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冬已至,寒风料峭。国家体育总局冰上运动中心门口,大巴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
车身上贴着醒目的国旗和“中国花样滑冰队”字样。
林疏墨穿着国家队厚实的羽绒服,拉链拉到下巴,只露出清冷的眉眼和几缕被风吹拂的碎发
她最后一个登车,将随身的装备包放在行李舱,动作利落而安静
车内的气氛是熟悉的赛前紧绷与期待交织。队友们低声交谈着技术细节
教练翻看着最后的行程安排。林疏墨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墨玉般的眸子望向窗外熟悉的训练基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屏幕亮起。
来自乐乐:【疏墨!芬兰冷死了!下飞机就把我塞给你的暖宝宝贴上!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别学那些老外抗冻!等你比完赛,我掐着时差给你直播加油!干翻他们!】
后面跟着一连串夸张的“加油”表情包和一个冻得发抖的小人。
来自 昶:【赫尔辛基音乐厅旁边的咖啡馆,热可可不错。图片.jpg 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去坐坐。】
图片是俯瞰城市夜景的窗边一角,暖黄的灯光下,一杯热气袅袅的可可,旁边放着一本摊开的乐谱。
来自 王楚钦:【手腕护具在你背包外侧小袋。芬兰冰硬,热身充分。】
没有多余的话,却精准地知道她容易忽略的细节。
最后一条,来自 汪顺:【飞行时间长,注意活动下肢,预防水肿。平安。】
沉稳简洁,如同他本人。
四条信息,几乎同时抵达。来自不同的方向,带着不同的温度
却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地——芬兰,赫尔辛基。
林疏墨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悬停片刻,墨玉般的眸子映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她没有一一回复,只是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放回口袋
那份无声的牵绊,像一层无形的暖意,包裹着她踏上征途。冰晶匣的光芒似乎稳定了一些。
赫尔辛基的寒锋
芬兰的冷,是沁入骨髓的干冽。空气清透得像水晶,吸进肺里带着冰渣感
赫尔辛基体育馆(Helsinki Ice Hall)巨大的穹顶下,冰面的寒气混合着观众席隐隐的躁动,形成一种独特的赛场氛围。
林疏墨穿着国家队训练服,安静地在热身区做着最后的拉伸。她的目光沉静
仿佛周遭各国选手的交谈、教练的叮嘱、冰刀摩擦地面的声音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墨玉般的眸子只映着前方那片光洁的冰面,以及冰面之下,那个名为“完美”的目标。
他正在冰场另一端,闭目凝神,指尖习惯性地捻动,感受着冰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无数人心中的灯塔她看到了羽生结弦。
林疏墨的心跳平稳而有力,那份压力并未让她畏惧,反而像磨刀石,让她心中的冰锋更加锐利。
她移开目光,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肌肉的感知。
短节目《冰下之火》:烛火初燃
比赛日。
当广播念出“Lin Shu Mo, China”时,林疏墨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