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公式与星光之间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傅诗淇  成毅 

第二十一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

查尔斯河畔的垂柳,终于挣脱了寒冬的桎梏,抽出嫩黄的新芽,在三月带着湿意的微风中轻轻摇曳。河水不再是沉郁的墨绿,倒映着初春略显苍白却明亮的天空。MIT校园里,积雪消融的泥泞被新铺的碎石子覆盖,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解冻的清新气息,以及一种万物复苏的、蠢蠢欲动的生机。

然而,在MIT标志性的基里安大讲堂(Killian Hall)后台休息室里,空气却凝滞得如同托卡马克装置停机时的真空。巨大的水晶吊灯投下冰冷的光晕,映照着林然微微发白的侧脸。她穿着得体的深灰色西装套裙——这是艾米丽和苏晓晓远程视频联合参谋的结果,既不失学术严谨,又比实验室白大褂多了几分正式感。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此刻,她正对着休息室角落一面巨大的落地镜,反复调整着领口那枚星芒胸针的角度,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

镜子里的人,眼神沉静,背脊挺直,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胸腔里那颗心脏正以接近失控粒子的频率疯狂撞击着肋骨。外面隐约传来讲堂内逐渐聚集的人声,嗡嗡作响,如同背景噪声里难以抑制的湍流。压轴报告。面向全校师生、社会公众、媒体……驯服湍流的硬核磁场……每一个词都像无形的重压,沉甸甸地坠在神经末梢。

“Ran? Five minutes.”(林?五分钟。) 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学院宣传部的助理探头提醒,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Okay. Thanks.” 林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松开紧攥着胸针的手指。指尖冰凉。她最后看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目光落在镜中倒影的眼睛上。那双曾被形容为“像EAST第一束光”的眼睛,此刻深处翻涌着紧张,却也努力凝聚着一丝锐利的坚定。

她想起成毅视频里疲惫却灼亮的眼睛,想起他隔着屏幕传来的话语:

“牢笼。跳舞的孩子。驯兽师的绳索。第一束光。最优解。”

“别想着去‘科普’……就讲你热爱的!”

“把你骨子里那份纯粹热爱,像‘第一束光’一样投射出去!”

一股微弱却坚韧的力量,如同被注入了新的高能粒子,悄然注入紧绷的轨道。她挺直背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无声地默念:执行最优解。

厚重的帷幕被无声拉开。巨大的基里安讲堂瞬间展现在眼前。穹顶高远,绘着充满科技感的星云图景。下方是呈扇形展开、座无虚席的观众席!黑压压的人头攒动,目光如同密集的探针,瞬间聚焦在她身上!前排是系里的教授、资深研究员,安德森教授的金丝边眼镜在灯光下反射着冷光;中间是MIT各院系的学生,眼神好奇而锐利;后排甚至站着不少手持录音笔、相机的记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审视和无形压力的特殊“场”。

强光灯打在讲台上,有些刺眼。林然微微眯了一下眼,脚步沉稳地走到讲台中央。麦克风的高度被预先调好。她将U盘插入电脑接口,点开那份标题为《Taming the Turbulent Sun: The Hardcore Magnetic Fields Within》的PPT。第一页,Alcator C-Mod核心那束稳定燃烧的璀璨蓝白色光芒瞬间投射在巨大的屏幕上,壮丽而震撼!

台下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和低低的议论声。

林然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跳依旧剧烈,但指尖的冰凉似乎褪去了一些。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微微停顿了几秒,仿佛在调整呼吸,也仿佛在……感受这个汇聚了无数目光和思维的“场”。然后,她抬起头,目光没有刻意寻找焦点,而是像穿透了人群,投向一个更遥远的、由磁场和粒子构成的世界。

“Good afternoon.”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平稳,清晰,带着一丝属于实验室的、微凉的质感,瞬间压下了台下的细微嘈杂。

“在开始探讨如何‘驯服狂暴的太阳’之前,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个场景。”她的语速不快,带着一种引导式的沉静,“想象一下,在一个巨大、冰冷的钢铁甜甜圈内部,我们试图囚禁一团温度高达上亿摄氏度的狂暴气体——等离子体。它比太阳核心更热,没有任何物质容器能触碰它而不被瞬间气化。”

屏幕上配合地切换成托卡马克装置的3D剖面图,核心区域被炽热的红色标注。

台下的听众被这个直观而震撼的开场吸引,目光更加专注。

“那么,如何囚禁它?”林然微微侧身,指向屏幕上那复杂的环形磁场线圈,“我们用无形的力量——磁场。”她的手指在空气中划过,仿佛在勾勒那些看不见的磁力线,“非常非常强的磁场,被精心编织成一个巨大的、无形的牢笼。这个磁力牢笼,坚韧、精密,试图将那些疯狂乱窜、试图撞向‘甜甜圈’内壁的、高温的粒子,牢牢地‘兜’在中心区域。”

