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永不相见!
本书标签: 校园  作者真实故事亲身经历  回忆怀念   

第一章 相见

永不相见!

在豫西南的边陲坐落着那样一个城市,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红星路两旁种满了梧桐树,当然,店铺林立。当北方的秋风第一次吹来时,树叶也就纷纷而下了,仿佛一场叶雨梦。

路口的斜对面是一所初中,大门两侧有一幅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不同了。

林山和方青第一次相见就是在二零一九年秋天,那时新冠疫情还没有到来,时光似乎很慢。林山是 A3 班最后一名,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靠走道窗户的那侧。若不是语文老师常挑最后一排同学回答问题,大概之会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多么平凡的他。而方青在入班考试中脱颖而出,是语文课代表。她个子不高,小巧玲珑,有着白皙的皮肤和一双水灵灵、星辰般的双眸,声音温柔又细腻。总之,她算是人群中总是闪闪发光的那一个。似乎是方青的一个笑脸就能治愈每个人的任何伤痛。

这个故事真正的开端要从某节语文课开始 。老师找人背诵朱自清的《春》,最后一排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挑起来,然后又一个又一个地不动声音。终于到最后一个人了,那个角落里的方青,忐忑不安地站起来,甚至因为紧张而没站稳差点摔到地上。“盼望着,盼望着······”方青认真地背着这篇散文,心中想起了那故乡的春天,可当背到“····花枝招展着”时,他还是忘记了。放学后,方青来收最后一排的罚抄,林山将自己抄得工工整整的《春》递给方青。

那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集,初秋傍晚的夕阳穿过枝斜射在没擦完的黑板上,树影斑驳,风吹起方青的头发是那样迷人,简直可以用“秀美”二字来形容。

林山一直低头收拾着书包,方青对着林山说:“你的字挺好看的呀!不好好学习不就可惜了嘛”。林山抬起头看着方青好一会儿,才勉强说出两个字“谢谢”。

时光似乎永远不会定格在某一刻。初中的第一次月考很快就开始了而大多数同学却心里筹划着国庆。学校门中摆口了鲜花,挂着横幅“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林山搭上早班车,回家看爷爷。方青大概和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吧,或者又去那条街找好吃的饭店吧。各自都有各自的事,忙碌着时光也流动着。

成绩就像是一块大石头,悬在心中,对于那些不操心的孩子他们在想着如何混到最后一排。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身材魁梧的穿着黑色大衣的班主任拿着成绩单,匆匆地超进教室走开始宣读那份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喜报、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死亡通知书的成绩单。

“第一名,王榆,347分(总分360分)”

班里瞬间不再寂静了,先是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后又开始议论着。班主任沉重地咳嗽了一声,补充道:“阶段里还有352分的,王榆只能排到二十多名。”,又说:“让我念完,咱们再分析这次考试。”

“第二名,方青342分”

“第五名,林山340分”

当念到第五名时,全班异常死寂,似乎没人知道林山是谁,又吃惊于这个无人知晓的林山做的“大事”。方青扭头看向林山,班主任也看向那个角落处的林山,而后全班人就望着林山。林山,依旧低着头,一语不发。顷刻间,班里响起了掌声,热烈的,惊天动地的!

这大概是林山在初中干的第一件大事,而方望着那个木讷的林山,十分好奇。班主任按成绩排了座位,方青坐在走廊旁,而林山和她就着隔一条走廊。林山总是坐在座位上埋着头研究《三角形与四边形》,而方青和她的朋友张星聊着天,时不时传来清朗的笑声。有时,方青会和林山说话,大抵都是有关学习的事。大多数时候,是不说话的,各自忙各自的事,合情又合理。

有时张星和几个女生玩真心话大冒险,怂恿方青去吓某个男生,方青是个开朗的人,但却从来没有去逗过林山。林山总是摆着扑克脸,看着好像谁也不愿搭理一样。林山对方青不知有过什么感觉,而这感觉后来就不见了吧?

调换座位后,林山离方青很远,而方青离林山也很远,不知他们之间隔有多少个走廊。总之,他们似乎是再也没说过话了。下场雪,再下几场雪也就放寒假了。

只是春节临近时,却出事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发了,他们隔离在家,上了3、4个月的网课。到五月中旬上课时,期末考试已经倒计时了。林山终于考进阶段前十,方青紧随其后。初一生活到这里大概结束了。开学后要分班,林山和方青大概不会在一个班。

他们,相见一年却未曾相识过。

但小城的夏天其实是热烈的

永不相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小红花(上)