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出现在年世兰承宠数月后。年世兰有了身孕。
消息传来,年世兰惊喜交加。胤禛面上也露喜色,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凝重。德妃的赏赐很快到了,丰厚依旧,却特意“叮嘱”宜修要好生照看年侧福晋的胎,言语间隐晦地强调了“稳妥”二字。
年世兰沉浸在喜悦中,未曾察觉这些暗流。她第一时间跑到宜修院中报喜,脸上是初为人母的憧憬与幸福:“姐姐!姐姐!我有了!我有王爷的孩子了!”
宜修脸上瞬间绽放出比年世兰更灿烂惊喜的笑容,一把拉住她的手,眼中竟似有泪光闪动:“真的?!太好了!佛祖保佑!这真是天大的喜事!” 她激动地抚着年世兰的小腹,“妹妹放心,姐姐定会护好你和孩子!从今日起,你院里的饮食起居,姐姐亲自过问!定要让小阿哥平平安安降生!” 她刻意强调“小阿哥”,让年世兰更加欢喜。
胤禛来时,正看到宜修对年世兰事无巨细地叮嘱安胎事宜,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切与紧张,甚至超过了她自己当初怀孕时。胤禛心中那点因年家势力而起的隐忧,在宜修这份“无私”的关怀面前,似乎也淡了些。
“小宜费心了。”胤禛道。
宜修抬头,眼中是纯粹的高兴与郑重:“爷说的哪里话。年妹妹的孩子,也是妾身的孩子,是王爷的骨血。妾身身为嫡母,护佑府中每一个孩儿平安,是分内之事,更是心之所愿。” 她看向年世兰,语气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妹妹只管安心养胎,万事有姐姐在。”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冠冕堂皇,将嫡母的责任与对姐妹的关爱完美融合。胤禛无法反驳,甚至心生感动。年世兰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只觉自己遇到了天下最好的姐姐。
宜修说到做到。年世兰的饮食汤药,必经她心腹嬷嬷和可靠太医双重查验。她的院落守卫森严,等闲人等不得擅入。赏赐如流水般送入年世兰院中,皆是上等滋补品和安胎之物。她甚至每日亲自去探望,陪年世兰说话解闷,安抚她因孕期反应而起的烦躁情绪。
这一切,落在王府众人眼中,宜修“贤德无双”“爱重子嗣”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连一向沉默安静的冯若昭,看宜修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心的敬服。
然而,在无人知晓的暗处,宜修的心腹太医,早已得了的指令:年侧福晋的胎,务必好好保其平安,但若遇艰难抉择,以孩子为重。
同时,那些经由宜修手送去的、被重重查验过的“安胎补品”中,有一味极其温和、几乎无法被察觉的药材,其作用并非害胎,而是……稳固母体元气,平衡阴阳,极大降低生产风险,并有微弱导引之效,使胎儿更易是……女胎。这是宜修从江湖秘方中寻得,经心腹太医改良,确保万无一失。她要年世兰平安生下孩子,一个女儿。这既能彻底收服年世兰的心,让年家感恩,又能完美避开胤禛和德妃最深的忌讳,还将在王府内外,为她赢得无与伦比的贤名与威望。
﹉
怀胎十月,波澜不惊。期间德妃与胤禛多次暗示,都被宜修不声不响地挡了回去,并一再强调这胎交给她让他们安心。在宜修滴水不漏的“照拂”下,年世兰的胎像异常安稳,连孕吐都较常人轻微许多。这更让她对宜修感激涕零,视若亲姐。这是上一世从未有过的局面。
康熙五十三年秋,年世兰临盆。
产房内,年世兰的痛呼声带着初产妇的恐惧。宜修亲自守在门外,神色凝重,如同自己生产一般。胤禛亦被惊动,虽未如宜修生产时那般告假全程守候,却也遣了苏培盛在外听信。
时间一点点过去,产房内声音渐弱,气氛凝重。接生嬷嬷满头大汗出来,面带忧色:“福晋,年侧福晋有些力竭,胎位……似乎稍有不顺……”
宜修的心猛地一沉,脸上血色褪尽,眼中瞬间布满惊惶与痛楚,仿佛感同身受。她不顾身份,一步上前紧紧抓住嬷嬷的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坚定:“嬷嬷!务必保她们母子平安!用最好的药!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告诉世兰妹妹,姐姐在外面等她!让她挺住!为了孩子,一定要挺住!” 她转头对剪秋嘶声道,“快去!把我库里那支百年老参拿来!切片给侧福晋含上!快!”
这番情急之下的举动,那份发自肺腑的担忧与不顾一切的维护,让在场所有人心头震动。连苏培盛都暗自感叹福晋对年侧福晋真是掏心掏肺的好。
剪秋飞奔而去。宜修在门外来回踱步,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诸天神佛保佑。那份焦灼与虔诚,无人能怀疑。
或许是宜修送去的百年老参吊住了元气,或许是宜修那份“姐妹情深”给了年世兰力量,也或许是宜修早先那些“稳固母体”的补药起了作用。
在黎明破晓前,一声比弘晖出生时稍显柔弱、却同样清亮的婴儿啼哭终于响起!
“生了!生了!恭喜王爷!恭喜福晋!恭喜年侧福晋!是位漂亮的小格格!” 嬷嬷疲惫却欢喜的声音传出。
“格格?”门外众人心思各异。胤禛听到消息,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松开,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是格格就好。他面上露出笑容:“好!母女平安就好!赏!重重有赏!”
宜修更是如释重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比朝阳更灿烂、更真心的笑容,眼中甚至涌出了激动的泪水:“谢天谢地!谢天谢地!世兰妹妹受苦了!格格好!格格是额娘的贴心小棉袄!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她迫不及待地对嬷嬷道,“快!快抱出来让我看看!”
当襁褓中那个粉雕玉琢、眉眼依稀可见年世兰绝色的小女婴被抱到宜修面前时,她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指尖轻柔地拂过婴儿娇嫩的脸颊,口中不住地赞叹:“真漂亮!像极了世兰妹妹!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年世兰产后虚弱,得知是女儿,心中虽有一瞬未能为王爷诞下阿哥的失落,但看到宜修抱着孩子那发自内心的喜爱与珍视,听到她毫不作伪的夸赞,那份失落瞬间被巨大的温暖和感激取代。她拉着宜修的手,泪流满面:“姐姐……谢谢你……没有你,我……”
“傻妹妹,说什么傻话!”宜修打断她,将孩子轻轻放在她枕边,温柔地为她擦去眼泪,“你平安生下孩儿,就是最大的功劳!瞧瞧我们的小玲珑,多可人疼!姐姐疼她,就跟疼晖儿一样!你呀,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好好养身子,把我们的掌上明珠养得白白胖胖的!”
宜修对年世兰母女的呵护备至,对这位小格格的真心疼爱,至少表面如此,如同春风化雨,彻底征服了王府上下。
连胤禛都不得不承认,宜修这个嫡母,做得无可挑剔,这也让他对这般大气贤德的女子更加喜爱。
年羹尧得知妹妹平安产女,正是因为府上福晋对其照顾有加,心中亦是感念。冯若昭更是将宜修视为楷模,言行愈发恭谨。
经此一事,宜修在雍亲王府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她不再仅仅是掌控中馈的嫡福晋,更是所有人心目中仁慈宽厚、爱护子嗣、善待姐妹的“主心骨”。这份威望,是她用三年苦心经营和一场精心策划的“姐妹情深”大戏换来的,为她所筹谋的大业添上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