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寒风卷着雪粒子,无情地拍打在研究所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林砚裹紧大衣,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白雾,他伸手推开吱呀作响的门,消毒水混合着金属的冷腥气扑面而来。
走廊尽头的实验室亮着灯,周凛的身影被晕黄的灯光拉得很长。他正俯身调试一台精密仪器,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按键上翻飞,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冷峻。听到脚步声,他头也不抬地开口:“迟到了17分钟。”
林砚无奈地笑了笑,将怀里裹着保温袋的咖啡放在实验台上:“你就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说句‘早上好’?外面雪太大,公交车抛锚了。”
周凛终于抬起头,接过咖啡抿了一口,眉头微微舒展:“谢谢。”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仪器出了点问题,可能要通宵。”
林砚挑了挑眉,拉开椅子坐下:“算我一个。”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在实验室度过漫漫长夜。自从三年前,两人在这所专攻量子物理的研究所相遇,这样的场景便时常上演。
周凛是天才研究员,年纪轻轻就在量子纠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却因性格孤僻被同事们疏远。而林砚则像一束温暖的光,总能用恰到好处的玩笑打破实验室的沉闷。起初,周凛对这个总爱往自己实验室跑的同事很是不耐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习惯了林砚的存在。
深夜,实验室的挂钟指向凌晨三点。林砚揉着发酸的眼睛,转头看向还在电脑前忙碌的周凛。他的侧脸在屏幕蓝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苍白,眼下乌青明显。
“歇会儿吧。”林砚递过去一块巧克力,“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周凛接过巧克力,却没有吃,只是盯着电脑屏幕说:“这个数据不对,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林砚凑过去,仔细查看数据,突然眼睛一亮:“会不会是观测角度的问题?我们一直从正面观测,要是换个侧面试试呢?”
周凛的手指在键盘上一顿,随即快速输入指令。随着仪器重新运转,屏幕上的数据开始发生变化,原本杂乱无章的曲线渐渐变得规律起来。
“成功了!”林砚兴奋地跳起来,不小心撞翻了桌上的咖啡。棕色的液体在实验报告上晕开,他尴尬地吐了吐舌头:“抱歉,我收拾一下。”
周凛却笑了,这是林砚第一次见他笑得如此放松:“没关系,数据已经保存好了。”他看着林砚手忙脚乱的样子,心里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悄然松动。
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窗洒进来,给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林砚抬头,正巧对上周凛的目光,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谢谢你,林砚。”周凛轻声说,“不只是今天,还有这三年。”
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别开脸,耳尖泛红:“说什么呢,我们可是搭档。”
周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在这个寂静的深夜,在量子纠缠的神秘世界里,两颗孤独的心,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共振频率。
从那以后,实验室里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周凛开始会主动给林砚带早餐,而林砚也不再只是用玩笑来打破沉默。他们一起讨论课题,一起在深夜的实验室里等待数据,也一起在清晨的雪地里漫步回家。
在量子的世界里,两个本不相关的粒子会产生神秘的关联;而在现实中,两个性格迥异的灵魂,也在朝夕相处中,产生了超越友情的羁绊。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知道,只要彼此相伴,再难的课题都能攻克,再黑的夜都能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