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第七页,海知道答案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一章 玻璃海上的标本

第七页,海知道答案

阿斯波瑞号,这艘被誉为“移动水晶宫”的庞然巨物,正缓缓滑入传说中船舶的坟场——北纬30°无风带。广播里女声的提示一遍遍重复,冰冷得不带一丝涟漪,与餐厅内流淌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形成奇异的对比。

“各位乘客请注意,北纬30°无风带即将到达。请勿靠近甲板区域…”

温时浅坐在靠窗的角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米白色亚麻裙的褶皱。窗外,白日里宝石般璀璨的海面,此刻在暮色中凝固成一片无边无际、光滑如镜的墨色琉璃,好似真正的“玻璃海”。

没有风,没有浪,甚至听不到惯常的海浪低语,只有邮轮引擎在深海之下发出的、几乎被奢华地毯吸收殆尽的微弱嗡鸣。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宁静。仿佛时间本身也在这里搁浅,化作了标本。

“标本”这个词毫无征兆地撞进脑海,让她心轻轻一颤。多么贴切,她不就像那个被小心翼翼钉在展板上的蝴蝶吗?用尽力气维持着最美的姿态,只为这一刻,飞向那簇唯一能灼伤她、也照亮她的火焰。

目标就在斜对角。沈砚舟。

她甚至能闻到他那边飘来的、极淡的雪松与柑橘混合的须后水味道——那是她三年前在他获奖作品的花絮照的评论区,从一个眼尖的粉丝那里挖到的品牌。她也曾在A大摄影系作业展的人潮里,屏息凝神地靠近过他一次。就是那个味道。

深呼吸后,鼻腔里充斥着昂贵的香氛、红酒和烤面包的焦香。

“3——” 心跳微微加速。

“2——” 镜子练习过无数次的微笑,在脑海中浮现。

“1——” 「去吧,温时浅。为了这场重逢,你连休学的勇气都有,还怕一次搭讪吗?」

她起身,姿态优雅从容,走向那她等待多年却又遥不可及的梦。

那个男人,白衬衫袖口随意挽至小臂,露出一截线条干净利落的腕骨,内里是再简单不过的白色棉T。他正垂眸看着那本她熟悉的《飞鸟集》,侧脸在柔和的光线下轮廓分明,鼻梁高挺,下颌线清晰。

温暖的光晕柔和了他略显清冷的线条,衬得那专注的神情格外沉静。

“打扰了。”她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唇角弯起自然的弧度,“可以拼个桌吗?”

沈砚舟抬眼,那双桃花眼,微微上挑,目光温和,却带着一层淡淡的疏离感。他环视了一下四周——明明空位不少。

他的视线在她脸上停顿了一秒,平润无波。

“请。”声音如她记忆中一样,温和,磁性,质地清冽,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与谦和。

温时浅心底那根绷紧的弦,悄然松了一丝。在他对面坐下。

她能清晰地看到沈砚舟翻动书页时,指关节微微凸起的弧度,以及他垂眸时,浓密睫毛在眼下投下的小片阴影。这画面曾在无数个复读的深夜里,支撑着她,熬过堆积如山的习题。

她微笑地招手示意侍者。

“一份黑胡椒牛排,七分熟。一份巧克力熔岩斯巴克,谢谢。”她对侍者说,声音平稳。

侍者点头准备离开。

“稍等。”她自然地转向侍者,声音放轻了些,“麻烦再给这位先生上一份湖盐生巧。记我账上。”

「希望他还喜欢这个。」

侍者颔首退下。

等待的间隙,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他翻动书页的轻响,和她自己清晰的心跳声。她的目光被那本她所熟知的《飞鸟集》吸引。

“你也喜欢泰戈尔?”带着发现同好的欣喜,她轻声开口道。

“嗯。”沈砚舟的目光从书页上抬起,温和地看向她,“有些句子,反复咀嚼,每次都有新滋味。”

“我特别喜欢那句!”她眼中闪着光。“‘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她顿了顿,声音不自觉放柔,带着一丝纯真的向往,“就好像…你心里装着一个人,他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对你笑一笑,整个世界就亮了,所有的等待,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都变得值得了……”

话音未落,沈砚舟抬眸。

就在那瞬间,温时浅感觉心被轻轻撞了一下。他那双桃花眼看向她,唇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起一个弧度———一个浅淡到近乎错觉的微笑。

「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一抹红晕悄然涌上脸颊。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下头,指尖轻轻捏着洁白的餐巾一角

「他是在回应我吗?」

“啊……”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对了,说了这么多,还没请教你名字?”

