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清晨。
林溪刚走进实验楼,就感觉气氛异样。走廊里比平时嘈杂,几个低年级的学生聚在一起,兴奋地对着手机指指点点,看到她进来,目光瞬间聚焦,窃窃私语声陡然大了起来。
“就是她吧?”
“药学系…女生…L…都对上了!”
“天啊,真的是我们系的?马嘉哲的‘结构顾问’?”
“看着好普通啊,怎么搭上的?”
林溪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她快步走向自己的实验室,越靠近,议论声和探究的目光越是密集。手机疯狂震动,屏幕上不断弹出各种陌生号码的来电和信息提示,社交媒体软件的图标上瞬间堆满了鲜红的99+。
她刚推开实验室的门,就被里面的景象惊呆了。
导师李教授脸色铁青地站在她的实验台旁,旁边站着系主任和两个神情严肃的校保卫处人员。她的实验台一片狼藉——几本摊开的《药物化学》和《波谱解析》被粗暴地翻动过,几张写着潦草旋律草稿和分子结构式对比的演算纸散落在地上,最刺眼的是,她那个视若珍宝、用来辅助思考的定制苯环模型(比普通实验室的精致许多),被摔在地上,一个碳原子连接杆断裂了。
系主任林溪同学!
系主任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难以置信
系主任请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他指着地上散落的纸和模型,又举起自己的手机,屏幕上赫然是热搜第一的爆红词条——#马嘉祺神秘顾问L疑为药学系女生#。配图是几张模糊的偷拍:林溪进出实验楼的背影,一张她坐在窗边看手机(屏幕被P上了马嘉祺的照片),还有一张放大的、她实验台上那个苯环模型的照片,与马嘉祺工作室书架上的模型细节高度吻合。
林溪我…
林溪喉咙发紧,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急速褪去,留下冰冷的苍白。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狼藉的实验台,最终落在导师李教授脸上。李教授眼神复杂,有失望,有担忧,更多的是被卷入这种娱乐风暴的愠怒。
林溪主任,李老师
林溪的声音出乎自己意料的平稳,尽管指尖在微微颤抖
林溪我确实与马嘉祺先生的工作室有合作。
系主任合作?什么合作?一个药学系的学生,去给流行歌手当‘结构顾问’?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系主任的声音拔高,带着被愚弄的愤怒
系主任你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况吗?记者把实验楼前后门都堵死了!电话打到院长办公室了!我们药学院的名声,严谨的学术声誉,都要被你这种…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拖累了!
李教授主任!
李教授忍不住开口,试图缓和
李教授林溪平时在实验室的表现一直很优秀,科研态度也很端正…
系主任端正?端正到去掺和娱乐圈的事情?还搞出这么大动静?!
系主任打断他,指着窗外
系主任你看看!这像话吗?!这里是大学,是搞科研的地方,不是追星炒作的片场!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学生会的干事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主任!不好了!楼下…楼下记者太多了!保安快拦不住了!他们喊着要见林溪学姐!”
喧闹的人声和相机的快门声隐隐从楼下传来,如同逼近的潮水。
林溪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慌乱已被一种近乎冰冷的清醒取代。她弯腰,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那个断裂的苯环模型,手指拂去上面的灰尘,紧紧握在手心。那冰冷的塑料触感,奇异地给了她力量。
林溪主任,李老师
她的声音清晰,一字一句
林溪我与马嘉祺工作室的合作,是正式的、基于专业知识的顾问咨询工作。我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具体内容恕我无法透露。但我可以保证,这与我作为药学系学生的本职学习和研究课题没有任何冲突,更没有利用学校的任何资源或名义。
她举起手中的模型,断裂的连接处触目惊心
林溪这是我的私人物品,一个思考工具。它出现在我的实验台上,就像计算器、笔记本一样正常。至于网上的猜测和偷拍,是侵犯我个人隐私的行为。我从未主动透露过任何信息,也从未想过以此‘哗众取宠’。
她看向系主任,眼神坦荡而坚定
林溪我热爱药学,我的志向在实验室,在未来的新药研发。外面的喧嚣,与我正在进行的手性药物拆分效率优化实验无关,与我的毕业论文开题无关,更与药学院的学术声誉无关。清者自清。如果学校认为我的行为造成了困扰,我愿意接受任何基于事实的调查。但现在,请允许我继续完成今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我的样品还在仪器里。
她说完,不再看任何人,径直走向那台还在运行的HPLC仪器,仿佛周围的一切纷扰都成了背景噪音。她专注地检查着屏幕上的色谱峰,记录数据,动作一丝不苟,背影挺直得像一棵在疾风中扎根的小树。
系主任被她的冷静和条理噎了一下,脸上的怒容僵住,一时竟不知再说什么。李教授看着林溪专注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心疼。保卫处的人面面相觑。
楼下的喧哗声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