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清河镇的波折与转机
初到清河镇
朱重四带着干粮样品和几个伙计,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清河镇。刚进镇,他们就感受到了这里商业的热闹氛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
朱重四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后,便开始四处打听镇上有影响力的商家。经过一番询问,他得知镇上最大的粮行老板孙福,在当地很有威望,人脉也广。如果能与他合作,干粮的销路或许就能打开。
朱重四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了孙福的粮行。“孙老板,久仰大名。我是从外地来的,带来了一种特别的干粮,想与您合作,在清河镇推广。”朱重四客气地说道。
孙福上下打量了朱重四一番,慢悠悠地说:“哦?不知是何种干粮?这清河镇上做干粮生意的可不少,你的干粮有何独到之处?”
朱重四赶忙打开样品,介绍道:“孙老板,您看我们这干粮,采用优质的粮食,加入蜂蜜、芝麻等配料,口感酥脆香甜,而且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特别适合长途商旅。”
孙福拿起一块干粮尝了尝,微微点头:“味道倒是不错。但合作之事,我还得考虑考虑。你先把样品留下,过几日再来听消息。”
遭遇同行排挤
然而,朱重四没想到,他在清河镇的行动引起了当地一些同行的注意。这些同行担心朱重四的干粮会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于是开始暗中使坏。
一天,朱重四正在街上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对象,突然一群人围了过来。为首的是当地一家干粮店的老板王麻子,他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外地来的卖干粮的嘛,听说你到处推销你的干粮,想抢我们的生意啊?”
朱重四气愤地说:“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各凭本事。我只是正常推广,何谈抢生意?”
王麻子冷笑一声:“哼,在清河镇,就得守我们的规矩。识相的,赶紧滚,不然有你好看的!”
说完,他一挥手,手下的人便开始推搡朱重四和他的伙计。朱重四和伙计们奋力反抗,但对方人多势众,他们渐渐处于下风。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清河镇闹事!”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清河镇的捕头李勇。
王麻子等人见势不妙,立刻四散而逃。李勇走过来,扶起朱重四:“你们没事吧?这些人太嚣张了,我一定会严惩他们。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来清河镇做什么?”
朱重四感激地说:“多谢捕头搭救。我们是来清河镇推广干粮的,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
李勇听了,笑着说:“你们的干粮若真有那么好,我倒是可以帮你们宣传宣传。我认识不少镇上的商家。”
转机出现
朱重四喜出望外,连忙向李勇详细介绍了干粮的特点和优势。李勇听后,很感兴趣,当天就带着朱重四去见了几位他认识的商家。
这些商家品尝了干粮后,都表示愿意合作。其中一位布庄老板说:“这干粮确实不错,我们布庄经常有商旅往来,他们对这种便于携带的干粮需求很大。我可以帮你们代销。”
有了这些商家的支持,朱重四在清河镇的局面逐渐打开。与此同时,孙福那边也传来消息,他经过考虑,决定与朱重四合作。
“朱老板,我看了你的干粮,也打听了你的为人。我愿意和你合作,一起在清河镇推广。”孙福对朱重四说道。
朱重四心中大喜,与孙福签订了合作协议。有了孙福的加入,再加上之前其他商家的支持,朱重四成功在清河镇打开了干粮的销路。
红巾军的消息
在朱重四忙于清河镇事务时,我在村子里也得到了红巾军的消息。红巾军经过整顿,成功击退了元朝军队的进攻,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爹,红巾军打了胜仗,局势稳住了!”朱重七兴奋地跑来告诉我。
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红巾军转危为安,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或许能继续下去。但我也知道,未来依然充满变数。清河镇的干粮生意虽然有了起色,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而与红巾军的合作,在经历这次波折后,又该如何深化?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接下来,我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我决定和家人一起商量,为“同心酿”和干粮生意的未来制定更长远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