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顺遂安然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2025老书暑假  巨额新书     

苏黎世的雪(1)

顺遂安然

(作者没在顶级学院留过学……所以这两章尽量快进,也可以选择跳过这一段,大概就是女主学的很苦很牛逼然后蜕变的过程,基本上不撒糖,喜欢看甜甜的恋爱的可以直接跳过)

(没有糖的原因是如果再撒糖其实和之前有点重复了,所以干脆来一段学习纯享了,等回国,后面就不按时间线来了,后面就是很多小故事)

斯坦福的空气里都飘着卷王的味道。木子然一头扎进去,如同水滴坠入滚烫的油锅。

她的时间被精确切割成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的碎块,塞满了分子生物力学的前沿进展、复杂模型构建、数不清的德语文献、以及每周雷打不动的数次高强度实验。睡眠是奢侈品,压缩在飞行时差的缝隙和实验室折叠床的短暂休憩里。她的脸色苍白得像实验室消毒过的白墙,眼下常年沉着两片熬夜的乌青,却奇异地衬得那双专注的眼睛更加深邃、锐利,像两颗燃烧的寒星。

“非人”这个词不足以形容。更像是某种精密仪器被投入极限运转。

好在,生活本身被剥离了所有的琐碎,只剩学习。 家里深谙她的“一根筋”,钱从不是问题。她住在校园外围一栋清静的独栋小屋里,不是奢华的别墅,胜在绝对安静和距离实验室不过十分钟脚程。一个提前安排好的、沉默寡言的中年华人张姨,如同一个隐形人般精准地存在。

木子然常常忘记吃饭。冰箱里却永远有张姨根据季节、结合她观察木子然身体状况准备好的膳食:清晨是温在锅里的稠米粥配几碟清爽温热的小菜;深夜回到冰冷的小屋,桌上一定有保温壶里的汤——有时是撇了油的西洋菜陈肾汤,有时是加了红枣党参炖得软烂的鸡汤;甚至在她一头栽进课题忘了今夕何夕时,一个温热的、装着三明治和加了蜂蜜的参茶保温杯,会无声无息出现在她的实验台上,附带一张便签:“小姐,记得垫垫肚子。” 水果永远洗好切块放在最顺手的冰箱格子里。

她没有带任何炫耀性质的锦衣华服,衣柜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实验室白大褂和基础款深色舒适衣衫。但张姨会默默收拾,确保每件衣服都整洁、熨帖。她需要处理的“杂务”,仅限于签收文件或张姨在需要修缮、缴费时递过来的一张清晰无误的待办纸条。钱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砌成了她通往目标路上的基石,铲除了所有让她分心的野草。

如此高压下,属于“中”的东西,并非刻意宣扬,而是像水融入土壤般,在她疲惫紧绷的神经和身体缝隙间,极其自然地渗透出来,带着一种“实用至上”的魅力。

第一次引人注意是在系里某次讨论会后。一群研究生外加两个秃了顶的教授,围着白板为一个神经肌肉耦合模型的模拟参数吵得面红耳赤,从下午磨到傍晚,人人头昏脑涨。木子然一直没怎么发言,只是抱臂听着。当空气渐渐充满疲惫的电子噪声时,她忽然从随身的帆布大包里——那包像个百宝箱,塞满了文献、平板、草稿纸——摸出一个小小的、圆柱形的金属罐。

在周围投来的好奇目光中,她旋开盖子,用食指挑了一点灰绿色的、带着强烈草药清凉气息的膏体,精准地抹在自己两侧的太阳穴和风池穴上。随着她指尖缓慢而有力的按揉,那股提神醒脑、驱赶胀痛的凉意丝丝缕缕散开,带着松针和薄荷混合的清冽香气,瞬间覆盖了会议室里浑浊的咖啡味和焦躁的情绪。

“What’s that magic?” 其中一个白发苍苍、平时最严谨苛刻的犹太裔教授Robert,抽着鼻子问道,眼神里没了平时的审视,只有纯粹的好奇。

木子然抬眼,手上动作没停:“药油。提神,舒缓头疼。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她用德语补充了一句关键成分:“Menthol, Borneol, Camphor… and some herbs.” 语气平淡得像在描述实验耗材。

“May I…?” Robert教授难得地有点局促。

木子然没说话,直接把小罐递了过去。片刻后,老教授模仿着木子然的动作,也往太阳穴上抹了点,闭着眼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猛地睁开眼,一脸不可思议的清爽:“Oh! It’s like a cold breeze in the skull! Brilliant!” 那次会议后半段异常高效,清凉油罐在几个疲惫的博士生手里默默传了一圈。