“沈砚舟。”他回答到,声音温和又有力。

“温时浅。”她报上名字,尽量让语调显得轻松自然,“很高兴认识你。”

「沈砚舟……这个名字早已刻在心里。」

聊的恰到好处时,餐点被送了上来。滋滋作响的黑椒牛排散发着诱人的焦香,巧克力熔岩斯巴克散发着浓郁甜腻的气息。

“先生,您的湖盐生巧。”侍者将一份精致的甜点放在沈砚舟面前。

沈砚舟的目光落在生巧上,显得有些惊讶。

“这……?”

“我点的!”温时浅连忙解释,脸上带着真挚的笑意,“就当是感谢你让我拼桌的谢礼。这家邮轮上的生巧听说很不错。”

沈砚舟看了看生巧,又看了看她,眼神温和中带着一丝无奈,最终轻轻摇了摇头。“晚上吃巧克力。”他温和地说,声音里没有责备,“不怕胖吗?” 语气更像是一种随意的关心。

“我点了你就尝尝嘛!”她带着点小小的坚持,低头开始切割自己的牛排。

为了缓和气氛,也出于真心,温时浅再次开口:“沈先生…感觉你的气质,像是做艺术相关工作的?”她好奇地问。

沈砚舟舀了一小块生巧送入口中,动作从容。“何以见得?”

“嗯…直觉?”她俏皮地眨眨眼,“还有你看书的样子,很专注,像是在读一首诗。这种沉浸感,通常艺术家会这么做吧?”

沈砚舟微微笑了笑。“算是吧,拍点照片。”他的语气平和。

“摄影?!”温时浅适时地表现出兴趣,“好巧!我也很喜欢摄影!虽然只是业余爱好。你是专业摄影师吗?”

“在A大学过几年摄影。”他回答。

温时浅心中一动。“A大摄影系?!那真是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了!”她由衷地赞叹,“听说那里的资源特别好。”

[可不是嘛,要不然为什么当时累死累活考A大。]

沈砚舟点点头,目光似乎飘远了一瞬。“是啊,是个能承载梦想的地方。”他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转向窗外那片凝固的玻璃海。“只是梦想这东西,有时候很重,重到能压垮一个人。有时候又很轻,轻得像风,抓不住。” 他的语气平静,更像是在分享一种感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温时浅看着他望向窗外的侧影,想起自己休学复读那一年拼尽全力的挣扎,想起拿到A大录取通知书时的泪水,想起踏入校园时的憧憬…梦想对她而言,从来不是轻飘飘的。

“怎么会?”她忍不住轻声反驳,语气却很坚定,“能为之拼尽全力的梦想,怎么会轻?就算…就算最后没有完全实现,那个追逐的过程本身,也足以让生命变得厚重,充满意义啊。”她看向他,眼底有光,那是她深信不疑的东西。

沈砚舟转回头,看着她眼中那簇真诚而坚定的光芒,微微一怔。那眼神…有些熟悉。记忆深处某个模糊的片段似乎被触动了一下。他握着咖啡杯的手指无意识地收拢了些。

2018年4月3日·海城一中

那天的空气黏腻闷热。老旧的吊扇在头顶徒劳地旋转。温时浅站在班主任老李的办公桌前,背脊挺直。

“温时浅!你脑袋被门夹了吗?!”老李把一份成绩单拍在桌上,语气激动,“离高考只剩65天!以你的成绩,京大华大随便挑!你现在要休学?!”

