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据点内,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唯有石壁上那些早已黯淡的星轨刻痕,在浓雾透入的微光下,反射出模糊不清的轮廓,如同古老岁月留下的黯淡疤痕。
林叶盘踞在石室中央,蛇躯紧贴着冰冷粗糙的地面,如同一尊陷入沉思的星辰雕塑。星云竖瞳紧闭,所有外放的气息和能量波动被收敛到极致,唯有鳞片下那些湛蓝的星图纹路,如同呼吸般极其缓慢地明灭流转,映照着他意识深处正在掀起的滔天巨浪。
“教授”的记忆数据碎片,如同被强行拆解的、布满尖刺的机械造物,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冰冷的知识、扭曲的野心和令人不安的禁忌。
【信息解析中…】 【关键信息整合:】
1. 沉渊之核:并非天然形成的能量源,而是远古时期某头强大星辰巨兽(推测位阶极高)在死亡时,其核心遭受了某种未知的、极度邪恶的力量污染后异变的产物。它蕴含着庞大却扭曲的星辰之力,更带有一种能侵蚀空间结构、污染精神本源的恐怖特性。星辉会对其命名为“沉渊”,意指其如同深渊般吞噬一切的污染性。它是启动那个名为“归墟”的最高机密项目的“钥匙”之一。
2. 星池与星髓之精:星池并非简单的能量汇聚点,而是某个古老种族——“星族”——用于祭祀、沟通高维存在甚至进行某种维度转换的能量池。其池底经过亿万载沉淀,会凝结出最纯净的星辰本源结晶,即“星髓之精”(星髓草是其未成熟形态?)。星髓之精的力量,是唯一能暂时中和“沉渊之核”污染、使其能够被安全接触和利用的“稳定剂”。
3. 目标优先级:星辉会(至少“教授”这一派系)的首要目标是获取“沉渊之核”,其次才是星池中的“星髓之精”。星髓草(成熟体)虽然珍贵,但只是备用选项或研究样本。这解释了为何石蜥小队在发现星髓草后,仍执着于寻找巨坑。
4. 归墟项目:信息高度加密且残缺。只知是星辉会倾尽资源的终极计划,与“沉渊之核”和“星髓之精”密切相关,目标地点指向一个名为“归墟”的加密坐标。其目的未知,但“教授”记忆碎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混合了极度狂热与恐惧的情绪。
5. 技术碎片:强制药剂的完整配方(副作用极大,需特定体质)、相位共振器的部分原理图(残缺且危险)、以及大量关于遗迹空间结构薄弱点的探测数据。这些数据此刻正与林叶新生的【空间结构感知(微弱)】本能相互印证,让他对这片遗迹的空间构造有了更清晰、更立体的认知。
6. 机械飞升与血脉压制:“教授”对自身机械改造的狂热,以及对血肉之躯的鄙弃,都源于一种对“永恒”和“绝对理性”的扭曲追求。然而,在记忆碎片的最深处,林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连“教授”自身可能都未察觉的…对林叶身上远古星辰血脉的恐惧?那是一种低等造物面对生命本源更高存在时的本能战栗。
信息洪流逐渐平息,沉淀下来的,是冰冷的结论和更沉重的疑云。
星辉会的野心远超想象。“沉渊之核”的危险性也远超预估。那并非简单的能量源,而是一个足以污染乃至毁灭一片区域的恐怖炸弹。星辉会想要得到它,目的绝不可能是为了世界和平。
而星池,这座远古星族留下的遗迹核心,其价值和危险性也同样被大大低估。它不仅是能量源,更可能涉及到更高维度的秘密。守护者那跨越空间的绝对抹杀能力,就是明证。
自己该何去何从?