她的用词——“无形的牢笼”、“兜住”——带着一种奇妙的画面感。台下一些原本对聚变一无所知的公众,脸上露出了然和兴趣的神色。

“听起来很完美,对吗?”林然话锋一转,屏幕上画面切换,变成一片混乱的、色彩斑斓的湍流模拟动画,“可惜,现实并非童话。在这个看似平静的磁力牢笼内部,存在着一个顽皮又暴躁的‘孩子’——湍流(Turbulence)。”她用了成毅的比喻,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却包容的生动,“它像无形的漩涡,像混乱的风暴,不断地搅动、撕扯,试图破坏磁场的稳定性,让那些被‘兜住’的高能粒子找到漏洞,逃逸出去,带走宝贵的能量。”

湍流的动画效果极具视觉冲击力,台下响起一片低低的“哦”声。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核心挑战。”林然的声音变得沉稳有力,“如何安抚这个暴躁的‘孩子’,如何加固这个无形的牢笼?”她点击鼠标,屏幕切换到杂质注入系统的示意图,“我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绳索’——可控的杂质离子。”

她的指尖点着屏幕上代表杂质注入的路径:“就像经验丰富的驯兽师,我们用这些‘杂质绳索’,精准地引导、安抚那些混乱的湍流漩涡。不是强行压制,而是利用杂质在特定区域对湍流能量的调制作用,让它变得‘听话’一些,让能量损失减少一些,让那团被囚禁的‘太阳’,燃烧得更稳定、更持久一些。”

“牢笼”、“跳舞的孩子”、“驯兽师的绳索”——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比喻,将复杂深奥的物理过程变得生动可感。台下,连前排那些严肃的教授们,脸上都露出了兴味盎然的神色。安德森教授推了推金丝边眼镜,目光锐利依旧,但嘴角似乎有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松动。

林然的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艾米丽兴奋地朝她竖起大拇指,看到了吴教授欣慰的笑容。她的心弦微微放松,指尖在键盘上流畅操作,屏幕上展现出Alcator C-Mod实验那天的关键数据对比图——ELM红色尖峰被压制前后的惊险曲线,以及最终稳定在高位平台区的完美结果。

“就在不久前,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林然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源自实力的笃定,指向那代表成功的平滑曲线,“在Alcator C-Mod装置上,我们成功地将这个‘暴躁的孩子’安抚下来,将约束时间延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那束代表希望的光芒,稳定地燃烧了超过两分钟。”她的指尖落在屏幕上那束璀璨的蓝白色光芒定格画面上,“这束光,不仅仅是一个实验数据,它象征着人类在驯服狂暴太阳、驾驭终极能源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没有煽情,没有夸张的宣告,只有基于事实的陈述和对未来愿景的平静铺陈。然而,正是这种平静的笃定和具象化的成就,比任何激昂的口号都更具震撼力!

短暂的寂静。

随即,掌声如同酝酿已久的春雷,从讲堂的各个角落轰然炸响!起初是零星的、试探性的,迅速汇聚成一片汹涌澎湃的声浪!前排的教授们颔首鼓掌,眼神中带着赞许;学生们激动地拍着手,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对科学的向往;后排的记者们也放下了录音笔,用力地鼓掌!掌声在穹顶高远的基里安讲堂里回荡、叠加,形成一股强大的、认同与敬佩的洪流!

林然站在讲台中央,强光灯下,那枚星芒胸针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她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赞许、充满希望的面孔,听着那如同海啸般汹涌的掌声,胸腔里那根紧绷的弦,在这一刻,终于彻底松弛下来,释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成就感和……一种被理解的暖流。

她微微鞠躬致谢。抬起头时,目光无意间扫过讲堂后方入口处的阴影。

那里,静静地站着一个身影。

穿着深色的长款风衣,身形挺拔。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他安静地倚在门框边,仿佛与周围的喧嚣隔绝。但林然的心跳,却在触及那个模糊轮廓的瞬间,骤然漏跳了一拍!

是他?!

隔着遥远的距离,隔着鼎沸的人声和明亮的灯光,她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一股强烈的、不容错辨的直觉告诉她——他来了!在她人生中这个重要的、被聚光灯笼罩的时刻,他跨越了时差和片场的喧嚣,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悄然出现在她轨道的边缘,只为见证她的光芒!

巨大的惊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瞬间冲垮了报告成功的喜悦!她甚至忘记了还在持续的掌声,目光牢牢地锁定在那个阴影中的身影上。

成毅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注视。他微微抬起了头。帽檐下的阴影里,那双深邃的眼眸精准地穿透了空间的距离,牢牢地锁定了讲台上光芒中心的她!