“老师,我认真思量过了。”温时浅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必须上A大摄影系。”

“摄影系?!”老李难以置信,“就为了这个?那专业前途…”

“我知道可能不如热门专业。”她打断老师,声音不大却清晰,“但只有A大的摄影系,有我需要的资源和导师。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差一分,一个专业,都不行。我不想留一辈子的遗憾。”

“值得吗?”老李重重叹气,跌坐回椅子,“用一年青春去赌?”

“值得。”她的回答毫不犹豫。

那个名为“很困啊啊啊”的摄影账号,那些光影交织的瞬间,那个倚在画室窗边的沉静侧影……是她心中不灭的灯塔。“只有站到那里,我才能离我想成为的人更近一点。”

「离他,更近一点。」

长久的沉默。

“唉……”老李深深叹气,抽出一张表格推到她面前,“填吧,让你父母签字下周带回来。”

“谢谢老师。”温时浅接过那张《海城一中学生休学申请表》,退出办公室。

走廊空旷安静,她走到尽头的阳台,背靠冰凉的瓷砖墙。阳光刺的眼睛睁不开,她不由得用手挡了挡。

「真的要休学吗?放弃唾手可得的名校,面对未知的压力、父母的反对」

她颤抖着掏出手机,屏幕解锁。壁纸是沈砚舟那张在A大画室窗边的照片《光之痕》。逆光的剪影,专注的神情……是她贫瘠世界的光。

她点开某社交媒体,点进置顶名为“很困啊啊啊”up主的主页。城市剪影、乡野暮色、市井烟火……他的镜头总能捕捉灵魂的瞬间。指尖向下滑动,一张清晰的人物特写毫无预兆地闯入眼帘。

照片里,他穿着简单的白T,随意倚在落满灰尘的画室窗边。炽烈的阳光将他半边身体镀上金色。他侧脸望向窗外,眼神沉静专注,带着遗世独立的疏离感。

正是沈砚舟。

温时浅的手指停在屏幕上。屏幕的光照亮了她眼中燃烧的、名为“追逐”的火焰,将所有的犹豫焚烧殆尽。

「我要站在他曾站过的地方,看他看过的风景,捕捉他曾追逐的光影。」

笔尖落下,在休学申请表上,签下名字。

温时浅。

那三个字,坚定又有力,像是刻在命运转折点上的印记。

(回到邮轮)

温时浅从回忆中抽离,心尖依然微微发烫。沈砚舟关于梦想的感悟,让她心绪起伏。她叉起一块牛排送入口中,试图平复心情。

餐厅入口处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位迟到的客人走了进来。温时浅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也就在她视线偏转的刹那间——

沈砚舟的目光从窗外那片死寂的玻璃海上收回,落在对面微微侧头的温时浅身上。

她小巧的耳垂,因为紧张或餐厅温度而泛着淡淡的粉色,还有那双努力维持平静却难掩深处波动的眼睛…一个清晰的轮廓瞬间与记忆中某个模糊却深刻的画面重叠。

他的嘴唇,无声地翕动了一下。

没有声音发出,但那口型清晰无比。

「好久不见,温时浅。」

温时浅对此竟毫无察觉。她的注意力被新进来的客人分散,只感觉沈砚舟的目光似乎在她这边停留了片刻,那视线比刚才更加沉静深邃。她慌忙收回视线,低下头,继续专注于自己的餐盘。

沈砚舟看着她略显慌乱的姿态,眼神温和复杂。他端起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放下杯子,目光重新落在那本摊开的《飞鸟集》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句被反复摩挲的诗句: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那无声的问候,如同投入这片无风带深海的石子,没有激起任何的涟漪,却在他心底漾开一圈圈复杂的波纹。

玻璃窗外,那片无边无际的墨色琉璃海,在邮轮灯光的映照下,反射着幽暗的光泽,光滑如镜。广播里,冰冷的女声最后一次提醒着无风带的信息,随后餐厅的背景音乐重新流淌开来,温柔地覆盖了这片被命名为“玻璃海”的寂静海域。

他和她之间,那些未曾言明的过往与此刻刻意维持的距离,也仿佛被这片无风的海凝固成了静默的标本,等待着未知的潮汐将其唤醒。

——

第七页,海知道答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