也挺好,阿姨肯定把你照顾得无微不至。
丁程鑫看着他们,忽然笑了。其实答案早就藏在心里了,只是被亲情和习惯绊住了脚。
晚饭时,丁程鑫把决定告诉了爸妈。
丁程鑫我们还是回北京生吧。
他看着父母略显失落的表情,赶紧补充道
丁程鑫主要是那边医生一直跟进着我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且耀文那个时候也在北京,也有照应,等生了宝宝,满月了就带回来住,到时候您再好好疼他。
丁妈妈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手:“行,听你的。你们年轻人考虑得周到,只要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在哪生都一样。”
丁爸爸也点头:“票订没订啊,记得买软卧,稳当点。”
马嘉祺爸,票我已经订好了,后天的。(适时开口)我让北京那边的助理提前联系了医院,还有家里的月嫂,都安排好了。
看着他有条不紊的样子,丁程鑫心里最后一点不安也消散了。
回北京那天,丁程鑫的父母和刘耀文、宋亚轩一起去送站。安检口前,丁妈妈拉着丁程鑫的手反复叮嘱:“到了给我发消息,路上别累着,想吃啥就让嘉祺给你买……”
丁程鑫知道了妈,您回去吧,外面冷。
丁程鑫抱了抱她,眼眶有点热。
高铁缓缓驶离站台时,丁程鑫靠在窗边,看着老家的轮廓渐渐缩小。马嘉祺握住他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
马嘉祺别想了,很快就回来。
丁程鑫嗯。(转头看他,笑了笑)其实我觉得挺安心的。
无论是老家亲人的牵挂,还是北京那边的准备,亦或是一路走来粉丝们那些“注意安全”“祝顺利”的留言,都像一层柔软的铠甲,裹着他和肚子里的宝宝,让他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孕肚上,暖洋洋的。丁程鑫低头,轻轻拍了拍肚子
丁程鑫宝宝,我们回家了。
肚子里的小家伙像是听懂了,轻轻踢了他一下,力道温柔,却带着笃定的力量。

张真源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