林叶的意识核心如同超负荷运转的星辰,冰冷地权衡着每一个选项的利弊。
选项一:优先探索星池,吸收剩余星辰核心碎片。
· 利:能最快速度提升血脉融合度,强化实力。星辰核心碎片与他血脉同源,吸收风险相对可控(只要不过度惊动池底存在)。实力是应对一切危机的根本。
· 弊:极易惊醒星池底部的恐怖存在。守护者的警告言犹在耳。且“教授”虽死,但星辉会绝不会放弃,后续的麻烦很快就会到来。时间可能不够。
选项二:优先探查巨坑,尝试接触或破坏“沉渊之核”。
· 利:若能阻止星辉会得到“沉渊之核”,等于破坏了其“归墟”计划的关键一环。若能掌控甚至破坏那东西,或许能一劳永逸地消除这个污染源。
· 弊:极度危险!“沉渊之核”的扭曲污染特性对精神侵蚀极强,自身星辰血脉虽有一定抗性,但未必足够。巨坑区域空间结构不稳定,且可能残留其他陷阱。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选项三:立刻离开遗迹,远遁山脉深处。
· 利:避开即将到来的风暴,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利用现有收获潜心进化,待实力足够再图后续。
· 弊:坐视星辉会可能得到“沉渊之核”,未来可能面对一个更可怕、更无法抗衡的敌人。且星池的奥秘和星辰核心碎片的诱惑,就此放弃实在不甘。
三个选项,三条道路,每一条都布满荆棘,每一条都通向未知的迷雾。
林叶的蛇尾无意识地轻轻拍打地面,发出极其细微的“嗒嗒”声,在寂静的石室中回荡。星云竖瞳缓缓睁开,冰冷的银芒在黑暗中如同两盏微型的星辰。
他做出了决定。
风险与收益必须平衡,但有些风险,无法逃避。
星辉会对“沉渊之核”的志在必得,意味着即使他此刻离开,未来也必然会对上掌握着“归墟”力量的星辉会。届时,对方的实力只会更加强大。被动逃避,等于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而星池底部的恐怖存在,虽然危险,但其行动似乎受到某种限制(否则早已亲自出手抹杀所有闯入者),并且似乎对同源的星辰血脉存在一丝微妙的“容忍”。这或许是可以利用的机会。
那么,答案就清晰了。
优先提升实力,但目标需要调整。不再贸然吸收星池边缘那些可能触动“枷锁”的星辰核心碎片,而是转向另一个同样能提升实力、且风险相对可控的方向——
他意念微动,【噬能空间(LV2)】开启。那十五块从石蜥身上汲取的、蕴含着精纯土系/岩石系能量的碎片悬浮其中。
【高纯度岩石能量碎片(LV3)】 【状态:稳定(时间停滞力场)。】 【效果:可吸收强化防御类天赋/技能,或用于土系/岩石系能力觉醒。】
他的星辰血脉与纯粹土系能量契合度不高,直接吸收事倍功半。但【噬能空间】的另一个功能,他至今还未尝试深入开发——【能量转化】。
根据系统信息和自身感知,LV2的噬能空间已初步具备将不同属性能量转化为空间之力或宿主所需特定属性能量的基础能力,只是效率较低。
而这些岩石能量碎片,性质稳定,能量纯度极高,正是尝试能量转化的绝佳材料!
一旦成功,不仅能获得更适配星辰血脉的防御加成,更能为后续可能需要的、更复杂的能量操作(例如,处理“沉渊之核”的污染?)积累经验。
同时,消化“教授”记忆中的遗迹空间薄弱点数据,结合自身【空间结构感知】,尝试优化【空间锚点】和【空间折跃】。更强的空间掌控力,无论是探索、战斗还是逃命,都至关重要。
这将是他下一步的计划:闭关消化,转化能量,优化空间技能。暂避锋芒,积蓄力量。
至于星池与巨坑…待实力进一步提升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最终的行动顺序。
意念既定,林叶不再犹豫。蛇躯缓缓盘紧,星尘鳞下的微光彻底内敛,精神沉入体内,引导着噬能空间内的力量,开始尝试对那悬浮的岩石能量碎片进行第一次小心翼翼的转化…
石室陷入彻底的寂静,唯有浓雾在门外无声流淌,遗迹的低鸣在远方永恒回荡。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苏醒的星辰之蛇,在古老的石室中,开始了新一轮的蛰伏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