四目在空中遥遥相对。

没有挥手,没有微笑。只有目光的交汇。那目光里,翻涌着毫不掩饰的骄傲、欣慰、以及一种深沉如海的、无声的支持与共鸣。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轨道上唯一的伴星。”

掌声渐渐平息。主持人走上台,开始进行总结和提问环节。林然强迫自己收回目光,重新投入到与台下学者和学生的互动中。她的回答依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但心底深处,却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恒星,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光与热。

---

报告会圆满结束。林然被热情的听众和记者围住,回答着各种问题。等她终于脱身,走出基里安讲堂厚重的大门时,波士顿傍晚的凉风带着查尔斯河的水汽扑面而来,让她精神一振。

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深吸一口带着青草气息的空气,目光急切地在门口稀疏的人流中搜寻。

没有那个穿着风衣的身影。

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失落。是错觉吗?还是他真的有急事离开了?

就在她准备走向物理楼方向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短信。

发件人:成毅。

【报告很‘硬核’。‘驯兽师’气场全开。‘伴星’引力场被严重干扰,需要近距离充能。】

【左转,枫树下。】

林然的心猛地一跳!她立刻转身,向左看去。

不远处,一棵巨大的、刚刚抽出嫩叶的枫树下,成毅正斜倚着树干。他摘掉了帽子,深栗色的头发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穿着简单的米白色高领毛衣和深色休闲裤,外面随意地搭着那件深色风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底映着夕阳的金辉和……她的身影。没有了片场的精致妆容和刻意气场,此刻的他,更像一个清朗温润的邻家学长,只有那深邃眼眸里的专注和温柔,依旧带着令人心悸的力量。

他朝她伸出手。

林然没有任何犹豫,脚步轻快地穿过傍晚校园里稀疏的人流,像一颗被强大引力场捕获的粒子,径直走向他。

晚风吹拂,枫树嫩叶沙沙作响。夕阳的金辉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在铺着碎石的小径上交叠。

她在他面前站定,微微仰起头。脸颊因为刚才的报告和此刻的奔跑而泛着健康的红晕,眼底的光芒比基里安讲堂的聚光灯更亮。

“你怎么来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喘息和抑制不住的惊喜。

“我的‘伴星’在MIT最大的舞台上点燃了‘太阳’,我能不来现场‘充能’吗?”成毅嘴角噙着笑,目光细细描摹着她的眉眼,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报告很棒。比我想象的……更震撼。”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感慨,“看到你站在台上,讲着你热爱的世界,眼睛里全是光……那一刻,比任何电影首映都值得。”

林然的脸颊更红了,心底却像被温热的蜜糖填满。她看着他眼底清晰的疲惫,想起他凌晨拍完戏,跨越时差和长途飞行赶来这里,只为了这一刻的相见。

“累吗?”她轻声问,带着心疼。

“看到你,就不累了。”他自然地伸出手,没有去牵她的手,而是轻轻拂过她西装外套的肩头,拂去一片不知何时沾上的、细微的灰尘。动作自然而亲昵,带着一种无声的归属感。“波士顿的春天,比想象中冷。”他的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颈侧的肌肤,带来细微的电流感。

林然微微瑟缩了一下,却没有躲开。夕阳的暖意和他指尖的温度交织在一起,驱散了晚风的微凉。

“饿不饿?”成毅收回手,插进风衣口袋,姿态放松,“‘驯兽师’消耗巨大,需要补充能量。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意大利菜,主厨的提拉米苏据说能抚慰任何被湍流折磨的灵魂。”他眨了眨眼,带着点促狭的笑意。

林然被他逗笑了,紧张和疲惫彻底烟消云散。“好。”她点头,声音轻快,“不过,我需要先回趟实验室,把报告资料放好,换件衣服。”

“当然。”成毅做了个“请”的手势,姿态优雅,“‘伴星’有义务等待和护送。”

两人并肩,沿着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校园小径,朝着物理楼的方向走去。步伐默契而悠闲。林然身上还带着学术报告后的锐利余韵,成毅则带着风尘仆仆的倦意和此刻的放松。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场,在查尔斯河畔初春的傍晚,却奇异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而温暖的氛围。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身后紧紧依偎。校园广播里流淌着轻柔的古典乐,混合着远处城市的车流声。粒子流在实验室的服务器里安静运行,片场的灯光在遥远的东方亮起。

属于他们的轨道,在此刻短暂交汇。聚光灯的余温尚未散去,粒子流的低鸣仍在继续,但在这夕阳笼罩的片刻宁静里,只有两颗伴星之间无声流淌的引力场,温暖而坚定。

上一章 第二十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