这种“实用性展示”越来越多。系里一个意大利学姐打网球急性扭伤了脚踝,疼得脸色煞白,被扶回实验室还眼泪汪汪。木子然看了下红肿程度,回宿舍片刻,再出现时手里捏着几个叠成小方块、透出深褐药味的湿布片,还有一截点燃的细艾条。

“试试这个。” 她蹲下,利索地把药湿布片敷在学姐脚踝最肿痛处,接着悬起点燃的艾条,隔着药布,对着特定的穴位缓缓旋绕。艾草燃烧特有的、深沉而带着焦灼感的烟味弥漫开,混合着药布散发的土腥微苦气息。学姐起初还呲牙咧嘴,但随着温热感透过皮肤深入酸痛的肌筋,紧绷渐渐松弛,十几分钟后竟惊讶地喊出声:“It… it’s working! The sharp pain is gone! How?!”

木子然依然没什么表情:“活血,化瘀,通络。 消肿止痛快一点。” 艾烟缭绕中,她那专注施灸的身影,在周围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竟生出一股古拙而神秘的韵致。没人觉得这是巫术,效果摆在眼前。

张姨的作用也绝不止于保姆。木子然每每投入起来昏天黑地,回宿舍偶尔看到她给自己留的便签上,除了提醒按时吃饭睡觉,还会在角落空白处用铅笔写上一行极小的字:“小姐舌苔微厚,今日煮了健脾祛湿的 薏米茯苓陈皮饮” 或者 “晨起见眼下青影略重,炖了 天麻川穹鱼头汤 暖中补气”。有时木子然熬夜狠了咳嗽几声,第二天回家就会发现炖盅里换成了 川贝雪梨汤,温着。

有一次,她的几个外国同学临时帮她从实验室搬一个沉重仪器,完了张姨特意煮了一大锅用料十足、鲜香浓郁的 排骨汤面 答谢,上面铺满了翠绿的青菜和香滑的煎蛋。几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吃得汤都不剩一滴,围着木子然惊讶地问东问西:“Li, that soup… magical! The noodles are soft, meat tender… what’s the secret?” 木子然只是淡淡地说:“My family’s cook did it. Good food helps you recover.” 从此,她宿舍偶尔飘出的汤香气,也成了一道让人心痒的神秘风景。

最“不近人情”的一次,是她自己。一个实验数据连续失败让她整宿熬在实验室,清晨,疲惫像山一样压过来,心脏隐隐有些发慌发空。她强撑着回宿舍想拿换洗衣物。张姨刚扫完院子,一抬头,看见她苍白的脸和微微泛青的唇,二话不说,放下扫帚就大步走进厨房。

几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东西被端到她面前。不是咖啡,也不是牛奶麦片。澄澈清亮的汤水里,卧着一个剥得干干净净的溏心水煮蛋。几颗红艳的枸杞浮在汤面上,丝丝缕缕极其微薄的黄芪香气若有若无地逸散出来。最醒目的是汤面上漂浮着的一小片薄得能透光、带着油润光泽的参片。

“参汤冲蛋花,补气安神最快。小姐快喝了,去床上躺一炷香功夫再起!” 张姨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像医者的命令。木子然看着那碗极简却无比精准击中她当下需求的“救命药汤”,没说话,在桌边坐下,小口小口地喝了下去。暖流从喉管滑入沉甸甸的胃,再一点点渗进冰冷僵硬的四肢百骸,那双因过度思考而凝滞的眼睛,终于缓缓眨动了一下,重新有了聚焦点。

她没有对任何人宣扬“中医”的伟大,更不会去辩论疗效和科学依据。她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像使用自己的电脑软件、运行一个熟悉的实验流程那样,极其自然地运用她血液里流淌的、早已被证明无数次有效的“古老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让自己在极限运转中恢复一点元气,帮身边的朋友缓解不适。

这种方式,精准、直接、有效、不留痕迹,反而带着一种返璞归真、强大到无需解释的内在说服力。

高压之下,异国他乡,“中”的魅力和智慧,就在木子然那张面无波澜的脸、那双操弄着现代精密仪器的手、以及她偶尔翻开的古老典籍和张姨手里一碗平凡又神奇的汤汤水水中,悄然扎根,散发光芒。

它不喧闹,却穿透了文化隔膜,直指人心,只因为它用最实用的方法,照顾到了“人”这个最根本的存在。 而她,就是那看似冰冷外壳下,孕育这一切的核心。

苏黎世的雪,落了又化。木子然的灯,常在凌晨亮着。她桌上的《正体类要》,封面已经被磨得模糊不清。

上一章 番外:你要选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 顺遂安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世锦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