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宫内。
太后听着心腹嬷嬷的禀报,眼底暗沉。她缓缓合上名册,望向窗外。
春雪渐融,朱墙依旧。
可有些事,她等得起,有些人却未必肯等。
果然到了选秀之时,太后还是选择了搞事情。
只因身边的竹溪为他汇报了一位特殊的秀女。
那位秀女乃是大理寺甄远道之女甄嬛,一身书卷气,面貌竟与柔则极为相似。
太后并不清楚当时的情行。
只觉得按照皇帝当时为柔则所做的那些应当也称得上是一句情根深重。
只是她想要做手脚,别人却未必愿意当她手中棋子。
甄嬛何等聪慧,如果太后不以强权压人,甚至如今皇帝正在对太后虎视眈眈,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仅仅使一些小手段都被甄嬛轻松化解。
原先应当进后宫的一众人马全都要么打道回府,要么被其他王室宗亲看上。
有一些秀女家中直接拒绝,毕竟家里也不是不能把未来附加环境挑选的更好一些,也没必要在这上面碰跟头,皇室宗亲也是要面子的,知道后也就不再过多纠缠。
太后实在不明白了,怎么会有人拒绝明晃晃的荣华富贵呢?她就差明面上告诉那个甄嬛只要你进宫就一定能得宠了。
太后乌雅氏真是不识好歹!
太后气的头都开始有些疼了。
按照前置条件来说,柔则已经因为难产去世了。
但是为什么说当初方雨是勉强接受前置条件不可改这件事儿呢?
这就是说有一点点操作空间的,只要与剧本中的某一处对上,那么前置条件有没有也就无需再议了,毕竟说到底都是主角的磨难。
所以宜修并没有当上皇后,她现在是娴妃。
并且清楚的意识到皇帝是不可能选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当皇后的,所以她现在重心跟乌拉那拉氏想的所期望的地方有些偏了。
太后为了自己的家族自然要尽心尽力再扶一个人上去。
可惜道路过于艰难,失败了。
甚至哪怕将甄嬛的画像递到皇帝面前,对方都没有半分动容。
胤禛自然是对于太后接二连三的骚扰有些厌烦。
有道是癞蛤蟆趴脚面儿不咬人,它光膈应。
随便使了些手段,便让太后无暇顾及其他。
并想出了各种理由一再拒绝朝中要求自己立皇后的请求。
他心中的妻子永远都只能有一位
可惜他们再也没有相见的可能。
直到有一次宫廷宴上,胤禛看到了一位大臣的女儿。
笑起来明媚如春日桃花。
与那总是在桃树上的身影竟隐隐有些重合,令他不由一阵晃神。
刚要说些什么时,耳旁似是幻听般不断想起那道熟悉欢快的声音。
哇!她和我长得好像呀!
我喜欢她的样子!
你也喜欢吗?
那你去好了,我要走了。
我不允许!任何人不能因为与我相像而获得你的喜欢!
恶心!
你可以喜欢她的任何,唯独不能是喜欢像我!
太恶心了!
声音不断在脑海中回荡,因为他刚才产生出的一瞬恍惚,不断鸣响名为愧疚与怀念的钟声。
回过神来后,胤禛一如往常般端做在上方,隐于龙袍之下,一抹鲜艳的红色偶尔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