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高中随笔
本书标签: 幻想 

18.画

高中随笔

季晚的修复工作室藏在城西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深处,门口只挂着一块朴素的木牌,上面用瘦金体写着"晚照轩"三个字。这是她祖父留下的老房子,经过改造后成了她的工作室兼住所。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地照进来,在陈旧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季晚正俯身在宽大的工作台上,小心翼翼地用细毛笔蘸取特制溶剂,轻轻点在一只宋代青瓷碗的裂缝处。她的动作极轻,仿佛对待的不是一件器物,而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门铃突然响起,季晚皱了皱眉。她没有预约客户,这个时间也不该有人来访。放下毛笔,她擦了擦手走向门口。

门外站着一个高个子男人,约莫三十出头,穿着剪裁考究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箱。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漆黑如墨,却又亮得惊人,像是能看透人心。

"季晚女士?"男人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

"是我。您是..."

"程墨。"男人简短地自我介绍,"我有一幅画需要修复,听说您是城里最好的古画修复师。"

季晚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这个叫程墨的男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让她本能地警惕起来。但职业素养让她侧身让开了门:"请进吧,不过我需要先看看画作的情况。"

程墨点点头,跟着她走进工作室。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四周,在墙角的红木书柜和博古架上停留了片刻,那里陈列着季晚祖父留下的各种古董和修复工具。

"就是这幅。"程墨将皮箱放在工作台上,输入密码打开,取出一个细长的木盒。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卷用丝绸包裹的画轴。

季晚也戴上手套,接过画轴。当她缓缓展开时,一幅民国时期的仕女图呈现在眼前。画中是一位穿着淡紫色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一棵海棠树下,面容温婉。画作表面有明显的污渍和裂纹,颜色也有些褪色。

"年代大约在1920到1930年间,纸本设色,保存状况一般。"季晚专业地评估着,"表面有霉斑和水渍,颜料层也有脱落。不过可以修复。"

她抬起头,却看到程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她——那眼神中有探究,有期待,还有某种她读不懂的情绪。

"怎么了?"季晚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

"没什么。"程墨收回目光,"只是觉得...你和画中的女子有几分相似。"

季晚重新看向画作,这次她仔细端详画中女子的面容。确实,那眉眼间的神韵与自己有几分相像,特别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这个发现让她心头掠过一丝异样。

"巧合而已。"她淡淡地说,将注意力转回专业问题,"这幅画对您很重要?"

程墨的表情变得复杂:"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秘密。"

季晚没有追问客户的私事,这是她的职业准则。她开始详细检查画作的状况,用放大镜观察每一寸画面。当她检查到画作右下角时,突然发现了一处微小的异常——那里的纸张厚度似乎与其他地方不同。

"程先生,这幅画可能..."她犹豫了一下,"可能有夹层。"

程墨的眼睛亮了起来:"您能确定吗?"

"需要进一步检测。"季晚拿出专业的侧光设备,倾斜照射画作表面。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纸张确实显示出微妙的层次差异。

"如果真有夹层,分离过程会很危险,可能会损坏原作。"季晚严肃地说,"您确定要这么做吗?"

程墨毫不犹豫地点头:"请务必尝试。费用不是问题。"

就这样,季晚接下了这个不寻常的委托。程墨预付了高额定金,并约定两周后再来。临走时,他在门口停顿了一下:"季小姐,您...真的不认识画中的人吗?"

季晚摇头:"民国时期的画作,我怎么可能认识?"

程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季晚全身心投入到画作的修复中。她先小心清理表面的污渍,加固松动的颜料层。当基础修复完成后,她开始着手处理那个可疑的区域。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季晚使用特制的酶溶液软化表层的胶水,然后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工具一点点分离纸张。整整三天,她几乎不吃不睡,全神贯注于这项精密工作。

第四天凌晨,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时,季晚终于成功分离了表层。下面果然藏着另一幅画——同样的仕女,但更加精美传神。画中女子佩戴着一条蓝宝石项链,站在同样的海棠树下,但背景中多了一座西式建筑。

最令季晚震惊的是,那条项链与她母亲留下的遗物一模一样。她颤抖着手从脖子上取下从不离身的项链,与画中对比——相同的蓝宝石,相同的银质链条,甚至吊坠的纹路都分毫不差。

"这不可能..."季晚喃喃自语。母亲曾说过,这条项链是外祖母留下的唯一遗物,而外祖母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失踪了,连照片都没留下。

她突然想起程墨说的话——"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秘密"。难道...这与她的家族有关?

