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阙权谋
夜,如浓稠的墨汁,将整个皇宫笼罩其中。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在萧砚辞冷峻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她身着玄色暗纹龙袍,手中握着一卷密报,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陛下,沈大人求见。”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
“宣。”萧砚辞放下密报,端起案上的茶盏,轻抿一口。
沈惊鸿一袭红衣如血,身姿轻盈地踏入书房,她眼尾的朱砂痣在烛火映照下,宛如一滴凝固的血珠。“陛下,暗卫传来消息,宁王与礼部尚书暗中勾结,意图在明日早朝上弹劾您推行的新政。”
萧砚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宁王这只老狐狸,终究还是坐不住了。这些世家大族,妄图阻碍新政,真是痴心妄想。惊鸿,你去安排,让御史台提前准备好弹劾宁王的奏折,就说他私吞赈灾银两。”
“是,陛下。”沈惊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跟随萧砚辞多年,深知这位女帝的手段,总是能在敌人出手前,便将其阴谋扼杀在摇篮之中。
次日清晨,金銮殿上,宁王趾高气扬地出列,“陛下,您推行的新政,严重损害了世家利益,朝中诸多大臣皆有不满。望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萧砚辞端坐龙椅,神色淡然,“宁王,你可知罪?”
宁王一愣,随即强装镇定,“臣弟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来人,宣御史台上奏!”萧砚辞一声令下,御史台官员手持奏折,大步上前。
“启禀陛下,经查实,宁王私吞赈灾银两,致使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御史台官员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宁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陛下,这是诬陷!”
“诬陷?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狡辩?”萧砚辞眼神冰冷,“将宁王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朝堂上一片哗然,那些原本打算附和宁王的大臣,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萧砚辞扫视着群臣,“还有谁对新政有异议?”
众大臣皆跪地叩首,“臣等不敢!”
萧砚辞满意地点点头,“退朝!”
回到御书房,萧砚辞揉了揉眉心,沈惊鸿递上一杯热茶,“陛下,此次虽挫败了宁王,但世家大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我自然知晓。”萧砚辞接过茶杯,“这些世家在朝中盘根错节多年,想要连根拔除,并非易事。不过,他们越是反对,我就越要将新政推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世家垄断,让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
沈惊鸿看着萧砚辞坚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她想起初见萧砚辞时,那是在一个冰冷的雪夜。那时的萧砚辞,还被囚禁在冷宫之中,浑身是伤,却依然眼神坚定。
“惊鸿,你说这天下,究竟该由谁来主宰?”萧砚辞突然开口问道。
沈惊鸿一愣,随即认真地回答:“自然是陛下。陛下心怀天下,有勇有谋,定能缔造一个太平盛世。”
萧砚辞笑了笑,笑容中却带着几分苦涩,“可这天下,又岂是那么容易主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陛下,边疆急报!”一名侍卫匆匆而入,递上一封密函。
萧砚辞打开密函,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原来,北方的匈奴部落联合起来,意图进犯中原。
“匈奴竟敢犯我边境!”萧砚辞握紧拳头,“惊鸿,传我旨意,命镇北将军即刻整军备战。另外,你暗中派人潜入匈奴部落,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陛下。”沈惊鸿领命而去。
几日后,沈惊鸿带回消息,“陛下,匈奴部落中,大单于与左贤王向来不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自相残杀。”
萧砚辞沉思片刻,“你去安排,让我们的细作散布谣言,就说左贤王意图谋反,夺取大单于之位。同时,给左贤王送去一封伪造的密信,让他以为大单于要对他下手。”
沈惊鸿依计而行。不久,匈奴部落便陷入了内乱,大单于与左贤王各自率领军队,互相攻伐。边疆危机,不战而解。
然而,朝堂上的风波并未平息。丞相张启年,这位三朝元老,表面上支持新政,暗中却在拉拢各方势力,意图架空萧砚辞的权力。
一日,张启年上奏:“陛下,如今新政推行已有数月,成效显著。臣以为,陛下可将部分政务交由臣等处理,陛下也可稍作歇息。”
萧砚辞心中冷笑,这老狐狸,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丞相一片忠心,朕心甚慰。不过,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这政务,朕自会亲自处理。丞相若有闲暇,不如多为朕举荐些贤才。”
张启年碰了个软钉子,心中虽不满,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萧砚辞深知,张启年不会就此罢休。她暗中命沈惊鸿调查张启年的罪行。果然,不久后,沈惊鸿便查出张启年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
萧砚辞决定,给张启年来个致命一击。她命人在朝堂上突然发难,当众宣读张启年的罪状。
“张启年,你可知罪?”萧砚辞的声音冰冷如霜。
张启年惊慌失措,“陛下,这都是污蔑!”
“污蔑?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萧砚辞怒喝一声,“来人,将张启年革职查办,抄家!”
随着张启年的倒台,朝中世家大族的势力再次受到重创。萧砚辞趁机大力提拔寒门子弟,充实朝堂。
然而,就在萧砚辞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她的亲妹妹萧砚柔,竟然与敌国勾结,意图颠覆她的政权。
萧砚辞看着跪在地上的萧砚柔,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砚柔,你为何要这么做?”
萧砚柔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恨,“为什么?就因为你是女帝,而我什么都不是!从小,母妃就只疼你,先帝也说你命格贵重。我不甘心,我也要成为这天下的主人!”
萧砚辞叹了口气,“砚柔,你太天真了。敌国只是在利用你,你以为他们真的会让你成为女帝?”
“我不管!”萧砚柔疯狂地喊道,“我要你死!”说着,她突然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朝着萧砚辞刺去。
沈惊鸿眼疾手快,挡在萧砚辞身前,与萧砚柔缠斗起来。最终,沈惊鸿制服了萧砚柔。
“将她打入冷宫,严加看管。”萧砚辞闭上了眼睛,不愿再看这个曾经天真可爱的妹妹。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风波,萧砚辞身心俱疲。她坐在龙椅上,看着大殿外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她失去了太多太多。
沈惊鸿走上前来,轻声说道:“陛下,您累了吧。”
萧砚辞睁开眼睛,看着沈惊鸿,“惊鸿,若不是有你在我身边,我恐怕早已撑不下去了。”
沈惊鸿微微脸红,“能为陛下效力,是惊鸿的荣幸。”
萧砚辞笑了笑,“惊鸿,你说,这天下太平了,我们会怎样?”
沈惊鸿一愣,随即认真地说:“无论何时,惊鸿都愿陪伴在陛下身边。”
萧砚辞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冰冷的皇宫中,在这权谋倾轧的朝堂上,沈惊鸿是她唯一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时光流转,萧砚辞的新政在历经重重阻碍后,终于得以全面推行。天下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萧砚辞,这位史上首位女帝,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她的统治下,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世家大族的势力被削弱,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她用自己的智谋与狠厉,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太平盛世。
而沈惊鸿,始终陪伴在她身边,为她扫除一切障碍。她们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共同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天下。
多年后,当人们提起女帝萧砚辞时,无不称赞她的英明神武。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她的背后,有一个红衣女子,为她付出了一切,用自己的忠诚与热血,书写了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