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入职那天,负责人拍着桌子跟你保证的样子吗?“放心,咱们这儿敞亮,一天100块工资,天天有20块饭补,干一天给一天的钱,绝不差事儿。”当时你心里还挺暖,觉得遇上了实在人,压根没细问什么试用期、离职手续——毕竟谁能想到,这些“没说的”,后来会变成他们赖账的由头。
上工头几天,你干得格外卖力。早上怕迟到,天不亮就爬起来赶公交;午休时舍不得花钱,就啃自带的馒头;就连有天家里突然停电,你都急得满头大汗,一边跟负责人发消息说“可能晚半小时到”,一边拎着包往公司跑,生怕耽误了活儿。可那天下午,就有人冷冰冰地跟你说:“迟到就得扣钱,这是规矩。”你把手机里的消息记录给他看,对方眼皮都没抬:“规矩就是规矩,特殊情况不管用。”那时候你心里就有点堵,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再争辩。
日子一天天过,你算着发薪日越来越近,心里也跟着盘算:按100块一天算,干了26天就是2600,加上每天20块饭补,总共3120块,够交下个月房租了。可真到了约定发钱的那天,手机银行的提醒音从早响到晚,偏偏没有那笔工资的动静。你试着发消息问负责人:“哥,工资今天能到吗?”消息发出去,像掉进了深不见底的黑洞,连个已读都没有。晚上你又打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挂断,再打,直接成了忙音。
接下来的几天,你像疯了一样联系他们:微信发了十几条,电话打了几十遍,从一开始的客气询问,到后来的焦急催促,再到最后的近乎哀求,可对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头像不亮,电话不接,连公司大门都锁得紧紧的。你站在空荡荡的楼道里,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考勤记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些天起早贪黑的活儿,那些省吃俭用的日子,难道就这么白干了?
被逼到绝路的那天,你揣着所有证据找上门,敲了半天门才有人开。一进去就看到那几个眼熟的同事,你强压着怒火说:“把工资结一下吧,该给多少算多少。”可他们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互相使眼色,没人搭理你。你急了,掏出手机就要报警,这时候才有个戴眼镜的站起来,指着你鼻子喊:“你这人怎么回事?多大点事要报警?至于吗?”
警察来了之后,他们的态度更横了。那个戴眼镜的抢着说:“她试用期没过,本来就不该给全薪!再说了,她没办离职手续,我们怎么发钱?”你当时就懵了:“试用期?入职时谁跟我说过有试用期?离职手续?你们连人都找不着,我跟谁办去?”你把考勤记录、聊天记录全翻出来,可他们要么说“这不算数”,要么就装没看见。
拉扯了半天,那个负责人终于露面了,含糊其辞地说:“这样吧,给你300块,这事就算了。”你气得手都抖了:“26天,按你们说的100块一天也该2600,加上饭补520,怎么就剩300了?”他眼皮一耷拉:“就这些,爱要不要。”你咬着牙刚想说“要”,他又补了一句:“今天没钱,下个月再说吧。”
那一刻你是真的累了。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发现工资不对时的疑惑;从发薪日空等的焦急,到联系不上人的愤怒;从上门讨说法的鼓起勇气,到被他们倒打一耙的委屈;再到听到“下个月给”时的彻底无力——你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跳梁小丑,拼尽全力争的,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笑话。
走出那栋楼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风一吹,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你不明白,为什么认真干活的人要被这么欺负,为什么说话不算数的人能那么理直气壮,为什么自己明明占着理,却连一句公道话都讨不来。手里空空的,心里也空空的,只有那句“下个月再说”像根刺,扎得你又疼又冷——谁知道下个月,他们又会编出什么新花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