季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检查画作。在夹层画作的背面,她发现了一行几乎褪色的小字:"海棠依旧,人面何处。1927年春,赠爱妻宛瑜。"

宛瑜...这个名字在她脑海中激起一阵涟漪。母亲曾无意中提到过,外祖母的名字里有个"瑜"字。会是巧合吗?

正当她陷入思绪时,工作室的门铃再次响起。透过监控,她看到程墨站在门外,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一周。

季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门。程墨一进门就察觉到她的异样:"您发现了什么?"

季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视他的眼睛:"程先生,这幅画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画中女子佩戴的项链与我的一模一样?"

程墨的表情从惊讶迅速转为某种复杂的了然:"果然如此...我就知道没找错人。"

"什么意思?"

程墨深吸一口气:"这幅画原本属于我祖父。他临终前告诉我,画中藏着一个秘密,与一个叫'宛瑜'的女子有关。我花了三年时间寻找线索,直到三个月前,我在一场古董拍卖会上看到了你。"

季晚睁大了眼睛:"你...跟踪我?"

"不,是命运。"程墨摇头,"那天你戴着那条项链。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祖父留下的老照片里,宛瑜就戴着它。我开始调查你的背景,发现你的外祖母确实叫林宛瑜,1928年从上海神秘失踪。"

季晚感到一阵眩晕,扶住了工作台。这个陌生人竟然知道她外祖母的名字,而她对此一无所知。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现在?"她声音微颤。

程墨的目光变得柔和:"因为有些秘密埋藏太久,是时候揭开了。我祖父...和你外祖母之间,有一段被历史掩埋的故事。"

他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老旧的信封,递给季晚:"这是我祖父的日记片段。我想,你有权利知道真相。"

季晚接过信封,却没有立即打开。她感到一种奇怪的预感,仿佛一旦打开这封信,她平静的生活将不复存在。

"我需要时间..."她低声说。

程墨理解地点点头:"我会给你空间。但请记住,无论发现什么,我都会帮助你。这不是偶然,季晚。我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

他离开后,季晚独自站在工作室里,手中握着那封可能改变一切的信。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她感觉世界已经不同了。

她缓缓展开信纸,上面是褪色的钢笔字迹:

"1927年4月15日。今天终于完成了宛瑜的画像,却不敢公开示人。时局动荡,我们的爱情不容于世。她将随丈夫赴美,临行前我将真迹藏于仿作中,只望有朝一日..."

信的后半部分被水渍模糊,无法辨认。季晚的心跳加速,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心中形成——她的外祖母与程墨的祖父之间,可能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感情。

而这条项链,这幅画,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季晚轻轻触摸画中女子的面容,突然明白为什么程墨说她与画中人相似。如果这真是她外祖母,那么血缘的印记跨越时空,在她的面容上重现。

接下来的几天,季晚沉浸在修复工作的同时,也开始调查家族历史。母亲早逝,父亲对岳母的事知之甚少,她只能从零星的旧物和记忆中拼凑线索。

程墨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进展,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一种季晚无法抗拒的关切。第七天晚上,当季晚在紫外线下检查画作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在隐藏画像的背景建筑墙壁上,有一串几乎不可见的数字,像是某种密码。

她立刻打电话给程墨。不到半小时,他就出现在工作室门口,这次手里还拿着一本旧相册。

"我就知道画中会有线索!"程墨兴奋地说,翻开相册指着一张老照片,"这是我祖父在上海的故居,这串数字应该是保险箱的密码。"

季晚看着照片中的洋房,与画中背景一模一样。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她仿佛通过这幅画,与从未谋面的外祖母建立了某种联系。

"我们需要去上海。"程墨坚定地说,"那里可能有更多答案。"

季晚犹豫了:"这太突然了...我甚至不了解你。"

程墨突然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季晚,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请相信我,有些真相值得追寻。不仅为了我祖父,也为了你外祖母...还有你自己。"

他的眼神如此真挚,季晚发现自己无法拒绝。也许,她内心深处也渴望知道外祖母的故事,填补家族记忆的空白。

"好吧,"她最终点头,"但我需要先完成画作的修复。"

程墨露出释然的微笑:"当然。我会安排一切。"

那晚,当季晚独自躺在床上,回想这些天的种种,一个念头突然闪过——程墨对她外祖母的事如此执着,仅仅是为了完成祖父的遗愿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她翻身看向床头柜上的画作照片,画中女子的眼神温柔而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秘密。

而季晚隐约感觉到,这个秘密的核心,可能比她想象的更加惊人。

上一章 17.继承的陷阱3.0 高中随笔最新章节 下一章 19.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