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满满”菌菇汤店的玻璃门被推开时,风铃叮当作响。
傍晚的霞光斜斜地淌进来,给店内原木色的桌椅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边。
林疏墨走在前面,王昶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刚运动完的两人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汗水气息,却奇异地没破坏这温馨的氛围。
林疏墨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桌面。
王昶拉开对面的椅子,动作依旧带着点漫不经心的优雅,坐下时椅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随手拿起菜单翻看,目光扫过那些“增强免疫力”“补充能量”的汤品名称
嘴角又勾起那抹熟悉的、似笑非笑的弧度:“看来潘展乐是这儿的常客?连菜单都快背下来了。”
林疏墨抬眸看他,墨玉般的眸子里带着点探究:“你好像对别人的事很清楚。”
她没说“我们”,但语气里的意味不言而喻。
王昶放下菜单,琥珀色的眸子迎上她的视线,坦然得很:“训练中心就这么大,耳朵尖点,总能听到些有趣的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比如,有人为了练三周半跳,能在冰场泡到凌晨,连营养师准备的宵夜都忘了吃。”
林疏墨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事知道的人不多,只有教练和同组几个队员
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她没问,只是垂下眼帘,看着杯中晃动的冰水:“点好了?”
“嗯,”王昶朝服务员扬了扬下巴
报了两个招牌菌菇汤,又加了份凉拌木耳
“清淡点,适合刚运动完。” 他点的都是她能吃的,甚至考虑到了她对饮食的控制。
等待汤品上桌的间隙,两人间有种微妙的沉默
不是尴尬,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留白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次第亮起
给玻璃染上暖黄的光晕。
“你刚才那个卸力的回球,”王昶忽然开口
打破了沉默,语气里带着纯粹的好奇,“是花滑里的动作?”
林疏墨抬眸,点了点头:“捻转步的发力方式,稍微改了下。”
那种在高速旋转中突然改变重心、借力转向的技巧,被她硬生生搬到了羽毛球场上
王昶恍然大悟,琥珀色的眸子里闪过赞叹:“把冰上的东西用到羽球里,你是第一个。”
他是真心实意的佩服,这种跨项目的融会贯通,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对身体的绝对掌控力。
“你教得好。”林疏墨淡淡地回应
那句“像捻冰刀转弯”的指点,确实点醒了她。
王昶笑了,这次是真的笑,不是那种带着算计或慵懒的笑,而是轻松的、带着点愉悦的笑意
“我可没教你怎么接重杀。那是你自己悟的。”
王昶笑了,这次是真的笑
不是那种带着慵懒的笑
而是轻松的、带着点愉悦的笑意
:“我可没教你怎么接重杀。那是你自己悟的。”
他从不贪功,也从不低估对手的能力。
菌菇汤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香气浓郁。
奶白色的汤里浮着各种菌菇,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看着就暖意十足。
王昶率先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送进嘴里,满足地眯了眯眼:
嗯,确实不错,潘展乐没骗人。”
林疏墨也拿起勺子,小口地喝着。汤很鲜,温度刚好,顺着喉咙滑下去
熨帖了刚才运动后的燥热,也仿佛暖了她一直紧绷的神经。
她很少和队友之外的人一起吃饭,更别说像这样,和一个“对手”坐在街边小店,安安静静地喝汤。
“说起来,”王昶咽下嘴里的汤,状似随意地提起,“下周冰场有表演赛,你会去吧?”
“嗯,有我的节目。”林疏墨点头。这是早就定好的安排。
“那可得去看看。”王昶的语气带着点期待
“一直听说‘冰上女王’的表演有多惊艳,总得亲眼见见才不算遗憾
他说这话时,眼神很亮,像有星光落在里面。
林疏墨握着勺子的手顿了顿,抬眸看他:“只是表演赛,不是正式比赛。”
“那也值得看。”王昶说得笃定,“能把技术和美感结合到那种程度,本身就是一种极致。”
他懂,他明白那种在赛场上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赢得有风格的追求。
林疏墨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汤。
心里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他的认可,和别人不一样。
不是因为她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她的成绩,而是因为她的技术
她对项目的理解,她身上那种属于顶尖运动员的特质
这种认可,比任何赞美都更让她受用。
吃完饭,王昶很自觉地没提“谁输谁赢”的事,只是在走出店门时,慢悠悠地说
:“下次冰上见。到时候,可别手下留情。”
林疏墨站在台阶上,看着他被路灯拉长的身影,晚风拂起她额前的碎发。
她看着他转过身,琥珀色的眸子在夜色里依旧清晰,带着期待和挑战。
“不会。”她轻轻说,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
王昶笑了,朝她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夜色里。
他的背影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却莫名地让人觉得,他的脚步里带着点雀跃。
林疏墨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晚风吹过,带着夏末的凉意,却吹不散她身上残留的菌菇汤的暖意,也吹不散指尖那仿佛还存在的、击掌时的灼热触感。
她想起他说要去看她的表演赛,想起他眼里的期待,想起他最后那句“别手下留情”。
墨玉般的眸子里,
染上了除了训练和比赛之外的、更鲜活的情绪。
冰场
她的领域。
当慵懒的掌控者踏上她的冰面,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林疏墨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些,嘴角似乎还残留着菌菇汤的余温,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浅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